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寄生虫学
主要的寄生虫的感染期,致病期,感染途径,致病,宿主,寄生部位,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等。
编辑于2023-12-17 17:07:56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感染期
囊蚴
感染途径,方式
经口感染,生食含囊蚴的淡水鱼,虾等
寄生部位,宿主
肝胆管
终宿主为人及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 猫为重要的保虫宿主。
主要病变
肝脏受损,,引起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胆汁性肝硬化
并发症和合并症很多: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肝胆管梗阻
主要诊断方法
涂片法,集卵法,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
防治
吡喹酮,阿苯达唑
加强粪便管理,灭螺,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感染期
囊蚴
感染途径,方式
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宿主
小肠上段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终宿主为人及猪,以茭白,荸荠,菱角等水生生物为传播媒介
主要病变
机械性损伤(可使吸附的粘膜坏死脱落),虫体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引起的超敏反应 肠梗阻,姜片虫成虫偶尔可寄生在胆道,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反复隐痛,伴低热,腹胀
主要诊断方法
检查粪便中虫卵
防治
吡喹酮
并殖吸虫(肺吸虫)
感染期
囊蚴
感染途径,方式
经口,体内移行(穿肠壁→腹腔→穿膈肌→胸腔→肺)
寄生部位,宿主
肺部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或蝲蛄
主要病变
童虫移行造成机械性损伤及代谢产物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出血性或脓性窦道,浆液纤维素性腹膜炎,肝表面针点状小孔
虫囊引起的病理过程
脓肿期: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
囊肿期:渗出性炎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聚集,死亡,崩解
纤维瘢痕期:囊肿内容物排出,囊内由肉芽肿组织充填,继而纤维化形成瘢痕
临床表现
急性期
慢性期
胸肺型(主要)
咳嗽,胸痛,咳出果酱型或铁锈色血痰等。血痰中可查出虫卵
腹肝型
皮下型
皮下包块
脑脊髓型
主要诊断方法
直接涂片法:痰/粪中检虫卵,活组织检查
防治
吡喹酮
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蝲蛄及制品,不饮生水
裂体吸虫(血吸虫)
感染期
尾蚴(含尾蚴的水称疫水)
感染途径,方式
经皮肤感染,童虫体内移行
寄生部位,宿主
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唯一中间宿主:钉螺 终宿主:人,牛,猪
主要病变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一过性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 机械性损伤,代谢产物引起超敏反应
成虫:静脉内膜炎
虫卵(主要致病期):虫卵肉芽肿 形成机制:在组织中沉积的虫卵发育成熟后,卵内毛蚴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经卵壳上的微孔渗到宿主组织中,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如吞噬细胞等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致敏的Th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吸引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成纤维细胞趋向,集聚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导致肝硬化或肠纤维化。 利:有利于隔离虫卵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中的肝毒抗原对邻近肝细胞的损害,避免局部或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或加剧 弊:可不断破坏肝,肠组织结构,是导致慢性血吸虫病病变的主要原因
何博礼现象(嗜酸性脓肿,浆细胞伴以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
干线型肝纤维化
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
初次感染者
慢性血吸虫病
肝脾肿大
晚期血吸虫病
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
并发乙型肝炎,促进和加重肝硬化
异位血吸虫病
肺,脑
免疫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主要诊断方法
沉淀孵化法,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
流行区
水网型,湖沼型,山丘型
防治
吡喹酮
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
青蒿素对童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
感染期
裂头蚴
宿主和寄生部位
完成生活史需要3-4个宿主
最适宜终宿主:猫 终宿主:犬,猫科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蛙 转续宿主:蛇,鸟类,猪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小肠内 寄生于人的眼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颌面部和内脏
临床表现
眼裂头蚴病
皮下裂头蚴病
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
脑裂头蚴病
内脏裂头蚴病
诊断
粪检虫卵以确诊,活组织检查
人的感染方式
局部敷贴蛙肉
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
误食感染剑水蚤的水
防治
加强健康教育,吡喹酮,阿苯达唑 裂头蚴主要靠手术摘除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
感染期
囊尾蚴
感染途径
人误食含囊尾蚴的猪肉,误食孕节或虫卵
宿主,寄生部位
人是唯一终宿主,同时也可作为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中间宿主
寄生于人小肠上段
致病
猪带绦虫引起猪带绦虫病,猪带绦虫幼虫引起囊尾蚴病,也称囊虫病,对人体危害远大于成虫
囊尾蚴病
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
诊断
询问有无吃生猪肉和排节片史,粪便检查
肛门拭子法,透明胶纸法
感染囊尾蚴病的方式
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
防治
驱虫治疗病人
槟榔-南瓜子法驱虫
治疗囊尾蚴病手术摘除虫体
管理好厕所,猪圈
加强肉类检查
加强健康教育
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
感染期
囊尾蚴
感染途径
吃含囊尾蚴的牛肉
宿主,寄生部位
人是唯一终宿主,小肠上段
致病
牛带绦虫病
诊断
粪检,肛门拭子法
防治
同猪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感染期
含六钩蚴的虫卵
感染途径
误食虫卵
宿主,寄生部位
终宿主:犬,狼,狐 中间宿主,人,牛,羊,猪
