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总纲
高中人教版物理学科知识总结,属于高三总复习的部分要点,适用于第一次月考。
高中人教版原子物理学知识总纲,下图还包括部分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运动学简单汇总。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自由落体、竖直上抛等相关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物理总纲
运动学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
位移
定义: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有向线段
单位:m
矢量,有方向
路程
定义:一段时间内物体走过的路线长度
标量,没有方向
速度
定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x/t
单位:m/s
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平均速度
粗略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
公式:v=x/t,位移与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
精确的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平均速率
公式:v=x/t,路程与时间之比
标量,无方向
加速度
定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a=v/t
单位:m/s²
与速度方向小于九十度,加速
与速度方向大于九十度,减速
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一条直线,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分类
加速: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减速:加速度与速度反向
基本公式
v=v初+at
速度与时间关系
x=v初t+1/2at²
速度与位移关系
v²-v初²=2ax
v平均=(v+v初)/2
等于中间时刻速度
小于中间位移速度
任意两个相等时间T内位移差相等
X=aT²
基本比例关系
1s末、2s末~ns末瞬时速度比
1s内、2s内~ns内位移比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n个T内位移比
从静止开始运动位移x、2x~nx所用时间比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
自由落体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
v=gt
h=1/2gt²
v²=2gh
由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合理外推得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竖直上抛运动
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匀减速,下降阶段匀加速
基本规律
v=v初-gh
h=v初t-1/2gt²
v²-v初²=2gh
上升最大高度:H=v初²/2g
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v初/g
相互作用
三种基本力
重力
主动力
弹力
弹簧弹力
胡克定律
拉力,推力,支持力
杆
活杆:推、拉
死杆:按状态分析
绳
死结:两边力不一样
活结:一条绳上都一样
摩擦力
被动力
静摩擦受影响
滑动摩擦不受影响
摩擦力突变位置,与它接触物体速度相同
相互作用与平衡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合成与分解
注意:分力与合力不同时存在
注意:夹角是力的夹角,有时不是物体夹角
简单平行四边形分析
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一个合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受力平衡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缓慢移动
受力分析为状态服务,由状态分析受力
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正交分解:出现九十度
力的矢量三角形:分析力的方向、大小联动
整体隔离法:先整体再隔离
相似三角形法
原子物理学
电子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证明原子可再分
阴极射线发射高速核外电子流
原子结构
汤姆孙提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a粒子散射实验
大量粒子沿原方向继续运动
少量离子发生偏折
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折甚至反弹
玻尔假设
根据氢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轨道量子化
基态
激发态
能级跃迁公式
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方法
吸收固定频率的光子
被能量大于能级差的电子撞击
被能量大于基态的电子撞击:电离
能量变化
动能减小
势能增大
总能量增大
半径增大
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动能增大
势能减小
总能量减小
半径减小
原子核、核反应方程式
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性现象
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射线
a射线
高速氦核流
穿透性最弱,电离性最强
β射线
高速核内电子流
穿透性较强,电离性较弱
γ射线
高速光子流
穿透性最强,电离性最弱
核子
查德维克发现中子
方程
卢瑟福发现质子
原子反应
守恒
质子数守恒
质量数守恒
类型
衰变
a衰变
从原子核内放出氦核
β衰变
原子核内一个质子分裂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核电子
半衰期
全部原子核衰变一半的时间
为统计量,不适合少数数据
核裂变
一个中核被中子轰击生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和中子
核链式反应
核聚变
两个轻核结合成为一个质量稍大的核
人工核转变
小居里夫妇第一次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结合能
定义:几个核子结合成一个核释放的能量/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质量数越大,结合能越大
比结合能
结合能比上质子数
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
最大为铁元素
质量亏损
原子结合后质量有亏损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不会消失,只是变成了能量存在
E=mc²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发生在原子核间,范围很小,力很大
弱相互作用
是使β衰变发生的作用力
引力作用
电磁力作用
物理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目的
练习打点计时器
测定物体加速度、某一位置速度
由目的:不需要平衡摩擦
实验原理
打点计时器
所用交流电50Hz,时间间隔0.02s
220V交流电源,否则打点力度变小
可以读出时间和位移
计算
某一点速度
两端中点速度,求平均速度
逐差法
注意事项
线与板平行,否则力时刻改变
用滑轮支出桌面,否则与桌边有摩擦
读数估读到下一位
拟合法,大体一条直线
求斜率用最远两点
打点计时器先接电,后放小车
先关闭电源,再拿下纸带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公式
F=kx
注意
图线不过原点
坐标轴不是形变量
弹簧有原长
后来做出平滑曲线
超出了弹簧弹性限度
实验三:验证里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验证互成角度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记得调零
再通一次实验中节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互成角度,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度数不超过弹性限度,尽量大
力的标度要相同
一般题型
理论值,实际值
四边形合成的为理论值
与原方向相同
第一次操作方向
运动学重点题型
图像问题
横纵轴物理量、单位
与横纵轴交点意义
斜率意义
面积意义
追及相遇问题
两类关系方程
位移相等方程
时间相等方程
要点
速度相等表示最近
平均速度降低难度
刹车到零后无位移
注意最值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