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之被侵略战争,1-9课内的,暂时整理这么多,以后会更新。
这是一篇关于八大时态的思维导图,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的概念、结构等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之探索史与抗争史,根据八年级上册历史1-9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之被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背景:鸦片泛滥
坏处
白银外流,威胁财政
摧残体质
政治腐败
军队战斗力削弱
领导者:林则徐
地点:虎门海滩
时间:1839.6.3-1839.6.25
意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索):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时间:1840-1842
皇帝:道光帝
经过
进攻虎门炮台
关天培战死
占领四方炮台
广州三元里人民英勇抗战
进犯吴淞
陈化成战死
结果
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败因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个人:统治者昏庸无能
经济:落后
军事:武器落后(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根本: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南京条约》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及影响
五口通商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上海 宁波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财政吃紧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完整
关税协定
英国应纳税款经过双方协议
丧失关税主权
《虎门条约》
内容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扩大侵略权益
影响
政治: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经济: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想: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英国 亚罗号事件;法国 马神甫事件
时间:1856-1860
领导者:英法联军
皇帝:咸丰帝
路线:广州-天津-北京
中途签约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十口通商 代表:汉口 南京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罪行:火烧圆明园
大肆抢劫,放火烧毁
结果:战败,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对象
中英 中法 中俄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割九龙司给英国
割西北44万多平方千米 东北49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给沙俄
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增开天津商埠
经济破坏
赔款额大幅增加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方式:不平等条约
面积
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实质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
背景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
1894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
爆发标志:丰岛海战
1894.7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平壤之战
左宝贵(中弹牺牲) 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
邓世昌带领致远舰撞击日舰
被迫躲进威海卫军港 日军夺取制海权
辽东战役
徐邦道孤军迎敌
4天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根本:清政府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马关条约》
时间:1895
地点:日本马关
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内容+对应影响
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 及所有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地面积大幅增加
赔偿日军兵费白银2亿两
赔款数额倍增
开放沙市 重庆 杭州 苏州为商埠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经济侵略加剧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俄德法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金
根本目的: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
原因: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殖民地未瓜分到中国
时间:1899
事件: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承认各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各国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矛盾
启示:要重视海军建设,加强海防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源头:由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兴起:由反清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清政府态度变化:剿灭-招抚-剿灭
顶峰:1900控制京津地区
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灭洋
进步性: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盲目排外,破坏有利发展的先进技术
落后性:迷信色彩
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标志失败: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
败因: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意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国联军侵华
成员:俄、德、法、美、日、奥(奥匈帝国)、意、英
开始:1900年在英国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维护、扩大在华权益
廊坊狙击战: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
相应措施
大沽炮台失陷:大沽口是军事要塞
东交民巷:外军以保护使馆之借口寻衅
正式开始标志: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在北京的战斗
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保卫战:老龙头火车站/ 紫竹林租界
清军聂士成殉国
7月天津失陷
《辛丑条约》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尸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对象: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时间:1901
主要内容+对应影响
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做担保
new:以税抵赔款
加重人民负担,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工具和朝廷
军事: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失去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列强控制之下
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变相割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外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