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疏导之心理诊断技术
心理诊断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特征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目的是确定其心理变化的程度和性质。下图整理心理诊断技术相关概念供大家参考。
编辑于2020-09-22 10:22:44心理诊断技术
基本概念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心理健康
1.本人不觉得痛苦或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 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社会功能的基本内容
从事工作的能力
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的能力
从事社交活动的能力
生活自理的能力
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
区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1、主客观世界相统一: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知、情、意相互统一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临床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V)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
中华医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发作、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轻性抑郁症(轻抑郁)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儿童期拒食、偏食、异食症等儿童进食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诈病、自杀、自伤)
心理异常
非病理性心理异常:心理失衡,表现为一般心理问题
病理性心理异常:心理缺损,表现为心理障碍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紊乱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精神异常和边缘状态
1、一般心理问题
定义: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性的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判断条件
现实因素导致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性控制下,能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
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在最初事件,没有泛化。
致病因素
生物性因素
•遗传因素
家族史、双生子、寄生子及生化遗传学
•性别和年龄
•器质性因素
感染、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及脑外伤等
•神经递质改变
多巴胺能DA、 5-羟色胺 、NE等
心理性因素
•生活事件
•性格特点
•幼年经历
•社会支持
社会性因素
•城市化
•社会阶层
•经济水平及地位
•技术发展
2、神经症
定义: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
判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焦虑症
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
急性焦虑症-惊恐障碍
强迫症
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和动作
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
多在20-40岁起病
社交恐惧症
多起病于青春前期
单纯恐惧症
尤其是动物恐惧症,常起病于童年
疑病症
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3、癔症
定义:一种以无器质性病变基础的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具体表现包括: 癔症性精神障碍(解离障碍)-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障碍)-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不快心情,并转换成躯体症状的形式出现。
临床表现
癔症性精神障碍(解离障碍)
• 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昏睡、意识朦胧
• 情感爆发:尽情发泄,发作时间短暂
• 遗忘:局限性或阶段性遗忘,持续时间不定
• 神游症:突然外出做无目的逛游
• 癔症性痴呆(假性痴呆):童样
• 情感幼稚
• 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两种或多种身份交替
• 癔症性精神病:错觉、片断的幻觉,呈发作性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障碍)
• 感觉障碍:与神经解剖不符
– 癔症性失明
– 癔症性耳聋(癔症性失聪)
– 皮肤感觉缺失
– 癔症性失音
• 癔症性抽搐(癔症大发作):农村中跳大神
• 癔症性瘫痪:表现在各个肢体
4、心境障碍
定义: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与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抑郁症
描述性定义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
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焦虑或激越在有的病例中很显著。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减缓、行为迟滞
昼重夜轻
自我评价过低—自罪自罚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以情绪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9项中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类型
抑郁症
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
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
复发性抑郁症
5、人格障碍
定义: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异常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模式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类型
偏执性人格障碍
冲动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6、应激相关障碍
7、精神分裂
鉴别精神分裂症的常见标志
自知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
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指对自己精神疾病的判断和认识。 一般非精神病性障碍如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基本完整,即知道自己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并且积极主动就医。 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即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就医、服药。随着病情发展,自知力程度
产生幻觉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唤触、内脏性幻觉等。
产生妄想
被害妄想:坚信某人或某些人在阴谋迫害自己,如下毒、跟踪、监视等。问如何知道有人在害自己,病人说:“凭感觉”。
关系妄想:把周围环境中本与他无关的人或事件都牵扯到自己身上,认为是针对自己的。关系妄想常与被害妄想交结在一起。
影响妄想: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受到某个人或某种外在神秘力量的影响、操纵或控制。
夸大妄想:病人坚信自己有盖世才华、无上权力或富甲天下。
罪恶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有严重罪过或罪大恶极,应受惩罚,不可饶恕。有的有自伤自杀冲动。
嫉妒妄想:病人坚信自己的配偶或恋人对自己不忠实,有外遇。常盯梢,检查对方私人物品以寻找证据。
钟情妄想:病人坚信某一异性钟情于自己。
被洞悉感:病人觉得自己内心的想法、情感在自己还未表露前就已被他人知晓。有时和影响妄想交织在一起。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环境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和发育上的异常。
8、儿童心理异常
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ADHD
主要表现: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该病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他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影响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低的自尊心。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生。
临床表现
1. 注意障碍
2. 活动过多
3. 冲动
4. 学绩不良
5. 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表现
诊断标准
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依据。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 个月,通常在7 岁前且多在3 岁左右起病
症状标准
1. 注意障碍(8 项中至少4 项)
•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去探望
• 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 不注意细节,做作业或其他活动常出现粗心大意
• 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乱)
• 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 与他人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 日常生活中常常丢三落四
2. 多动( 8 项中至少4项)
•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 上课时常有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 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 十分喧闹,不能安静的玩耍
•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 干扰他人的活动
• 好与小朋友打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自闭症
定义: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的脑部功能受损伤引起的发展障碍,属于感觉统合障碍。
临床表现
• 内向性孤独
• 语言交流障碍
• 动作刻板重复
诊断要点
• 3岁前发病
• 必须具备三联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