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穆来纳森、沙菲尔《稀缺》读书笔记
副标题: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编辑于2020-09-14 16:46:26《稀缺 -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Sendhil Mullaninathan & Eldar Shafir 读书笔记
引言: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稀缺
缺时间与缺金钱很相似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是否存在关于稀缺的通用逻辑?
稀缺俘获大脑
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如果对某事全神贯注,是否就意味着稀缺?
稀缺对大脑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无论人是否愿意
稀缺能影响所见、所见的速度、深度
孤独者善于记住社交细节
经济学研究稀缺,但不触及心态
经济学领域里稀缺无处不在
稀缺的感觉来源
客观:可用资源
主观:自身体验
稀缺心态:改变思维方式,影响决策和行为
带宽:心智的容量
认知能力
执行控制力
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
稀缺俘获注意力
好处:一点点,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
损失:更明显,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
发展中的稀缺科学:旨在揭示心理学基础,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和行为方式
第一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Chpt 1. 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效利用已有资源上
资源稀缺换来专注与回报
所有会议开始均无重点,内容抽象离题甚远
一旦时间稀缺,就会开始集中精力
专注红利
专注红利具有普遍性
来源:核心原理:稀缺俘获大脑:快/慢,有意识/潜意识
佯装稀缺无法做到
管窥
专注于稀缺而忽略其他事物(隧道视野)
管窥所导致的忽视
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
忽视的原因:“管子”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
稀缺前提下我们不会权衡得失利弊
管窥负担
未对管窥心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评估,产生的心智负担与不利影响
例子:穷人不买保险/开车打电话/淡季削减营销预算
稀缺让人做出不同选择,有利有弊; 会让人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
Chpt 2. 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推断:稀缺会不断将人吸入“管子”视野,形成带宽负担,从而抑制各项基本能力
“噪声”干扰思想:稀缺产生内部干扰
内源性思考会对人的总体认知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前摄干扰:心里想着其它事物时,就会将其置于思想的中心,产生忽略行为
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并非生理容量,而是当下可用量
带宽负担
1 认知能力
核心能力是流体智力: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压力实验:流体智力是对IQ的直接模拟,稀缺产生的效果约 13-14 分
2 执行控制力
有多个层面,自我控制是一个重要方面
棉花糖实验、鸡爪态度实验、财务压力实验
收获前后的蔗农
实际情况并非实验
贫/富:IQ 9-10分,响应速度 11%
去除其它可能影响因素
其它形式的稀缺
节食,孤独,甚至人工制造出的游戏,都会引发带宽负担
稀缺不同于压力和忧虑
所有稀缺都有压力,不稀缺只有部分人有压力
专注红利&管窥是更深层次的联系
愈穷愈困: 稀缺让人变笨和更加冲动,影响“个性”“才华”; 只能依靠更有限的脑力勉强度日,生活举步维艰。
第二部分: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Chpt 3. 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理解大小行李箱的不同装箱方式,是理解稀缺制造稀缺的关键
权衡式思维
稀缺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大脑产生决策难题
电视机/搅拌机实验:穷人更多表现出权衡式思维
余闲
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是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可以免于权衡
不是刻意预留,而是充裕心态的结果
蜜蜂与泥蜂
蜜蜂筑巢精细(蜂蜡稀缺),泥蜂筑巢随意(泥巴充裕)
边际效用递减:有用越多,额外增加物品的价值就越低
余闲心态下的购买行为
低效:厨房/衣柜遗弃品,自助式仓储业的发达
图书馆or讲座(60%)/图书馆or讲座or电影(80%) 坚持原计划从而避免选择的负担
余闲可避免选择负担:两个都要
余闲给了错误周转和失败空间
计划谬误:预估时间比实际时间短太多
稀缺无法避免错误,努力和专心并不够
稀缺:提高失误成本,更可能出现失误
西瓜和糖:粒度的比喻,余闲规模(稀缺)和问题规模-运筹学难度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低效&奢侈的心理享受:不用动脑筋,不怕犯错误
亨利·大卫·梭罗: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Chpt 4.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1美元价值在观念中的变化:绕路30分钟省35美元(100-65和1000-965 的区别)
贫富之别
富人:高价省35不值得
穷人:花大钱一定要尽量省
知觉的相对性
韦伯实验:认知具有高度的相对性
相对性认知是大脑处理信息时的固有特征,但经验和专业技能可以摆脱这一限制
专业技能(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够改变认知
低收入者的珍视
牙膏价格
出租车起步价
烟酒消费税
大包装产品
穷人更贴近于理性的经济学理想 更接近于“经济人” 内化衡量尺度
资源充裕的情况下不会权衡
1美元的真正价值
需要构建比较基准:其它商品、时间价格
比较基准只不过是虚构出的权衡
购买行为
富人:是否优惠
穷人:放弃什么
缺乏清晰价值观会导致可以预见的失误:富人会犯错,穷人可避免
识解construal
认知过程中大脑利用大量环境线索去理解视觉数据
颜色、距离、价值的感知都取决于背景环境
代买啤酒实验
从破陋超市还是高档酒店买?
