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学第九章:心血管疾病
病理学第九章笔记整理,逻辑清晰,总结分析到位。
逻辑严密,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并且突出重点和难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概念
泛指一类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疾病
分类
动脉粥样硬化(AS)
以血管内膜形成粥瘤或纤维斑块为特征,累及大、中动脉
动脉中层钙化
老人中等肌型动脉,中膜钙盐沉积
细动脉硬化
玻璃样变
病因
高脂血症
氧化LDL是重要的致粥样因子
高血压,吸烟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
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发病机制
损伤-反应学说(内皮损伤学说)
1、刺激因素使血管内皮损伤
2、内皮细胞损伤后,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趋化单核细胞,同时激活平滑肌细胞
3、形成单核细胞源性、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脂质渗入学说
小、致密的LDL沉积于动脉内膜
动脉SMC作用
动脉终末SMC迁入内膜并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病变的重要环节
慢性炎症学说
炎症机制贯穿了AS病变的起始、进展和并发症形成的全过程
病理变化
基本病理变化
主要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心绞痛
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所引起的反射性症状
分型
稳定性
斑块阻塞>75%
不稳定性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变异性
冠脉明显狭窄+发作性痉挛
心肌梗死(MI)
原因
冠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心内膜下梗死
室壁内测1/3+肉柱+乳头肌
透壁性梗死
室壁全层或达室壁2/3
6h:梗死灶呈苍白色
8-9h:凝固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
4d:梗死灶外围出现充血出血带
7d-2w:肉芽组织,红色
3w后:瘢痕组织
心肌纤维化
中重度狭窄引起慢性缺血
肌细胞萎缩或肥大、核固缩、间质纤维化
冠状动脉性猝死
中重度粥样斑块+斑块内出血或血栓形成
高血压
定义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原发性高血压
良性(缓进型)高血压
恶性(急进型)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特殊类型高血压
风湿病
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
累及器官
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心脏、关节损害最明显
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C抗原(糖蛋白)与结缔组织的糖蛋白交叉,M蛋白与心脏、关节等发生交叉反应
病理特征
风湿肉芽肿(Aschoff小体、风湿小体),有诊断意义
Aschoff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形成,多位于心肌间质小血管旁,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可融合形成Aschoff巨细胞
各器官病变
风湿性关节炎
膝、踝、腕、等大关节,腔内有浆液及纤维蛋白渗出,滑膜充血肿胀,邻近软组织内可见不典型的Aschoff小体,渗出可吸收,预后好游走性、反复发作
皮肤病变
环形红斑
渗出性病变 真皮浅层血管水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皮下结节
增生性病变 肘、腕、踝、膝关节附近伸侧皮下结缔组织;镜下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及周围放射状排列的Aschoff细胞
风湿性动脉炎
纤维素样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Aschoff小体形成
风湿性脑炎
5-12岁,小舞蹈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其他病变
血管
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引动脉栓塞和血管炎。多见脑,其次为肾、脾、常为无菌性梗死
变态反应
因变态反应和(或)微栓塞的发生可能引起局部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因皮下小动脉炎可致皮肤出现红色、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节,称Osler小结
败血症
心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