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护理学-发佳
导图共两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电解质紊乱
编辑于2020-09-11 12:15:36外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二.外科疾病的病因: (1)损伤 (2)外科感染 (3)肿瘤 (4)畸形 (5)梗阻和结石:寄生虫病如胆道梗阻;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或旁腺亢进;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第一节 体液平衡 一、体液💦(男:60%;女:55%)
①细胞外液
血浆:5%
组织间液:15%
②细胞内液体(男:40%;女:35%)
(主要成分:水、电解质)
二、外Na+,内K+
1.调节渗透压: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 2.调节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渗透压=细胞外液:水 (渗透压的高低与体液浓度的高低成正比)
三、调节酸碱平衡的三条途径: 肺、肾、血液缓冲系统(最快)
血液缓冲系统:HCO3/H2CO3=20:1
四、1.成人24小时水分出量:2000~2500ml 2.无形失水量:①呼吸蒸发:350ml ②皮肤蒸发:500ml 3.尿量:1000~1500ml
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
一、正常值: (一) ① 血清钠:135~145mmol/L ②血清钾:3.5~5.5mmol/L ③ PH:7.35~7.45 (二)①钠:少吃少排,多吃多排,不吃不排。 ②钾:少吃少排,多吃多排,不吃也排。
(三)水钠代谢处理原则:等渗缺水等渗补 高渗缺水低渗补 低渗缺水高渗补
(四)补液原则: 1.先盐后糖 2.先晶后胶(每3000ml晶体,补100ml胶体) 3.液种交替,避免单一 4.先低渗后高渗 5.见尿补钾(尿量>40ml/h)
(五)各类溶液整理汇总👀 1.等渗溶液: ①0.9%氯化钠(生理盐水、等渗盐水) ②平衡盐溶液 ③5%葡萄糖溶液 2.高渗溶液: ①5%葡萄糖盐溶液 ②10%葡萄糖溶液 ③5%氯化钠溶液 3.低渗溶液: ①0.45%氯化钠溶液(低渗盐水)
二、脱水类型: (一)等渗性缺水(最常见) 1.①失水=失钠 ②血Na+: 135~145mmol/L ③渗透压: 290~310mmol/L ④病因:急性 2.【临床表现】 [不口渴, 尿少] (1) 在短期内体液上升量达体重5%可出现血容量不足表现。(脉搏细速、 血压不稳或下降、肢端湿冷) (2)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有严重休克表现,常伴代酸中毒。如丧失体液,主要为胃液,由于有H+大量丧失,可伴代碱中毒。 3.中心静脉压(CVP) : 5~12cmH20。 低于正常值,血容量不足。 4.24小时出入量,尿量>30ml/h,尿比重正常,说明肾灌注量良好。5.尿量是反映人体微循环灌注的重要指标。 【治疗原则】 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首选) 1.因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时,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故不为首选。2.纠正缺水后注意补钾(尿量40ml/h) 钠,防止低钠、钾血症。
(二)低渗性缺水(最易发生休克)1.①失水< 失钠 ②血Na+:<135mmol/L ③病因:持续性 2.临床表现 [不口渴; 早尿多,后尿少。]
3.低渗性缺水分度: ①轻度缺钠: < 135mmol/L,早多后少。 ②中度缺钠: < 130mmomlL, 血压下降,尿少, 站立性晕倒。 ③重度缺钠: <120mmol/L,神志不清,是四肢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发生休克(血容量减少明显)
[治疗原则] 轻中度: 5%葡萄糖盐溶液或者生理盐水(含盐溶液) 重度:高渗盐水溶液,5%氯化钠
(三)高渗性缺水 1.①失水>失钠 ②血Na+: >150mmol/L ③病因:水分摄入不足;水分丧失过多(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 2.临床表现[口渴, 尿少]
3.高渗性缺水分度: ①轻度缺水: 2%~4%,口渴。 ②中度缺水: 4%~6%,极度口渴+脱水征。 ③重度缺水: > 6%,口渴+脱水征+脑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 ①5%葡萄糖溶液(虽是等渗溶液,但是它产生水和能量,水增多后导致渗透压下降,从而达到低渗状态) ; 0.45%氯化钠溶液(低渗盐水) ②注意:缺水情况基本改善后,注意补充适当的钠,因为实际上高渗性缺水也缺钠。
