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和我们一生的幸福息息相关,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是健康友好的?来看看罗兰·米勒的观点。
编辑于2020-07-12 11:05:30亲密关系【美】罗兰·米勒
人际关系的构成
亲密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
性质
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频繁,强烈,多样,持久),相互一致性(生活上的融合),信任度(无伤害,满足要求,关注幸福),忠诚度
归属需要
持续的关爱与包容,质量比数量重要,是长期演化的产物(基因回报率)。
影响因素
文化(根源)
建立人际关系基石
经济水平提高,个人主义突出,新科技削弱人与人的联系。
性别比率:高性别比率(女性少):倾向于老式,传统两性性别角色。低性别比率(男性少):倾向于颠覆传统,更加宽容。
个人经历
依恋类型
划分: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的程度
类型:安全型,痴迷型(过分依赖),恐惧型(避免亲密关系),疏离型(拒绝依赖,不在乎)
形成: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
个体差异
性别(生理)
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
性认同(由文化教育引起的社会性和心理差异)
性别角色
工具性:男子气才能
表达性:社交感情有关的女人味技能
双性化:兼具传统男性,女性特质
人格(大五人格特质)
外倾性:开朗,合群,热情
宜人性:同情心,合作,信任
尽责性:勤劳,可依赖,有序
神经质:善变,易担忧,焦虑,愤怒
开放性:富有想象力,艺术气质
自尊
构成:对自我的评价,是社会关系测量仪。
影响:极易受他人看法影响,人们对自我认识来自于与他人的关系,并影响人际关系的后续发展。
人类本性(演化心理学)
性选择:更成功繁衍后代的优势
两性差异来源于过去面临的不同生育困境,养育投入使男女选择配偶进化出不同策略。女性:质量;男性:数量
男性会遭遇父系不确定
短长期性行为策略:男:更渴望短期性关系,长期则偏好贞洁女子;女:短期:注重性感,魅力等阳刚之气。长期:伴侣经济前景和地位。
文化决定演化的行为模式是否有适应性。
现代男性要获得繁殖优势,需表现出兑现承诺及忠诚
人际互动
由每个参与者历史与才能组合而成。来自于每个人的贡献,是流动的过程。
人际关系消极面
有风险
研究方法(了解以致可辨别错误信息)
人际关系科学研究简史
古代哲学家及十九世纪末心理学社会学兴起,对人际关系学贡献只是概念上的。
1898年威尔·门罗要求儿童参与研究,标志人际关系学成为数据和实证证据为基础的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引起广泛关注
流程
提出问题
来源:个人经验,先前的研究。
类别:描述事件性质,确定因果关系
选取被试
方法:方便取样(易得),代表性取样
设计研究
相关设计
正负或无只有关联,不太能得出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
考察因果关系
发展性研究设计(研究行为随时间改变)
横断研究:比较不同阶段或年龄的发展过程,可能存在背景差异
纵向研究:长时跟踪,被试极易流失
回溯研究:询问过去经历,存在回忆难度
选择场景
实验室(有效控制无关变量),自然日常生活环境(放松,舒适,易获得典型行为)
数据性质(需具备信度和效度)
自我报告:询问体验。
形式
回溯对同时式(时间)
全貌对特异式(概括或特殊事件)
主观对客观式
问题
被试可能有理解错误
回忆或觉知困难
被试报告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高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低估消极作用
