导图社区 中级会计实务-所得税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学习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5-17 03:15:40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
方法:交多少税,算多少费
缺点:倒挤出的净利润既不是会计口径,也不是税法口径,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利润表债务法
方法:以会计和税务口径认定的应交所得税之差,通过待摊、预提来调整.待摊使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预提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缺点:不适合资产数额庞大的企业进行纳税调整处理.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方法:期末比较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期末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期末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规律总结
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增应纳税额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减应纳税额
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在借方,转回在贷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变动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该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务处理
新增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转回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期末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期末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规律总结
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调减应纳税额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调增应纳税额
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在贷方,转回在借方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当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变动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该时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账务处理
新增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既有永久性差异又有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永久性差异
概念
该差异仅影响发生当期,不影响以后期间,不存在不同会计期间摊配问题。如果此差异对应了资产或负债,则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分类
会计上认定为收入,税务上不认定,例如国债利息收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分红确认的投资收益
税务上认定为费用,会计上不认定,例如企业研发费用的追加扣税额
会计上认定为费用,税法上不认定,例如超标的业务招待费、罚没支出、超过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标准的利息费用(高利贷利息)、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税务上认定为收入而会计上不认定(视同销售)
核算
永久性差异+
会计认可、税法不认可的支出
税法认可、会计不认定的收入
永久性差异 —
会计认可、税法不认定的收入
税法认可、会计不认可的支出
暂时性差异+
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
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税率发生变动时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登账额=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新税率—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旧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登账额=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新税率—年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旧税率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算原理
当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追加应税所得,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冲减应税所得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列入借方,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列入贷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登账额=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该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时的税率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调减应纳税所得,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调增应税所得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登账额=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变动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该时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时的税率
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常见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分析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原因
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原因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
会计上100%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上175%费用化加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会计上100%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税法上175%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
税法要求: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少于10年的的摊销期限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
会计上:调整到公允口径
税法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予认定,按照其原始入账成本计税
其他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后续计量:期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期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同“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其他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
减值准备在税法上一概不予承认
常见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分析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此类负债通常在支付时允许扣税
此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一般为0
因产品质量保证金和违约金认定的预计负债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因罚没支出和担保义务认定的预计负债属于非暂时性差异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会计和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间均为发出商品时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在收到合同负债时(预收账款)
合同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予以扣除
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税法上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企业发生的亏损,在税法上允许在5年内以税前利润进行弥补
发生亏损,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
弥补亏损,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
同一控制下应税合并
商誉只有在计提减值准备时才认定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余均不考虑
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分红确认的投资收益属于非暂时性差异(被投资方税率小于等于投资方所得税率)
权益法下:有明确的回收计划,则会计与税务的差异按暂时性差异处理;否则按非暂时性差异处理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
其他权益工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自用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