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专为设计专业考研党准备,中国工艺美术史名词解释。
编辑于2020-06-03 08:30:49中国工艺美术史
斗拱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早期斗拱风格古朴,至唐宋形至成熟,且硕大雄健,明清转向纤弱,但彩绘考究,其结构功能减弱而装饰功能跃居首位。
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榫卯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以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做“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做“卯”(或叫榫眼、榫槽)
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榫卯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1. 用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2. 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延伸接合。
3. 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且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了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连接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绳纹
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
在陶拍上缠上草、藤之类绳子,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有纵、横,斜并有分段、错乱,交叉,平行等多种形式。
因为在陶坯用缠有绳子的工具拍印,故在陶器上印有密排的绳纹,多在陶器的腹部。其制作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后,待半干时,用缠有绳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便留下绳纹,再入窑焙烧。
云雷纹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夔(kui)龙纹
一种瓷器装饰纹样。夔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
夔纹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瓷器上的夔纹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蟠螭(chi)纹
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
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
四方连续纹样
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排列所产生的纹样。
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整体感强。
按基本骨式变化,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
1. 散点式
2. 连缀式
3. 重叠式
饕餮纹 (商周)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
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的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
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
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
夔纹,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石器设计
人类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为普遍地采用时期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等各种工具的粗胚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初步的启蒙和发展,发现并且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青铜器设计 (商周)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会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
加入锡铅之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控其铸造过程。
可以铸造坚硬的制品,比如武器或者工具。
另外熔铸时减少气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
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长信宫灯 (汉代)
汉代河北满城出土的长信宫灯,灯体呈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一优美的仕女雕像,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
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汉代熏炉
汉代熏炉和宗教意义联系起来,烧香料用,通称博山炉。
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仙山“博山”,炉体呈豆形。
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穿插在云气之间,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
博山炉
博山炉2
说唱俑 (东汉)
它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说唱俑是东汉具有时代特色的雕塑。汉代的雕塑具有它独特的风格,这里指的是它样式化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具有一种动感。
鎏金 (金汞剂+铜胎)
这种技术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
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
我国古代铜器常用这种方法作为装饰,尤其是在佛像上。
金银错
指始于春战国时代流行的金属镶嵌装饰工艺,它用金银、红铜等金属和绿松石、玛瑙等矿石填充或者镶嵌在铜器花纹缝间,再加以磨光,作为纹饰或者铭文,产生色彩斑斓的效果。
漆器
中国古代所用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汁液,经日晒脱水后,即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同时常在漆中加入桐油一类干性植物油。作漆器时,以木、竹蔑、麻布等为胎骨,然后以漆涂其外表,干燥后即可使用。也可在漆中调色,以便涂饰花纹,绘制图案。涂漆既可保护器物,经久耐用,又可使其美观。
漆器工艺的胎身常用木胎和脱胎两种形式。制作木胎漆器要精选纹理细不变形的优质木材制作榫卯无缝式木胎;而脱胎则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坯,以大漆为粘合剂,用苎麻布或者丝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等多道工序制成坚实轻盈的胎体。
俑
中国古代坟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
宋代以后纸制冥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的神物。
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看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这也是研究各代服装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漆双凤鼓
战国时期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漆器已部分取代了粗笨的青铜器。漆器胎骨也向轻巧的方向发展,战国以纻麻贴在泥或木胎上数层,形成外胎,干后去掉内胎,再加以髹漆,是后世脱胎漆器的前身,美观豪华。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都,出土的著名漆器有漆双凤鼓,造形优美,极富装饰性。以双凤首悬一圆鼓,用双凤作为鼓架,鼓座为两兽。
汉代漆器多子盒的设计,亦即多件盒,它从实用出发,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盒,既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思想。