社会赞许性偏差:希望留下好印象而歪曲事实
观察法:观察行为
体验式取样:间断,短时间观察,获取长时间观察,可能出现反应性(表演)问题
生理测量:人们无法有意识控制
避免反应性问题,成本较高
档案材料
避免反应性问题,廉价
夫妇报告
即是自我报告,也是对伴侣行为观察者
研究规范
保护被试权益
结果整合
配对的相互影响的数据:夫妇参与,数据相互影响
不同的分析水平:个体及夫妇两人
影响人际关系的三个根源:单独个体及组合影响
吸引力
基础:一种奖赏,包括直接奖赏和间接利益
特点
临近:身边的人奖赏价值更高
方便:易得奖赏
熟识:可重复接触,曝光效应
作用:增加吸引力有限,过度接触可能有反效果
长相
对美丽的偏见:刻板印象:美即好
吸引力的秘密:人类对美丽评判有个人偏好,但具备一致性
女性:娃娃脸和健康成熟标志,身材匀称,腰臀比0.7,腰胸比0.75,长发
男性:取决于女性月经周期,受孕期喜爱男子气面孔,其他时间喜欢青春型,孩子气特征。腰臀比0.9,个高
演化观:长相吸引力附和演化心理学,利于提高基因回报率
文化:富足年代:更爱苗条身材
对美丽带偏见的人:男性更更关注恋人长相
自我监控:适应情景调控行为的能力
高:更关注长相
低:更关注内在
美丽的代价与收益:对男性的社交活动影响更大
长相匹配:伴侣普遍具有相似的长相吸引力
礼尚往来:容易喜欢喜欢我们的人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长相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可能性大小与自己适配价值有关
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种类
人口统计学上的相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态度和价值观相像:共同点越多,越喜欢
性格相像
相异不相吸:相像起作用的方式多样,误导以为相异相吸:比如资源互换
原因
三类信息
刺激信息:年龄长相等外部特征
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相像程度
角色相容性:养育方式,事业,居家等生活要务相似
喜欢与理想自我相像的人
差异可能随时间减少
某类相像很重要,即在意点
互补性:伴侣双方具有支配或顺从行为
障碍:得不到就喜欢,心里抗拒
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
三条标准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期望
女性优先性:热情,忠诚,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
男性优先性:吸引力和活力
现实
男性:普通长相,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智慧等
女性:有点金钱和前途,热情,友善,忠诚,坦率,幽默,智慧等
社会认知:理解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动。
第一印象:影响深刻而持久,为即时印象和刻板印象
问题
造成验证性偏差,人们偏向寻找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
常出现过度自信
知觉
伴侣的理想化:混合对伴侣现实和理想化的知觉
归因过程:对事情发生的原因解释
问题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对自己易做出外部归因,对他人做出内部归因
自利偏差:成功归功于自己,推脱失败中的罪责。幸福伴侣归倾向改善关系,淡化过失的归因;不幸的伴侣倾向维持苦恼的归因
记忆:新信息会不断修订和改写记忆
关系信念
浪漫主义:爱情在选择伴侣时最重要
宿命信念:遇到问题更愿意结束关系而不是解决问题
成长信念:幸福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
