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厂自动化设计思维导图
工厂自动化设计思维导图,工业自动化是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它是整个工厂的执行控制大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工厂自动化设计思维导图
4工厂自动化设计的挑战
4.1 在线监测
仪器选型,可对仪表进行二次改造、验证(成本可控)
4.2 柔性设计
全自动化兼容半自动化
3工厂自动化设计的核心要素
3.1 生产流程优化
3.1.1 注重控制流程优化【需结合上层MES、APS、WMS系统设计】
追求极高的柔性不利于未来的高级自动排产APS系统建设
3.1.2 关键控制点【防呆防错】
3.1.3 不宜自动化解决工序点识别
1、反应釜和炒锅投料 2、灌装 3、二次包装 4、装箱码垛
3.1.4 优化人机操作接口【易操作】
3.1.5 上下游业务流程集成优化【轻量化】
3.2 与工艺结合
3.2.1 依据工艺规划自动化控制整体要求和设计整体方案
3.2.2 生产过程柔性需求?【前后段柔性分析】
识别出需要实现柔性生产的主要工序节点
3.2.3 柔性自动化设计方案
3.2.4 结合现有客户各类需求,考虑后期各种功能扩展的集成方案【如:视觉、检重、X光机、赋码】
3.2.5 依据物料特性和工况选择合适【传感器、泵及阀门】
3.3 工业网络安全与稳定策略
3.3.1 生产网络与办公网络隔离
3.3.2 网络层级不宜太多
2. 工厂自动化设计的主要构成
2.1 自动化设备(单机)
2.1.1 设备选型
2.1.1.1 设备类型与功能
2.1.1.2 设备性能考量
2.1.1.3 上下游产能匹配
2.1.1.4 能源供应计算
2.1.2 设备部署与优化
2.1.2.1 空间布局设计
2.1.2.2 设备间距离设定
2.1.3 设备自动化控制
2.1.3.1 控制原理
控制逻辑和关键工艺的控制性能分析;关键工艺参数稳定控制和实时采集,设备部件的安全保护及预警。
2.1.3.2 核心组件选型
执行器(泵、阀门、电机等)和自动感知传感器选型
2.2 自动化系统(工厂或者工段维度集成)
2.2.1 系统架构
倾向整厂自动化维度考虑系统架构设计;包括PLC、网络、SACDA系统选型
2.2.1.1 系统组成
系统管理范围定义
2.2.1.2 系统功能
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定义和确认
2.2.2 系统集成
2.2.2.1 自动化平台选型
基于系统目前需求和未来扩展性、可维护性及维护成本考量
2.2.2.2 数据交互标准
2.2.2.3 上下工段设备联动
2.2.2.4 设备集成接口方案
2.2.2.5 系统可扩展性需求
2.3 自动化系统软件
2.3.1 软件类别与用途
2.3.1.1 生产管理软件 DCS/SCADA
2.3.1.2 过程控制软件 PLC
2.3.2 软件功能实现方法
2.3.2.1 用户需求URS
2.3.2.2 功能设计FDS
2.3.2.3 设计确认DQ
2.3.2.4 编程组态CDI
2.3.2.5 工厂测试FAT
2.3.2.6 现场测试SAT
1. 工厂自动化设计概述
1.1 定义与重要性
1.1.1 工业自动化定义
工业自动化是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它是整个工厂的执行控制大脑!
1.1.2 重要性
1、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一致性 3、工厂智能化的基础
1.2 设计原则
1.2.1 稳定可靠性,成本可控
CCP关键控制点采用的器件以可靠性优先,非关键点采用器件易维护,成本相对可控!
1.2.2 可扩展性
因为本项目属于产能逐步扩增,前期系统设计必须满足后续标准设备按模块化组态配置,快速投入运营!
1.2.3 自诊断、自适应
① 本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在自控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自身的自诊断能力 ② 能够适应快速生产批次切换
1.2.4 柔性设计
建议在合适的工段选用移动罐、物料柔性中转和AGV增加产线柔性,提升效率,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1.2.5 易操作,易维护
简易操作界面和易于理解的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