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釉质发育不全症
1.病因:营养缺乏、内分泌失调、婴儿及母体的疾病、局部因素。
2.临床表现:
(1)釉质量的缺少,表现为牙表面出现窝坑状或横沟状缺损。
(2)釉质发育期间有机基质形成缺乏,特点是不涉及钙化的质量。
(3)主要是釉质缺损及变色,缺损从轻到重可有三种不同表现。
(4)本症累及同一时期形成的牙齿,呈对称性。
(5)出生第一年内是最常发生障碍的时期。
3.病理表现:磨片上可见釉质缺损,生长线加重,釉柱横纹明显,柱间质增宽。
(二)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 又称为斑釉(mottled enemal)或黄斑牙
1.病因:摄入过多的氟化物,主要途径是饮水,氟含量大于0.8ppm。
2.发病机理:
氟结合钙,形成钙氟磷灰石,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过多的氟还会干扰硬组织的矿化。
3.流行情况:分布广,我国斑釉区很多,特别是山区较为严重。
4.临床表现:
牙列被侵犯的程度,以恒牙列为严重。
胎盘屏障对氟有屏障作用及乳汁中氟含量偏低,乳牙不易受累。
特点:暗白、着色、缺损。
5.病理表现:
釉柱排列不规则,柱间质发育不全或完全消失。
釉牙骨质界处的弧形比正常牙齿更明显。
(三)先天性梅毒牙(congenital syphilitie teeth)
1.病因:梅毒螺旋体。 主要累及恒牙(螺旋体不易进入胎盘屏障)。
2.临床表现:
三大特征:半月形切牙 耳聋 间质性角膜炎
前牙 半月形切牙 改锥状切牙
后牙 桑椹状磨牙 蕾状磨牙
3.病理表现:
釉质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
牙本质发育不良,球间牙本质增多,生长线明显。
牙颈部出现局灶性含细胞牙本质及骨样牙本质。
(四)遗传性乳光牙本质(hereditary opalescent dentin)
1.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乳、恒牙均可累及。
2.临床表现:
牙色从灰色到棕紫色或棕黄色,呈现一种具特征性的乳光的色彩,釉牙本质界平坦,牙釉质和牙本质的附着脆弱。
磨耗严重,牙釉质缺损、剥脱,尤在牙尖、切缘。继发性牙本质大量沉积,髓腔变小及牙根闭锁。
(五)四环素牙(tetracycline pigmentation tooth)
1.病因:
在牙齿矿化期间使用了四环素类药物。
妊娠5个月以上妇女服用四环素药物后,出生婴儿的乳牙着色。
恒牙着色主要在婴幼儿时期服用了四环素类药物。
2.发病机理:四环素分子具有螯合性质,与牙齿硬组织形成四环素钙正磷酸盐复合物,沉积于牙本质中。
3.临床表现:
牙着色,一般呈黄色,变色的色质和程度可有种种变化,着色广泛而弥漫,不成斑块状,重者可合并有釉质发育不全,主要是形成带状缺损。
4.病理表现:着色沿着生长线进行,在紫外光下,着色部位有荧光。
5.预防:妊娠和授乳的妇女,8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