期望:无意识传达看法以引导出期望行为
自我知觉:自我提升(正面夸奖的渴望)和自我证实动机(与自我概念一致的渴望)
印象管理
策略
奉迎讨好:恋爱中常见
自我推销:职场中常用
恐吓:以便别人顺从
恳求:用来逃避责任或求取帮助
亲密关系中的印象管理
花更多心思在陌生人前维持形象
美化好友形象
构建公开的特殊情侣形象
了解伴侣程度
了解:时间越长越了解
动机:长期亲密接触(婚姻)了解动机减弱
伴侣的易理解性:行为易观察
知觉者能力:情绪智力(觉知,利用,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越高易调控情感
危险的知觉:对伴侣不安的情感行为故意歪曲知觉
知觉者的影响:亲密关系中会不断改变塑造彼此行为
沟通:常面临人际隔阂
非言语沟通
功能:提供信息,调控交往,表达亲密、传递权力和地位信号
组成:面部表情,注视行为,身体动作,身体接触,人际距离(北美:亲密区<46cm,46~1.2m人际区,1.2~3.7事务区,公共区>3.7m),副语言(言语过程中的词语之外,其他声音特征)
敏感性:女性更能运用非言语线索辨明实际情况
言语沟通
自我表露: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
社会渗透理论:人际关系从肤浅信息交流开始,逐渐从广度,深度延伸。
特点
持久亲密关系取决于应答性(同情,宽容,接纳)而非相互作用
没有任何人际关系能维持全部开放和亲密感
伴侣会有意避开禁忌话题,如爱情的现状,未来,于他人的亲密关系
性别差异
话题:女性:情感,私人话题。男性:客观,不带个人色彩话题
风格:女性:更间接和试探性。男性:更直接和强硬
自我表露:女性更多。男性常依赖于从女性那得到温情和亲密
沟通障碍及其应对
问题:沟通不良:偏离主题,难以耐心倾听,常以挑剔恶意读心,常反向抱怨
应对:精确表达,第一人称表述自我感受,积极倾听(准确理解对方意思,向对方表达关注和理解)可通过复述方法,知觉检验(对伴侣感受做出判断),出现争执仍保持礼貌和克制。表示出尊重和确认(对其观点表示适当尊重和认可)
相互依赖
社会交换: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人们寻求最小代价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
奖赏: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代价:惩罚性,令人不悦的经验。结果=奖赏-代价。
奖赏代价与时俱变。婚姻关系满意度会持续下降是正常过程。原因:缺少努力,相互依赖的放大镜作用(放大摩擦和冲突),对敏感信息武器的通达(了解更易伤害),不受欢迎的意外,不现实的期望(现实与期望差距)
影响结果因素:期望,没有现在的伴侣会过得怎么样。
期望:取决于每个人的比较水平(CL)即我们认为在交往中应得的结果,建立在过去经验上。(特点:与时俱变)
满意度=结果-CL
替代的比较水平:容忍目前伴侣的最差结果(CLalt)决定对亲密关系依赖程度。
依赖度=结果-CLalt
亲密关系的经济论:保持至少5:1的奖赏代价比率。(负面行为影响力更大)
自我延伸模型:拓展兴趣,技能,经验的伴侣关系更具吸引力。保持快乐亲密关系:持续自我的个人成长
亲密关系中的贪婪(描述不全面)
相互依赖实质:使伴侣保持快乐和自己利益相关。
交换关系:给出的及时得到偿还
共有关系:对彼此需要的相互应答
公平关系:每个伴侣的获益和贡献成比例。获益不足更易带来苦恼
恢复公平方法:
改变你(伴侣)的贡献或结果
尝试恢复心理公平
放弃关系
忠诚的本质:对伴侣的幸福依赖
投入模型:亲密关系中忠诚的保持包括感到幸福,没有更好选择,离开代价太高。
类型
个人忠诚:受到伴侣吸引,感到幸福。(最强烈)
强迫忠诚:离开代价太高
道德忠诚:对亲密关系的道德责任感
后果:指向长期发展。会促进顺应性行为,表现出更大牺牲意愿,表现出认知到的优越感(认为自己的亲密关系更好)
友谊
本质
属性
情感:自我表露:个人思想和情感表达
共有:共同活动,类似之处,获得帮助等
