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 妇科 第八章 妊娠期并发症
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妊高症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5-28 23:44:18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自然流产
定义: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低于1000克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主要临床表现
停经
腹痛
阴道出血
常见类型
先兆流产
继续妊娠
难免流产
完全流产
不全流产
习惯性流产
感染性流产
各类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先兆流产
临床表现 少量阴道出血, 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妊娠产物未排出, 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处理原则 卧床休息 药物保胎治疗 超声检查
难免流产
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痛加重 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宫颈口已扩张,但组织液未排出 羊水流出或见胎囊堵于宫口
处理原则 确诊后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以防出血感染。
不全流产
临床表现 阴道出血持续不止 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宫颈口扩张,有时可见残留物 宫颈口已关闭
处理原则 一经确诊,应行吸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
完全流产
临床表现 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腹痛消失 子宫接近正常大小或略大,宫颈口已关闭
处理原则 如无感染征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稽留流产
临床表现 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 子宫缩小,不感腹部增大,胎动消失 子宫小于妊娠周期,宫颈口关闭,不能闻及胎心
处理原则 及时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避免发生凝血机制障碍 处理前应做凝血功能检查。
复发性流产
临床表现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者 早期流产原因多为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异常等 晚期流产原因多为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子宫肌瘤。
处理原则 预防为主,受孕前,男女双方应进行详细检查。
合并流产感染
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时间长 阴道分泌物异味,性状改变 宫腔内有残留组织 清宫等操作不当
处理原则 清宫同时积极控制感染的发生,避免扩散
护理措施
先兆流产孕妇护理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禁止灌肠等,减少各种刺激。
心理护理 孕妇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保胎效果,应加强心理护理,稳定孕妇情绪,减轻焦虑,增强保胎信心。
遵医嘱给药 遵医嘱使用药物,并随时评估孕妇的病情变化。
生活护理
妊娠不能再继续者护理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有无失血性休克的征象,对稽留流产产妇,注意观察有无DIC征象,刮宫前做好凝血功能检查,如凝血功能障碍,待凝血功能纠正后,再协助医师行刮宫术。
心理护理 孕妇由于失去胎儿,常常会出现悲伤、抑郁、自责等情绪,护士应给予同情和理解,鼓励患者表达其内心感受,减轻自责,帮助患者和家属顺利度过悲伤期。
严密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 凝血障碍者应给予纠正,然后进行手术
预防感染 监测生命体征及其分泌物的性状 指导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 如发生感染,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一个月后复查 复查确认无禁忌症之后,可开始性生活
健康教育 前三个月避免性生活及过重的体力劳动 妊娠期间任何阴道流血均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查找原因 复发性流产的孕妇积极预防和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 高血压:孕妇于孕20周后,血压可升高,≥ 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 尿蛋白:阴性 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产后方可确诊:产后12周血压恢复正常。
子痫前期
轻度子痫前期 血压:孕妇于孕20周后,血压可升高,≥ 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 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重度子痫前期 血压:孕妇于孕20周后,血压可升高,≥ 160/110mmHg 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 血清肌酐>106umol/L,血小板<100*10^9/L LDH升高,血清AST或ALT升高 持续性上腹部不适 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视神经障碍
子痫 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有昏迷 产前子痫: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多 产时子痫:分娩过程中,少 产后子痫:产后24小时内,个别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产妇 尿蛋白:20周前无,20周后≥0.3g/24h 20周后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增高、或血小板<100*10^9/L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高血压:妊娠前或孕20周前血压≥ 140/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处理原则
轻度妊高症 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采取左侧卧位 防止发展为重症
子痫前期 解痉:硫酸镁 镇静:硫酸镁禁忌或效果欠佳,地西泮和冬眠合剂 降压:不做为常规,仅用于血压过高者,肼屈嗪、卡托普利 合理扩容:不主张,仅用于低蛋白血症或贫血者,白蛋白、全血等 利尿:不主张,仅用于全身水肿者,呋塞米、开塞露 适时终止妊娠: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子痫 严重,直接影响母儿安危 控制抽搐:硫酸镁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 控制血压和抽搐的基础上终止妊娠
护理措施
妊高症的预防和护理 加强孕期教育:定期产前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情况 休息和饮食指导 休息:左侧卧位,每天睡眠10小时左右 合理饮食: 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 蛋白质89~100g/日(1.5g/d/kg) 妊娠20周开始,钙1-2g/日
一般护理 保证休息:左侧卧位,每天睡眠10小时左右 调整饮食: 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食盐不必严格限制(除外水肿者) 蛋白质89~100g/日(1.5g/d/kg)以上 维生素、铁剂和钙的补充应充足 密切观察母儿状态 头痛、上腹部不适等 血压、体重、尿蛋白 胎儿状态和胎盘功能 间断吸氧、增加血氧含量
用药护理 硫酸镁是治疗中、重度妊高症首选药物 硫酸镁用药方法 肌肉注射:操作2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局部刺激作用强 静脉用药:静脉推注或滴注 用药后约1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但体内维持时间短 可以免肌肉注射所致局部疼痛 毒性反应 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容易发生中毒反应 过量后,依次出现膝反射消失,全身肌张力下降,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脏骤停
子痫病人的护理 制止抽搐:执行医嘱,使用硫酸镁及镇静剂 专人守护:防止受伤,呼吸道通畅 减少刺激:诊治措施集中,避免光声刺激 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包括母儿情况及产兆 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孕妇清醒后,24到48小时引产,子痫患者药物控制后6-12小时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产时及产后护理 阴道分娩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自觉症状 第二产程: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产妇用力 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 开放静脉,测量血压 继续硫酸镁治疗,加强药物护理,防止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宣教,孕妇具备基本知识,坚持定期产检 左侧卧位,增加休息时间 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钙、镁、锌、硒等摄入,限制高脂及高盐饮食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疾病患者应掌握识别不适症状和用药后的不适反应 产后自我护理,母乳喂养指导
硫酸镁使用注意事项
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呼吸不少于16次/分
24h总尿量不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不少于17ml
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异位妊娠
定义: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内着床,若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临床表现
停经:多数6-8周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腹痛:就诊主要症状
阴道出血:HCG下降,黄体分泌不足,量少呈点滴状
昏厥与休克:程度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比例
腹部包块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药物治疗 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化疗药物治疗
护理措施
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积极做好手术准备:腹腔镜。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纠正休克症状,做好术前准备。
严重内出血并发休克,开放静脉,交叉配血。
加强心理护理
讲解手术相关知识,确认手术必要性,保持环境安静有序。
术后心理支持
接受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严密监视生命体征,及时讲解相关知识
加强化疗药物治疗的护理
指导病人休息与饮食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腹压增大,正确留取标本。
营养摄入:增加富含铁蛋白的营养物质,如动物肝脏,豆制品,黑木耳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监测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
防止输卵管的损伤和感染,预防盆腔感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严禁性生活1个月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下次妊娠及时就医,不宜轻易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