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
医学-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几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湿病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以血管内膜形成粥瘤或纤维斑块为特征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 血管壁变硬、血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
病因和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血浆VLDL、LDL升高,HDL降低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
高血压
吸烟
致继发性高血脂症的疾病: 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
遗传因素
性别与年龄
代谢综合征
发病机制
脂质渗入学说
损伤-应答学说
动脉SMC的作用
慢性炎症学说
病理变化
基本病理变化
脂纹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
继发性病变
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
血管腔狭窄
主要动脉的病理变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于腹主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CHD
病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耗氧量剧增
临床表现
心绞痛
病因: 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
临床表现: 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用硝酸酯制剂或休息后可
分类: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MI
病因: 冠状动脉供血中断,供血区持续缺血性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 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用硝酸酯制剂或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分类
心内膜下MI
累及部位: 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波及肉柱和乳头肌
透壁性MI
累及部位: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及前内乳头肌多见,约占全部MI的50%
贫血性梗死
并发症
心力衰竭
心脏破裂
室壁瘤
附壁血栓形成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包炎
心率失常
心肌纤维化
冠状动脉性猝死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于Willis环、颈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 可导致脑萎缩、脑梗死(脑软化)、脑出血
肾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于肾动脉开口处及腹主动脉近侧端 可导致AS性固缩肾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常见于下肢动脉 可引起间歇性跛行、萎缩、干性坏疽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原发性高血压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主要累及细小动脉
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
功能紊乱期
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收缩、血压升高
动脉病变期
细动脉硬化(特征性病变)
细小动脉玻璃样变 最易累及肾入球动脉、视网膜动脉、脾中央动脉
小动脉硬化
大动脉硬化
内脏病变期
心脏病变 主要是左心室肥大
早期:向心性肥大
晚期:离心性肥大
肾脏病变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脑病变
脑水肿或高血压脑病
脑软化
脑出血(高血压最严重、往往是致命的并发症) 常发生于:基底节豆纹动脉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细动脉硬化
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
好发人群:青少年
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管壁呈层状洋葱皮样增厚,管腔狭窄
坏死性细动脉
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继发性高血压
风湿病
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常形成特征性风湿肉芽肿即Aschoff小体 黏过关节,咬住心脏(心脏病变最严重)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自身免疫反应机制
遗传易感性
链球菌毒素学说
变质渗出期
结缔组织基质的黏液样变和胶原纤维素样坏死
增生期或肉芽肿期
风湿小体或Aschoff小体
成分: 周围:风湿细胞由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灶物质后转变而来,有时可见风湿巨细胞 边缘:淋巴细胞 中央:纤维素样坏死
纤维化期或硬化期
风湿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
风湿病的各器官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
基本病变: 肉眼,病变瓣膜表面有疣状赘生物(白色血栓) 光镜下,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
累及部位:二尖瓣最常受累
风湿性心肌炎
累及部位: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病变: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风湿性心外膜炎
累及部位:心外膜脏层
病变: 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 可形成心外膜腔积液 绒毛心:心外膜表面渗出大量纤维素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
风湿性关节炎
常累及大关节 对称性、多发性,不留后遗症
皮肤病变
环形红斑
具有诊断意义
多见于躯干和四肢皮肤 肉眼,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皮肤色泽正常 光镜,红斑处真皮浅层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水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皮下结节
多见于肘、腕、膝、踝关节附近的伸侧面皮下结缔组织 肉眼,呈椭圆形,质硬、无压痛的结节 光镜,出现风湿小体
风湿性动脉炎
风湿性脑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致病力强的化脓菌引起
累及部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病变:受累的心瓣膜上形成赘生物,易脱落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由草绿色链球菌引起
累及部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膜上形成赘生物
引起疾病
动脉性栓塞和血管炎
变态反应
败血症
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临床表现: 右心室扩张,右心房淤血 听诊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杂音,X线显示,左心房增大,晚期左心室缩小,呈“梨形心”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临床表现: 4个房室均增大,左心室肥大,呈“球形心”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