和爱情差异:友谊比爱情承担责任更少,情感强度更弱,排他程度更低,一般不存在性的亲密
成分:尊敬,信任,应答性(关注和支持),资本化(提升愉快程度),社会比较(认同性),社会支持(感情,建议,物质支持)
规则
人际关系规则(共同文化),如:公平,信任,自我表露,支持,关爱等
变化
童年期:接纳需要
青少年期:朋友满足自我依恋需要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的对冲阶段
中年期:二元退缩,重心转向家庭和夫妻共同朋友
老年期:圈子小,朋友少,满足情感需要
差异
性别差异
女性:以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为特征的面对面,比男性间友谊更亲切,紧密
男性:以共同活动,共处和娱乐的肩并肩式,因为社会对男性同性亲密接纳程度低,使男性有更多情感约束
个体差异
自我监控水平高,是活动专家。低则朋友数量少,更亲密
亲密需要不同
关系型自我构念:依赖他人或独立
发展障碍
羞怯:害怕负面评价,倾向怀疑自我,交往过程感到能力不足
孤独:倾向于低自尊,男性依赖女性避免孤独
社会隔离式:不满缺少朋友和熟人的社交网络引起
情感隔离:缺乏深厚人际关系引起
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
维持和提升
保持忠诚:认知上相互依赖,对替代选择无视;行为维持机制,愿意做出牺牲;欣赏伴侣,表达感激。
保持满足:方式:积极,开放,保证,共有社交网络,分担任务,共同活动,支持,冲突管理,回避,幽默
修复
自我实现修复,寻求建议
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亲密关系的解体与消亡
离婚率的变化:很普遍,可能原因:婚姻不再是必需品,成为了个人自我实现途径
离婚征兆
障碍模型:吸引力和替代法则
脆弱-应激-适应模型!步入婚姻时就带有持续脆弱,应激源普遍存在,以及适应方式影响
分手
婚前伴侣分手:直接或间接方式(常用)
离婚:更复杂,消耗时间更长。分为三个阶段:双人阶段(表达不满,持久协商,对峙或尝试顺应),社交阶段(公开宣扬苦恼,获得支持理解),善后阶段(丢弃过去伴侣关系)
分手后果:时间可以治愈伤痛,离婚会使社交圈子减小,经济资源减少
权力和暴力
权力和相互依赖
权力来源:建立在有价值资源的控制上
资源类型:奖赏,强迫(惩罚),合理(公平,社会责任等),参照(尊重,爱戴),专家(专业),信息权力等
男女性差别:男性更多享有权力
权力过程:权重之人体验更多自尊。
语言:异性互动中男性占主导
非语言:女性常运用非语言沟通,但支配性非语言对男性用处不大
权力结果:丈夫对妻子影响更大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极其普遍,包括心理攻击
种类
情境性:剧烈冲突中产生
亲密恐吓:把暴力当做控制压迫对方的工具:一般由男性发起
暴力抵抗:对亲密恐吓反击
暴力相关因素
情境性:激发,促动,抑制因素。其中促动,激发因素有背景性,倾向性(信念),关系性(关系状态),情境性(即时环境)
亲密恐吓
当做控制手段或反社会,可能由成长环境引起,常常感到无能,还倾向于虐待孩子
冲突:不可避免
性质
定义:愿望或行动妨碍别人,产生于差异,可表现为情绪,持久的信念和人格。不可避免(人与人存在差异)
频率:很频繁。高神经质,忧虑被弃,年轻,相似性,酒精更易发生冲突。
过程
激发事件:批评(贬低的语言或非语言),无理要求(不公平索取),拒绝,累积的烦恼。
归因:不同认知方式导致归因方式不同,产生归因式冲突
介入和升级:直接方法(提及卑鄙恶毒事物,恶毒的言论)间接方法(不坦率的方式如故作傲慢,暗示敌意)
接近/退避模式:有男女区别。男性退避者,女性接近者。原因:性认同差异(社会鼓励女性公开,有表达能力,男性独立自主),社会结构假设(权力差异,男性更多)
协商和顺应:直接方法(表明解决问题意愿,复述支持对方观点,自我表露,提供赞许和关爱)间接方法(友好的幽默,放松心情)
应对冲突:四种夫妻。多变型(频繁激烈争吵,关爱幽默保持平衡)确认型(礼貌争斗,共情理解)逃避型(回避正面对抗,温和谨慎讨论冲突)敌对型(负面特点)
