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的思维导图笔记总结。
编辑于2020-09-21 10:09:02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学
传统
心理过程
知
情
意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强调某种对象性、方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能力和人格
认知
信息加工过程
行为调节和控制
人的心理特征
个体行为
个体意识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 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
适用范围
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优点
适用范围较大
简便易行
直接了解,一手资料
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资料比较真实
缺点
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难以进行重复观察
得到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难以控制目标现象出现
主观性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学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额外变量)
分类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优点
可揭示因果关系
可重复、可检验
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
主试效应
被试效应
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
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测验法: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
基本要求
信度:一致性/稳定性程度
效度
标准化
优点
简便易行
种类多
编制严谨,结果可靠
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方便
有常模,便于对照
缺点
不可避免受到经验和文化的影响
是间接测量,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很难准确
对施测者要求高
只表明“结果”,不反应过程
调查法
分类
访谈法
问卷法
测查法
评价法
书面材料分析法
优点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快
缺点
不够严谨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和研究
优点
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能够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
缺点
研究案例过少,难以推广结果
相关法: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
优点
预测
可验证
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
可反应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缺点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主要心理学流派
早期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基础
哲学
生理
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
研究对象
直接经验,即意识
主要观点
将人的意识分成元素
感觉
意象
激情
研究方法
实验内省法
历史评价
贡献
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
局限
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
割裂心理整体性
过于主观
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
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研究对象
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主要观点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连续的整体(意识流)
强调心理的功能,尤其是适应功能(适应:对一个物种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本能)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纯科学,强调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扩大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客观观察法、实验内省法
历史评价
贡献
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
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华生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
研究对象
行为
主要观点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方法
反对行为的遗传决定论,强调环境的作用
研究方法
实验法
历史评价
贡献
走上科学的道路
局限
过于极端
格式塔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科勒、考夫卡
研究对象
意识、认知现象
主要观点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研究方法
实验法
历史评价
至今反应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研究对象
无意识、潜意识
主要观点
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尤其是性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
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研究方法
催眠、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生活史法
历史评价
贡献
对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局限
缺乏科学的严谨性
过于强调无意识和意识的对立
夸大性欲的作用
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研究对象
人格
主要观点
人性本善
人性是自主的
人是不断成长的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关注人的价值
需要理论
研究方法
整体分析、个案研究、现象学
历史评价
贡献
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
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
局限
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
许多主张带有纲领性质,所使用地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
1967年奈瑟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代表人物
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
研究对象
信息加工过程
主要观点
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
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而是主动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把人脑比作电脑
认知历程:信息地接受、储存和运用
研究方法
反应时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
历史评价
认知神经科学
揭示脑的秘密
在心理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
心理学任务
基本任务
心理过程
心理结构
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与环境
研究领域
研究取向
生理心理学
行为主义
心理分析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