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血液(生理学)
血液(生理学),血液有水91%-92%、溶质8%-9%组成,正常人全血:1.050-1.060 红细胞越多,比重越大; 血浆:1.025-1.092 血红蛋白越多,比重越大;红细胞:1.090-1.092 与 血红蛋白成正比。
编辑于2023-09-27 01:11:38 四川省血液
血液生理概述
血液的组成
血浆
水91%-92%
溶质8%-9%
血浆蛋白
白蛋白
由肝脏产生
球蛋白
主要由肝脏产生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主要由浆细胞产生
γ-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功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某些激素在血浆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运输物质、缓冲H+的变化、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防御等生理过程、抵御病原微生物、营养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和某些被消耗的凝血因子。
气体
电解质
Na+,K+,Ca+等
其他有机物
激素
代谢尾产物
有机营养物
血细胞
红细胞(约占血细胞的99%)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男:0.4-05 正常女:0.37-0.48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比重
正常人全血:1.050-1.060 红细胞越多,比重越大 血浆:1.025-1.092 血红蛋白越多,比重越大 红细胞:1.090-1.092 与 血红蛋白成正比
血液的黏度
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
全血:4-5 血浆:1.6-2.4
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浆渗透压
渗透: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进入高浓度溶液的现象
渗透压:为阻止渗透现象发生,在溶液液面上方施加的额外的压力
本质: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
取决于单位容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组成
晶体渗透压:298.5mOsm/(kg.H2O)
晶体物质: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主要来源:NaCl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和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胶体渗透压:1.5mOsm/(kg.H2O
胶体物质: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
作用: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保持血管内足够的血容量
血浆的PH
正常人:7.35-7.45
血细胞生理(考点少,可忽略)
红细胞生理
形态:无核,双凹圆碟形,直径为7-8um,
数量:血细胞中最多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最低值
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
定义: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双凹圆碟形。
意义:使红细胞能够通过小的毛细血管
影响因素:表面积与体积比;红细胞内容物的黏度;红细胞膜的弹性
悬浮稳定性
定义: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SR越大,悬浮稳定性越弱
红细胞叠连:多个红细胞彼此较快地以凹面相贴,呈“串钱状”,可加速血沉
促进叠连: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炎症因子
抑制叠连:白蛋白、卵磷脂
渗透脆性
定义: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脆性。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抵抗能力小——渗透脆性大。
影响因素:衰老RBC>刚成熟RB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
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 :血液中98.5%的氧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的,血液中的CO2主要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
参与缓冲血液的酸碱度以及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
红细胞合成必需原料:铁和蛋白质
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成熟所需物质:叶酸和维生素B12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主要调节物:促红细胞生成素
作用:缺氧→肾→EPO→骨髓→刺激骨髓中红系定向祖细胞生成红细胞进入血液。组织缺氧是促进EPO分泌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肾脏病变引起EPO不足可出现肾性贫血
其他调节物
雄激素:提高血浆中EPO的浓度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可改变组织对氧的要求间接促进红细胞生成
红细胞的破坏
正常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天
衰老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退,脆性增高
血管外破坏:90%衰老红细胞被脾、骨髓、肝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血管内破坏: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损
脾功能亢进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生理
数量:不同时期不同状态有不同,主要是10的9次方
分类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生理
形态:血小板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2~3μm
数量:正常血小板数量:(100~300)×109/L
功能
(1)血小板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2)血小板有利于受损血管的修复 (3)参与止血和凝血
生理特性
1.血小板黏附(platelet adhesion):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黏附,vWF是血小板黏附于胶原纤维的桥梁
2.血小板释放(platelet release):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
致密体:ADP,ATP,5-羟色胺(5-HT),Ca2+
α-颗粒: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4 、vWF、多种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凝血酶敏感蛋白、PDGF等
血小板还可即时合成释放血栓烷A2(TXA2) ,TXA2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 ,阿司匹林因可抑制环氧合酶,抑制TXA2的合成
3. 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止血栓。
参与物质: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Ⅱ/Ⅲa
激活剂:ADP、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胶原、凝血酶、TXA2等
抑制物:前列环素(PGI2)和NO
4.血小板收缩使血块回缩 ,析出血清
5.血小板吸附: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吸附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
生成: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脱落而来
调节: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最重要的生理性血小板生成调节因子,主要由肝脏生成,是刺激巨核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