结果
结束:分离(未解决冲突就退出),妥协(降低期望寻找替代方法),整合一致(创造灵活满足期望),结构性改善(得到想要并获得成长)
益处:暴露争端矛盾,寻求解决方法。不要退避,不要消极,不要陷入负面情绪相互作用怪圈。
压力与紧张
关系评价:不同程度的接纳和拒绝
伴侣排斥:亲密关系中的拒绝:排斥,会威胁到人类最基本社会需要。人类对社会拒绝十分敏感
嫉妒:带来伤害,愤怒,恐惧
类型:反应性(实际威胁引起),怀疑性(猜疑引起)
易嫉妒的人:男女差别不大,但个体易感性有较大差别。适配价值差距小不易出现嫉妒
引起嫉妒的人:朋友侵入爱情关系,以前的airq,情敌。男性易嫉妒自信,强势,果断,富有的情敌,女性嫉妒比自己漂亮的情敌
嫉妒的事物差别:男性更在意性事上不贞,女性更在意感情不贞
应对嫉妒:依靠自己,支持自己,保持自信
欺骗和说谎
说谎行为:保护自身利益(吸引异性时尤其),保护对方利益,保持友好交往
说谎者:合群,好交际的人,不安全依恋的人,忧虑被弃的人,回避亲密的人更易说谎
察觉欺骗行为:个体日常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背叛:任何违反亲密关系仁爱,忠诚,尊重,信赖准则的行为都可视为某种程度背叛
个体差异:学生中:人文类学生较理工科类易背叛,年龄大,教育程度高较少背叛,男女背叛倾向性差异不大,男性易背叛爱侣和生意伙伴,女性易背叛家人朋友
应对:坦然接受,积极看待,寻求支持。宽恕(包括真诚道歉,共情作用)
性爱
性态度
对随意性行为态度:依据情感标准判断:男性更宽容
对同性恋态度:与个体成为同性恋原因密切相关,更能接受生物因素
文化差异:随着时代进步,性态度更宽容
性行为
第一次性行为:时间较父辈提前,遵循爱意发展有积极发展,反之带来悔恨
忠诚关系中的性行为:性动机广泛涉及情感,肉欲,实用理由,不安理由四方面。性行为次数受亲密关系性质,年龄影响,性取向也有影响,男同更频繁。
不贞:大多数人强烈反对伴侣外性行为。个体的社会性性取向:保守型和开放型
性欲望:男性有更高性驱力
安全明智的性行为:学习相关知识。不安全性行为发生原因:低估不安全性行为风险,特殊安全错觉(侥幸心理),错误决策(失去自制力),人众无知(以为其他人赞同),权力不等(强势一方反对避孕套),禁欲教育,追求愉悦和亲密
性满足:满足自主,能力和交往需要
性沟通:影响性满足重要因素,清晰沟通带来更高性满足
性满足与关系满意度:并驾齐驱
性胁迫:违背意志发生。方式:语言,饮酒,暴力威胁
爱情
爱情简史
古希腊:柏拉图式爱情
古埃及:婚姻目的:生小孩
12世纪欧洲:婚姻是政治和财产有关的严肃主题
17和18世纪欧洲相信爱情可以幸福美满
现今:爱情和婚姻相伴相随
爱情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包括亲密,激情,忠诚三个部分,各部分可不断变化,组成不同爱情类型
浪漫狂热之爱:激情很重要,即吸引力,受生理唤醒和相信另一个人是引起唤醒的原因影响
相伴之爱:更稳定
爱恋风格:差别在于强烈程度,忠诚程度,期待的爱人特征和得到回报的期望
情欲之爱:外表适宜,急于建立关系
游戏之爱:玩弄感情
友谊之爱:缓慢建立依恋,产生持久忠诚
狂热之爱:强烈占有欲,爱情失控
利他之爱:利他精神,不求回报
现实之爱:寻找关键指标:工作,年龄…
爱情的个体差异
依恋类型: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的程度。安全型更易体验到爱情
年龄:年龄增长,变得成熟
性别:男女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爱情很难持续
原因:幻想(爱情盲目),新奇(熟悉后,新奇感降低),唤醒(激情随时间降低)
措施:培养相伴之爱,与爱人建立友谊,保持新鲜感,创造新奇。
行为产生与个人与情景相互作用。
社会规范演变满足掌握经济政治,法律权力的强势人群利益
人际关系特点:种类多样,规格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