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脏是由心肌组织构成具有瓣膜结构的中空器官,心脏有四个腔/房室瓣膜右边是三尖瓣,左边是二尖瓣。
肌肉,有背肌、胸肌、腹肌、会阴肌、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手肌、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表情肌、咀嚼肌、颈阔肌、胸锁呼乳突肌。
营养素,如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 ; 具有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影响细胞分化; 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疲劳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组成
心脏
心脏是由心肌组织构成具有瓣膜结构的中空器官
心脏有四个腔/房室瓣膜右边是三尖瓣,左边是二尖瓣
血管
动脉
内膜:较薄,表面是一层内皮细胞,光滑,能减少血流的阻力
中膜:最厚,大动脉以弹性纤维为主,中、小动脉以平滑肌为主
外模: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特别是大动脉外模内的胶原纤维具有很大的抗张力强度,可以防止血管的过度扩张。
静脉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
一般中静脉的内膜常向腔内突出形成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毛细血管
管壁最薄,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有一定的通透性,血流速度缓慢
功能
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包括氧和营养物质的送达以及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的排除
运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到相应的靶细胞,调节生理功能,事项机体的体液调节功能
维持机体内各项理化环境的相对稳定
帮助血液实现防卫机能
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 动脉血变静脉血-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周围毛细血管-静脉血变动脉血-左心房
心脏泵血功能的相关概念
心率
健康成年人静息心率在60-100次 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又称极限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
每搏输出量
健康成年人静息时的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他是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通常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射血分数为55%~65%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所泵出的血液总量,通常把心输出量又叫做每分输出量。 健康成年人静息时的心输出量平均为5L/min.
血压与动脉脉搏
血压
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收缩压
正常人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为舒张压
正常人安静时,舒张压为60~80mmHg
安静时,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 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动脉脉搏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窦性心动徐缓
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运动性心脏增大
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人,其心脏增大以心室腔增大为主,心容积增大,但心室室壁却不增厚或仅轻度增厚 经常进行力量性训练的人,其适应表现在心室壁增厚,而心脏不扩大或稍有扩大。
心血管肌能改善
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浆(占全血的50%~60%)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运输
调节 (体液调节、温度调节)
防御和保护(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与运动
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血红蛋白的功能
血红蛋白在氧分压高时(肺内),生成氧合血红蛋白 氧分压低时(组织内),容易与氧分离,共细胞代谢需要
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呼吸道
上呼吸道
鼻、咽、喉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
肺
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
用力呼吸
用力呼吸的特点是吸气与呼气过程均伴有肌肉的收缩活动
呼吸形式
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肋式呼吸或胸式呼吸
肺通气机能的相关概念
气体交换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