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 第二课:汉代儒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的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的知识点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汉代儒学
背景
汉武帝时期,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大体定型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代表人物—董仲舒
君主授命于天 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当政策应当“更化”的时候,就必须“更化” 文化“一统”是政治一统的基础 儒学独尊,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
统治者的举措
重用儒生
设置太学
建立
汉武帝
影响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对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对社会: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改变官僚结构
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
出身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
对文化
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对文化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消极
子主题
推崇儒学的举措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
积极
儒学地位上升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