第三节 钾代谢异常
一、低钾血症(<3.5mmol/L) 【病因】 1.摄入不足:①长期禁食或进食不足 ②补液中钾盐不足 2.排出过多:①经皮肤②肾③消化 3.体内钾分布异常:大量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性碱中毒时。
【临床表现】 1.肌无力是低钾血症最早的临床表现。 (四肢—躯干—呼吸机) 四肢软弱无力,呼吸困难窒息 2.代谢性碱中毒:低钾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补钾(口服、静脉) 1.尽量口服补钾,每天40~80mmol/L,约3~6g。 常选用10% KCl口服。(可混于果汁与牛奶中,口感好 ,保护口腔黏膜) 2. 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如肉类牛奶,香蕉,新鲜蔬菜等) 3.静脉补钾原则(10%KCL) ①不宜过早(现尿补钾) 尿量>40ml/h或>500ml/d,方可补钾。 ②浓度不宜过高(浓) <0.3%,kcl≤3g/L,≤40mmol/L。 (1000ml溶液中最多加入10%kcl30ml,即3g) ③不宜过量 kcl:3~6g/d ④速度不宜过快 <60滴/分,≤20mmol/h。 ⑤禁止静脉推注, 以免发生心搏骤停。
【正常血钾:3.5~5.5mmol/L】
二、高钾血症(>5.5mmol/L) 【病因】 1.摄入过多:大输入库存血 2. 排出减少(肾排钾功能减退)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 ①肾衰竭;②应用保钾利尿剂; 3.细胞内钾的移出:①酸中毒;②严重挤压伤;③溶血;
【临床表现】 1.高钾血症最危险的是可导致心搏骤停。 2.高钾性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治疗原则】 1.禁钾 2.降钾(转) (1)钾向细胞内转移:①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②5%碳酸氢钠; 3.排钾 (1)钾排出体外(通过肾脏排出) ①阳离子交换树脂,经口服或灌肠;②呋塞米(速尿) (2)腹膜或学透析 4.抗钾 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能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对抗心律失常。
口诀:高钾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低钾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大量输入库存血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钾血症)
第四节 酸碱平衡失调
提要💫 1.PH:7.35~7.45 生命极限6.8和7.8 (<7.35,酸中毒;>7.45,碱中毒) 2.①HCO3-:22~27mmol/L ②PaCo2:35~45mmol/L 3.PH、HCO3-、PaCO2反应机体酸碱平衡的三大要素。 4.肾、肺、血液缓冲系统(最迅速),调节酸碱平衡的三 条途径。 5.HCO3-:PaCO2=20:1 6.(1)呼吸性: PaCO2:①↓呼碱 ②↑呼酸 (2)代谢性: HCO3-:①↓代酸 ②↑代碱
一.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 【病因】 1.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2.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3.肾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呼吸加深加快。 2.酮症酸中毒时,呼出的气体带有酮味(烂苹果味) 3.颜面潮红,休克病人因缺氧而发绀。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①PH:<7.35;②HCO3-下降;③PaCO2正常;
【护理措施】 1.补充碱剂:5%碳酸氢钠(HCO3-:<10mmol/L) 注意:①速度不宜过快,量小不宜大; ②不必稀释; ③碱剂单独输入; ④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则) 2.补钙和补钾:防止发生低钙或低钾血症; 低钙血症引起的手足抽搐,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二.代谢性碱中毒(呼吸变浅变慢) 【病因】 1.胃液丧失过多(最常见) 2.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大剂量输入库存,碱中毒时。 3.缺钾:低钾血症,反常性酸性尿。 4.利尿剂的使用:低氯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