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高中数学,集合与不等式有关的概念,集合是由一组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数字集合有: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定义和特点: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的关系规则;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输入量,因变量是输出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集合是由一组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
数字集合: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
几何集合:点集、线段集、平面集等。
字符集合:字母集、数字集、符号集等。
集合的运算
交集: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与B的交集为{2, 3}。
并集: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与B的并集为{1, 2, 3, 4}。
补集: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已知全集U = {1, 2, 3, 4, 5},集合A = {1, 2, 3},则A的补集为{4, 5}。
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陈述的一个陈述句,可以判断其真假。
例如:“天下不存在免费的午餐。”
逻辑联结词:用来连接命题的词语。
例如:“且”、“或”、“非”。
命题联结词的真值表
与(且):当且仅当两个命题都为真时,它们的合取命题才为真。
例如:命题p为“1 + 1 = 2”,命题q为“2 + 2 = 5”,则p与q的合取命题为假。
或:当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它们的析取命题为真。
非:对一个命题的否定。
不等式
数学上用来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
例如:x > 2。
解不等式
求出使不等式成立的变量取值范围。
例如:求解不等式x > 2,则x的取值范围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