富人的支付意愿差别很大,穷人基本一致
心理账户:花彩票奖金和工资的不同心态
机会成本
套票最后一场更贵的经济学问题
穷人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
穷人更善于让1美元发挥更大价值
专注→专业技能→管窥→负面后果
Chpt 5. 借用与短视
借用与稀缺同在
面临资源稀缺时,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
会进一步加剧稀缺:小额贷款、紧迫工作
管窥与借用
明天的稀缺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注意力
关注未来需要带宽,但稀缺已经占据了重要部分
利弊
资源能在当下带来大于未来的利益
管窥→借用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
稀缺下的借用长期来看通常不合理
《家庭问答》的启示
稀缺带来的管窥心态导致更富成效
无论稀缺以什么形式呈现,都会导致借用
现时偏见:以未来利益为代价,过高估计即刻的利益
稀缺→借用→更大的稀缺
忽视未来
稀缺尤其是管窥心态会让人搁置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无力规划
专注于眼下的难题就无法有效规划未来
当下的稀缺→管窥→短视
Chpt 6. 稀缺陷阱
某人的行为有助于形成稀缺的情况 - 落后一步
稀缺不仅仅关乎实物资源
对稀缺性为的放大有如复利,加重最初的稀缺
停不下来的杂耍
管窥心态导致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
杂耍就是将可预期事件当成突发事件处理的根源:抛接球杂耍
为解决当下最紧要问题织成凌乱的补丁图
稀缺陷阱导致拥有的比实际的更少
逃离
深陷稀缺陷阱无法自拔的原因
管窥心态→借用
高利息→本能冲动→更多稀缺
制定计划
重要但不紧急,容易因管窥而忽略
真正的计划比模型复杂得多
执行起来有难度
意外总会发生
可能更复杂
带宽缺乏
执行控制力消耗
问题的根源
一种感觉: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恶性循环
对印度小贩为期一年的研究
落入债务陷阱的三种解释
无处存钱
没有长远打算
不理解复利的强大
没有立即落回陷阱,上述解释均不成立
最终落回陷阱,一次性现金补给不能使其免于威胁
余闲 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
问题的核心在于缺乏余闲
一点小小的不稳定会威胁到稀缺陷阱边缘的人-没有足够余闲吸收不稳定因素
稀缺不仅是资源和寻常欲望之间的鸿沟
阶段性的稀缺→某些行为→拖回稀缺陷阱
余闲不在于量 在于建立机制
贫穷始于富足
稀缺陷阱在资源相对充裕的阶段已经潜伏
资源充裕的阶段尤其容易犯拖延症:有余闲的人不会受惩罚
远离稀缺陷阱需要的是足够充裕的资源
孤独就是社交稀缺
不同之处:没有借用,也没有缓冲机制
来源:过于专注于自身的稀缺
运动员的发挥失常、节食者
表现与关注度的火山形曲线
稀缺锁定注意力
改变心态 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稀缺造就的心态会令稀缺长存
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可能改变
稀缺不是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引发的结果
Chpt 7. 穷人为什么穷
各类稀缺的共性: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
自由裁定能力的缺乏会导致极端形式的稀缺
贫穷意味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处于稀缺状态
稀缺心理是一种共情,可以用一种形式的体验(缺钱)来与另一种形式(缺时间)关联
最后一公里问题
穷人最不能持之以恒地服药
穷人做家长时更加不称职
无能→贫穷,贫穷→无能
大脑自由才能成为合格家长: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
穷人缺钱又缺带宽
“陈述性记忆”不易忘记,但缺乏带宽容易忘记“前瞻记忆”即计划
带宽缺乏的后果
工作成效降低
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减弱
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妨碍睡眠
智力下降,影响技能习得
穷人专注自身问题形成管窥心态→犯错误
穷人不仅缺少金钱,还有带宽
结语: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带宽负担人人都有