石像生
古时置于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的石兽、石人,用以表示帝王的威严神圣,其制度始于秦朝,后历代都有沿袭。
石兽有狮、麒麟、辟邪、骆驼等,石人有文武百官等。
须弥座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等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弧线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浮雕
指在平面上雕刻出形象浮凸的一种雕塑,依照表面突出的厚度不同,分为高浮雕与浅浮雕。
瓦当 (汉代)
瓦当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是一种富有运动感和韵律美的圆,著称于世的有秦始皇陵所出图的夔纹“瓦当王”。
其形体庞大、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气势宏伟、立体效果极佳,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装饰艺术价值,可谓是古代艺术作品中运用圆弧装饰美的典范之作。
设计师运用了“大半圆”的造型,意欲突出的是一种像兵马俑军阵那样的雄奇博大和力度。以不封闭的曲线给人以一种无限延伸、扩张的联想,再配以屈曲蜿蜒、气魄雄伟的夔龙纹饰,图案左右对称、回旋得体,极好地表达了这种博大的气魄主题,构思精妙。
四神纹在汉代极为流行,汉代把四神看成了与辟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
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瓦当王
琉璃/五色石
琉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后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再入窑烧制而成。
唐三彩 (洛阳) 低温釉陶
唐三彩,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经过精炼的白黏土制胎,两次烧成的。
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摄氏度左右焙烧。
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
瓷器
古代也称窑器,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瓷器外观质地坚硬致密,表面光洁,胎体较薄者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
景泰蓝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剔红/雕红漆
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者“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髹(xiu)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则达一两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汝窑青瓷 (北青瓷)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 汝窑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越窑秘色青瓷
以青瓷为主,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一带,因为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
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和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准。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产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
青白瓷
亦称“影青瓷”。它结余青、白瓷之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青中带白,白中显青,晶莹明澈。
影青瓷又称映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暗纹陶
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以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
釉里红
釉里红瓷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瓷器烧造时需要一种环境,专业术语叫“气氛”,瓷器都是在某种气氛中烧成的。一般来说气氛就是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还原。简单来说,就是炉子开着火门,有充分的氧气进去,就叫氧化气氛。而关着窑门,闷着火,就称为还原气氛。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简单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温度稍高点,或者稍低一点,它立刻就会失败,温度如果一低,颜色就会变黑,非常不好看。温度如果一高,颜色就飞了,没了。温度高低之间允许的差额大概在十度。
建窑建盏/黑瓷 黑釉瓷黑胎
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
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
窑变/乳浊釉 (1300℃) 彩釉瓷器灰胎
指在釉中加入适当的铜、铁、钴、锰等金属呈色元素,在坯体上二次或多次施釉后,经过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釉色呈自然流垂融合,色彩灿烂瑰丽,光彩夺目的效果。
宋代钧窑首创,清代景德镇窑有仿宋代钧窑窑变品种。
龙泉青瓷 (南青瓷)
瓷器表面呈现青色,故名。商周时,原始瓷的青黄釉色是青瓷的初期阶段;汉代青瓷釉色比较纯正;六朝时呈色青绿,匀净光润;唐、五代臻于成熟。
两种不同的龙泉青瓷产品: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另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称“弟窑”或“龙泉窑”。
青瓷文化就是玉文化,追求的效果就是要达到玉的效果。
哥窑
弟窑
斗彩
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个陶瓷装饰品种。
指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透明釉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二次烧成。
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斗奇媲美,故名。
创烧与明成化年间,制品胎薄釉莹,彩色鲜艳,画面清雅。
和青花五彩的区别
在斗彩瓷器上,釉下青花是起主导或骨架作用,青花已构成整个图案的框架,或者说是白描样稿。斗彩的半成品(即未施釉上彩时)是一件图案完整的淡描青花器。
而在青花五彩瓷器上,釉下青花只是作为一种颜色来使用,同时为釉上绘画起定位作用,青花五彩的半成品(即未施釉上彩时)是一件图案不完整的青花器。
斗彩
青花五彩
定窑白瓷
宋时定窑盛产白瓷,风格典雅。
一种釉色白润光亮的瓷器。由于坯土,釉料和烧窑工艺的差别,白瓷有多种色调。
唐代河北境内的邢窑盛产白瓷,与同代浙江越窑产的青瓷同名,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被选为贡瓷。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
仰覆莲花瓷尊 (南北朝)
南北朝有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性设计的瓷瓶,又名仰覆莲花瓷尊,该瓶新颖别致,尊体以腹为中心,上下部塑饰各为相向的三层莲花瓣,层层相接,尊底也塑有莲花瓣形,全尊共七层。肩部有耳,颈部塑出花鸟云龙。现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粉本 (小草稿)
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换句话说,就是“小草稿”。这与西方绘制大型油画前,要画个素描稿,看一下大概效果,是一样的意思。
其法有二:一是用针按画稿墨线密刺小孔,把粉扑入纸、绢或壁上,然后依粉点作画。二是在画稿反面涂以白垩、土粉之类,用簪钗按正面墨线描传于纸、绢或壁上,然后依粉痕落墨。
宝相花
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是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
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在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织物、刺绣等各方面,常见有宝相花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