主要是肝,多在右叶、肺、腹腔、脑……
只有棘球蚴阶段能在人体寄生
致病
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
毒性和过敏反应
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诊断
忌穿刺,CT,MRI,ELISA 确诊应以病原学结果为依据,即手术取出棘球蚴
线虫
似蚓蛔线虫(蛔虫)
感染期
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方式
经口传染,吃污染的食物,水
寄生部位,宿主
小肠
主要病变
幼虫致病:蛔虫性哮喘,蛔虫性肺炎(此阶段做痰液涂片检查常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或者蛔虫幼虫)
成虫致病(主要):①掠夺营养和损伤肠粘膜(脐周痛) ②超敏反应(荨麻疹,皮肤瘙痒) ③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主要诊断方法
直接涂片法
防治
群体驱虫,健康教育,消灭苍蝇和蟑螂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蛔虫感染普遍的原因
蛔虫生活史简单
雌虫产卵量大
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人的不良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
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毛首鞭形线虫(毛首鞭,鞭虫)
感染期
感染期卵(无体内移行,虫卵抵抗力不如蛔虫)
感染途径;方式
随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误食
寄生部位,宿主
盲肠
主要病变
粘膜水肿,直肠脱垂,贫血,消化道出血,右下腹痛
主要诊断方法
直接涂片法
防治
首选酚嘧啶(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感染期
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方式
口,吸入,逆行感染;污染的手,玩具,床单,灰尘
寄生部位,宿主
人体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
主要病变
①肛门周围骚痒,夜哭症 ②蛲虫性阑尾炎 ③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炎症
主要诊断方法
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于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虫卵
在氧压高处产卵,粪便中不可查出
防治
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
常用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噻嘧啶也有一定疗效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钩虫)
感染期
丝状蚴(向温性,向湿性)
感染途径,方式
经皮肤,通过毛囊,汗腺或皮肤破损处
寄生部位,宿主
小肠
转续宿主:猪,犬,灵猫
主要病变
幼虫致病:钩蚴性皮炎,呼吸系统病变
成虫致病: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出血,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水样便,柏油样黑便,异嗜症; 贫血,中度感染者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
贫血原因:①虫体边吸边排血 ②头腺不断分泌抗凝素,使吸附部位渗血 ③虫体有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致使伤口增加,原伤口仍渗血 ④钩虫对肠粘膜的损伤,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加重贫血程度
婴幼儿钩虫病:多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
主要诊断方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流行
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长江流域是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混合感染区
带虫者和钩虫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婴儿钩虫病感染途径少数为胎盘感染和母乳传递,多为被钩蚴污染的土地或尿布
防治
钩蚴性皮炎的治疗:53℃热水间歇浸泡患处
常用驱虫药物: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最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感染期
幼虫囊包
感染途径,方式
食入含有活幼虫馕包的肉类
旋毛虫完成生活史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必须转换宿主才能进行下一代的生长发育
寄生部位,宿主
被旋毛虫寄生的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
人畜共患病,寄生于宿主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则寄生在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
主要病变(幼虫)
侵入期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厌食,乏力,低热
幼虫移行期(危害最大)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全身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肱二,三头肌最为明显
可出现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囊包形成期
肌痛
主要诊断方法
肌肉压片活检法(不实用)
追溯聚餐史,病学调查,病史询问
流行:地方性,群体性,食源性
防治
不生食猪肉,严格进行肉类检疫,加强饲料管理以防猪感染
首选药物:阿苯达唑
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期
第3期幼虫
感染途径,方式
人生食或半生食含第3期幼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而感染
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菜,和含幼虫的生水
寄生部位,宿主
大鼠类是终宿主,人是非适宜宿主
大鼠肺动脉,人中滞留在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病变
三高:高热,颅内压高,Eos高 三痛:头痛,肌肉痛,皮肤刺痛 急性脑膜脑炎
主要诊断方法
实验室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防治
加强环境卫生和灭鼠工作
阿苯达唑
医学原虫学
叶足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感染期
成熟包囊
致病期
滋养体
致病
肠内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性结肠炎
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肺脓肿
阿米巴脑脓肿
皮肤阿米巴病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
诊断
生理盐水涂片法(滋养体)
碘液涂片法(包囊)
活组织检查
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子主题
阴道毛滴虫
二分裂法繁殖
滋养体既是感染期也是致病期
诊断
生理盐水涂片法,培养法
孢子虫
疟原虫
刚地弓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