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 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 ——基于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
NFT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传媒业关注,主要因为它能将传统的文化产品以智能合约的形 式送 上交易平台,通过区块链透明且不可篡改的形式记录交易,并组织形成特定的DAO商议使用和交易规则(史安斌,杨晨晞 2021)。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2022 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 ——基于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 王沛楠 史安斌
文章结构
关键词
全球传播 新冠疫情 平台治理 元宇宙 Z世代
一、全球传播的议题转向:南方国家引领气候 变化与公共卫生议题
二、平台治理:数字反垄断进入深水区
三、模式出海:中国数字媒体的海外影响力日 渐增长
四、空间压缩:远程新闻协作与空间新闻学的 出现
五、数字迷思:元宇宙发展潜力 与行业泡沫并存
论文怎么读
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对 2022 年的全球新闻传媒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与分析
为什么?背景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全球新闻传媒业继续在以流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为特征的“乌卡”(VUCA)时代探索新的方向与进路。
结论
全球新闻传播领域正在经历由技术和文化驱动的语境变迁,未来的新闻教育同样需要密切关注上述行业变革,理解技术变化和行业生态变化对于新闻学子前途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研究方法
写作可借鉴话术
背景
从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特朗普将其称为“中国病毒”,到病毒的变种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由于首次 在非洲发现而被冠以“非洲变种”的污名,西方媒体仍然沿用东方主义的框架理解和描绘这场全球性危机,并未意识到这种“主体—他者”的二元对立已经无益于解决全球化语境下的公共危机事件(Wahutu,2021)
数字反垄断
内部边界重构
跨界共识
空间压缩:远程新闻协作与空间新闻学的出现
在经历了疫情初期的恐惧和混乱后,大 多数人都已能自如地掌握 Zoom 或腾讯会议 等线上会议软件,这使得想象的“交往在云 端”场景迅速成为现实。更为重要的是,技 术正在搭建一种新的社会规范,它重塑了人 际和群体交往的途径与规则(南希·拜厄姆, 2020)
几个层面对未来的新闻编辑部产生影响
正面
首先是新闻从业者对工作场域的理解将发 生变化
最后,新闻编辑部的物理空间也会因此 而压缩,其体量和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其次是混合采编将提高新闻媒体对高素质 人才的吸引力
负面
过多的混合采编会造成心理层面的“近 距离偏见”
大量的远程采访可能使记者缺乏对受访对 象和新闻现场足够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数字迷思:元宇宙发展潜力 与行业泡沫并存
NFT 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传媒业关注,主 要因为它能将传统的文化产品以智能合约的形 式送上交易平台,通过区块链透明且不可篡改 的形式记录交易,并组织形成特定的 DAO 商 议使用和交易规则(史安斌,杨晨晞 2021)。
NFT 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的交易可以“按需造 币”,以往无法持续有效交易的内容形态—— 例如杂志封面、游戏皮肤甚至个人声望——都 有了可交易的渠道(Eilemberg,2021)
NFT及其底层逻辑被视作元宇宙的主要经济系统的 支撑,与 VR/AR 等前沿技术共同构成了当前 对于元宇宙的主要想象性图景。
话语转型:“Z 世代”崛起带来传媒业话语 风格的变化
受众偏好
在受众偏好层面,Z 世代的信息获取途径 与上一代人有了明显的改变,移动端和可视化 是 Z 世代媒介消费的主要趋势,Instagram、 Snapchat 和 TikTok 三大新兴社交媒体平台都 是立足于移动可视的信息形态而得以快速发 展。
内容生产
在内容生产层面,第一批 Z 世代年轻人 已经开始加入媒体从事新闻工作,并对传统新 闻业的语态和报道风格发起挑战
案例
2021 年 1 月 6 日特朗 普的支持者“占领国会山”导致美国历史上最 严重的政治危机,脸书(Facebook)和推特 (Twitter)因此封禁特朗普账号的行为则引发 国际社会对于数字巨头权力扩张的担忧。塔利 班重新执掌阿富汗政权改变了中东局势,西方 媒体对阿富汗问题的偏见性报道激起关于“东 方主义”的批判声浪。脸书宣布更名 Meta 进 军“元宇宙”,一方面为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被质疑更 名是为了逃避侵犯用户隐私指控的“金蝉脱壳” 之术。
全球传播
从新冠疫情爆 发初期特朗普将其称为“中国病毒”,到病毒 的变种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由于首次 在非洲发现而被冠以“非洲变种”的污名, 西方媒体仍然沿用东方主义的框架理解和描 绘这场全球性危机,并未意识到这种“主体— 他者”的二元对立已经无益于解决全球化语 境下的公共危机事件(Wahutu,2021)
美国众议院已经审议 通过包括《终止平台垄断法案》和《平台竞 争和机会法案》在内的六项关于科技企业反 垄断的一揽子法案,以立法形式对数字平台 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随即引发谷歌和亚马 逊等科技巨头的强烈反对。
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澄清境外合法使用数据 法案》(CLOUD Act)的框架下达成双边协议, 允许双方执法机构访问对方的数据以遏制跨 国数字犯罪行为。
模式出海
中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在全球数字应用 Top1000 的下载量占比从 2011 年的 8% 上 升至 2021 年的 14%,其提供的服务与内容 在全球数字媒体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谷 歌,2021)。
在服务领域,字节跳动旗下的 Tik Tok 已 经超越谷歌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互联网平 台,即使遭遇美国和印度等国围绕信息安全的 调查和封锁,TikTok 仍未放慢全球用户的快 速增长(王沛楠,史安斌,2020)。
在内容领域,来自中国的游戏公司米哈游 推出的 RPG 手游《原神》2.1 版本在 56 个国 家的 IOS 平台收入流水登顶,在美国和日本 等手机游戏市场都曾获得 App Store 下载量第 一的成绩
中国数字媒体在其他细分领域也有不俗表 现。
起点国际(Webnovel)为代表的网络文 学海外市场规模接近 30 亿元,全球用户规模 超过 1 亿。
米可世界(MICO)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在东南亚、中东和印度市场表现不俗,填补了这些市场领域的空白
在 TikTok 兴起后,脸书 CEO 扎克伯格 迅速推出了短视频平台 Reels。这款产品无论 形态还是功能都与 TikTok 如出一辙。与之类 似的是,谷歌开始模仿微信小程序的内嵌应 用程序,GrubHub 开始模仿美团建立物流配 送服务,WhatsApp 模仿微信增加了捆绑社 交的支付功能(Flora,2019)。
2021 年底,推特总部门口的一场集会将 “鸟不是真的”(Birds Aren’t Real)这个荒诞 的青年亚文化运动带入公众视野
未来研究方向参考
数字反垄断与建设性的平台治理:内部边界重构、跨境共识
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跨境共识是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数字媒体的反向输出,反向模仿
空间新闻未来
元宇宙下降
数字迷思,行业泡沫
Z世代崛起对传媒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