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鉴赏之品味关键词(炼字)
梳理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助力高中学生提高解题能力、规范答题。
以文脉的方式解读课文,供需要的教育工作者或家长参考,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以文脉的形式解读,归纳难点,供有需要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参考。图文并茂,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不少家长对孩子有序整理物品束手无策,缺少必要的方法,本导图抛砖引玉,对这个问题做尝试性探索。供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诗 歌 鉴 赏 之 品 味 关 键 词 (炼字)
一 概 说
炼字,指作者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最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 确 定 关 键 词
动词
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 (修饰词)
化抽象为具体,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特殊词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
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颜色 的词
颜色一般表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
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三 赏 析 六 维 度
1.修辞
该词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形象
该词描述了什么对象,突出了对象的什么特征。结合语境,描绘了什么 动人情景或画面
3.主题
结合语境看该词语表达了诗人何感情或突出了何主旨
4.意境
结合语境看该词营造了何意境或渲染了什么气氛
5.比较
该词若换成其他词,在题旨、情景、色调等方面有何差异
6.意蕴
该词有何表面义和隐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背景义等)
四 答 题 步 骤
1.释含义
准确表明该词在诗词中的含义
2.描景象
结合诗歌,描述该字所呈现的景象
3.析作用
该字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五 教 材 链 接
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染”与“醉”两字妙在何处?
1.“染”字,化静为动,把对枫林的外在的感受化为了具有动态的过程,使客观景物具有了动态之美。“醉”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枫林的色彩,也写出了崔莺莺因离愁而无法自持的情态。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请赏析“萧萧”“滚滚”的妙处?
2.运用叠词,“萧萧”写出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滚滚”写出长江奔流之势,视、听结合,营造出苍凉悲怆的意境,意象宏阔,境界旷远,抒发了词人深沉复杂的情感。具有音韵美。
六 高 考 真 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①“万里”,表示空间距离,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 ②“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思是“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期盼。 ③“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