生理性止血
概念: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出血时间::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状态。正常人不超过9min(模板法)。
基本过程
血管收缩
损伤刺激反射性的使血管收缩 血管壁损伤引起血管肌源性收缩 血小板和内皮细胞释放缩血管物质5-HT,TXA2,内皮素等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血小板粘附在受损部位(识别)→释放致聚剂(ADP、TXA2等)→更多的血小板相互粘着聚集在内皮下暴露的胶原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初步止血(一期止血)
血液凝固
血管损伤→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形成→永久止血(二期止血)
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质:血液中可溶解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1)除FⅣ是Ca2+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2)FⅡ、FⅦ、FⅨ、FⅩ、FⅪ、FⅫ、FⅩⅢ和前激肽释放酶都是丝氨酸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3) FⅢ、FⅤ、 FⅧ 和HK(高分子激肽原)为辅因子 (4)除FⅢ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 (5)FⅡ、FⅦ、FⅨ、FⅩ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血液凝固的过程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所生成的FⅩ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可与FⅤa在磷脂膜表面形成FⅩa-FⅤa-Ca2+-磷脂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复合物(prothrombinase complex),进而激活凝血酶原
(1)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接触而启动 启动因子:因子Ⅻ 血友病:A、B型(分别缺乏Ⅷ、Ⅸ)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又称组织因子途径(tissue factor pathway) 启动因子:因子Ⅲ
凝血酶的激活
凝血酶功能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激活FⅩⅢ,生成FⅩⅢa。在Ca2+的作用下,F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激活FⅤ、FⅧ和FⅪ,形成凝血过程的正反馈机制
使血小板活化。在未激活的血小板,带负电荷的磷脂(如磷脂酰丝氨酸等)存在于膜的内表面
纤维蛋白的生成
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外源性途径起关键作用
Ⅲ因子是生理性凝血的启动者
Ⅲ因子它“锚定”在细胞膜上,使凝血限于局部(受损血管的部位)
Ⅲ因子与FⅦa复合物能直接激活FⅨ,加强内源性凝血途径。
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血管内皮完整,对因子XII和血小板无激活作用,血凝过程不易启动。
快速的血流及稀释作用,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不易聚集
血浆中的抗凝系统发挥对抗血凝的作用
①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具有肝素样作用); ②合成和分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和抗凝血酶; ③膜上表达凝血酶调节蛋白,通过蛋白质C系统参与对FⅤa、FⅧa的灭活
合成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抗凝血酶Ⅲ)最重要,灭活Ⅱа 、Ⅸа 、Ⅹа 、Ⅺа 、Ⅻа
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等,灭活Ⅷа、Ⅴа,可避免凝血过程向周围正常血管部位扩展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负反馈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肝素: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
临床应用
(1)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促凝 (2)降温或增加异物表面的光滑度——抗凝 (3)去除血浆中的Ca2+——抗凝 (4)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 (5)肝素
纤维蛋白的溶解
概念:血栓(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也称纤溶。
纤溶系统的组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简称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纤溶的阶段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激活物 由小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
尿激酶型激活物 主要由肾血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产生
依赖于XII激活物 如因子XIIa、激肽释放酶。
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产物:FDP
纤溶抑制物
抗纤溶酶,能使纤溶酶失去活性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
生理意义
主要是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畅通,并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血型与输血原则
ABO血型
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若将两种不同类型的血液相混合,红细胞凝集成簇。(抗原-抗体反应)
ABO血型:以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A抗原或B抗原来分型
Rh血型:以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D抗原来分型
Rh阴性:红细胞膜上不含有D抗原
Rh阳性:红细胞膜上含有D抗原
输血反应:Rh阴性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后,一般不发生输血反应,但却产生了抗Rh抗原的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输入的红细胞将被破坏而发生溶血。
母婴血型不合: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主要是IgG,分子较小,能透过胎盘。因此,当Rh阴性的母亲孕育Rh阳性的胎儿时,在分娩时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或D抗原可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D抗体。若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母体内的抗D抗体可进入胎儿体内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若在Rh阴性母亲生育第一胎后,及时输注特异性抗D免疫球蛋白,中和进入母体的D抗原,以避免Rh阴性母亲致敏,可预防第二次妊娠时新生儿溶血的发生。
输血原则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即使在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进行混合,称为交叉配血主侧;同时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进行混合,称为交叉配血次侧。
根据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判断: 如果两侧 均无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 输血;如果主侧凝集,为配血不合,禁止 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称为 配血基本相合,则只能少量、缓慢输血, 并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