人们总是会忽略带宽的重要性,不进行规划和管理
社会(集合性)带宽也存在同样的波动规律
带宽和稀缺心理 解决稀缺问题的关键
对员工不用惩罚或激励,关注带宽
智能药瓶
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
充裕中往往埋藏陷入稀缺陷阱的种子
繁荣阶段的行为导致萧条
项目前期的不作为导致最后时刻的拼凑
第三部分: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Chpt 8. 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美国空军的“起轮事故”
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
让“警报”来得更早些
更有效的限制手段
定期提醒
改变限制的结构
节省带宽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扶贫计划往往忽略了穷人缺乏带宽
遵从经验法则而非复杂的知识体系
扶贫措施需要把握稀缺心理及其导致的行为特征
带宽可以构建
加强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将一次性收入转换为月收入的金融产品
政策制定要考虑带宽因素
扶贫是个长期项目:需要将稀缺心理中所体现的专注力和带宽问题囊括进来
Chpt 9.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医院中留一间手术室备用
余闲的重要作用
系统正常运转依靠余闲
即使深谋远虑也会低估余闲的重要性
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 因此没有能力构建余闲
时间表排满的计划并不好
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融资可以降低成本,使职业经理人保持高度警惕
余闲既是一种浪费,也能带来收益
火星探测器的教训
公制单位与英制单位换算出错
项目开始时的落后可能导致团队遇到问题时走捷径
用余闲对抗救火陷阱
救火型组织的特征
问题太多时间不够
专注于解决紧迫问题忽略重要性
层叠效应,愈发严重
解决方案:明确的余闲管理,确保余闲存在
一个超脱于每日管窥心态的职位,确保组织有足够的余闲
亨利·福特的时间管理智慧
安排时间时也总是会忽略带宽
每周40小时工作制:缩短工作时长能带来更多产出
稀缺会带来压力,需要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
真正重要的是将带宽而非工作时长最大化
“红花”日料的启示
餐饮行业真正稀缺的是座位资源
厨师现场表演能提高翻桌率
“舍维斯”的餐桌管理经验
门口长队和餐桌使用率低的矛盾
稀缺管理是很多商业机构成败的关键
Chpt 10.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稀缺防御:减速带或助理之类的工具
把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
储蓄、健身的提醒
冲动也很容易将人带入管子视野
超市收银台商品
冲动储蓄
让“疏忽”等同“默许”
忽略可能导致问题时,改变忽略行为的结果
囤积健康食品
付款向上取整,差额自动储蓄
保持警觉
将警醒型行为转变为一次性行动
偶尔进行重新评估
找准关联行动时机:利用对未来的模糊感知
节约利用带宽
分配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
具体数字比抽象概念更有效
灵活性有时反而带来拖延和分心
安息日、阿氏减肥食谱
简单的禁止,很少的权衡
在带宽充裕时行动
带宽不会一直保持同一状态
将计划与更为理想的带宽联系起来
对各项任务考虑执行时间,也要设置最佳顺序
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
帮人填好表格
带宽负担存在时最简单的障碍也会带来巨大后果
往往低估带宽负担
从富足起步
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麻烦所在
早期:资源充沛变相鼓励浪费
后期: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
渐进式截止日期和多次福利
打破“充裕-稀缺”循环的方法
资源均摊创造出长期的节制状态
避免阶段性的富裕和稀缺
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
构建缓冲机制
在资源充裕时进行
一次性努力收获持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