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癌症新知》读书笔记
在免疫系统控制下,癌细胞可以在体内长期无害存在;免疫系统失效,是癌症爆发的重要原因。
编辑于2020-11-13 17:48:44《重塑幸福》一书的观点:价值观是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基础,它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用什么样的标准选择要做的事情,影响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该书作者认为,在20多岁~35岁这段时间,还是应当选择埋头努力工作,一鼓作气地乘上“职业上升的气流”。下图总结职场自我成长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设定好自己的终极职业目标;第二步:思考实现自己目标的路径;第三步: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读懂阿里巴巴发展战略,了解中国互联网未来趋势,马云送给每一个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的前瞻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重塑幸福》一书的观点:价值观是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基础,它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用什么样的标准选择要做的事情,影响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该书作者认为,在20多岁~35岁这段时间,还是应当选择埋头努力工作,一鼓作气地乘上“职业上升的气流”。下图总结职场自我成长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设定好自己的终极职业目标;第二步:思考实现自己目标的路径;第三步: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读懂阿里巴巴发展战略,了解中国互联网未来趋势,马云送给每一个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的前瞻课!
李治中《癌症新知》(2017)
思考篇(学而不思则罔)
免疫编辑(癌细胞和免疫系统的斗争大戏)
第一部:免疫清除。免疫系统强势,出来一个癌细胞,就干掉一个。
第二部:免疫平衡。社会动荡,癌细胞不断冒出,免疫系统很忙,不停地杀,但无法除根。
时间最长。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和人体免疫系统形成长达数十年的“免疫平衡”。
第三部:免疫逃逸。免疫系统失效,癌细胞逃脱监管,甚至策反免疫系统,助纣为虐。这时才有我们看到的癌症。
在免疫系统控制下,癌细胞可以在体内长期无害存在;免疫系统失效,是癌症爆发的重要原因。
免疫平衡的启示
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非常重要。
“规律锻炼,均衡饮食,戒烟戒酒”这十二个字
不要见到“癌”就恐慌,过度治疗。
抗癌不等于杀死每一个癌细胞。
癌症治疗目的是什么?
不是“杀死癌细胞”,而是重获健康的生活!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由于患者期待并相信某种治疗方法有效,而导致理论上本应无效的安慰剂显著缓解患者症状的神奇现象。
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能缓解症状,但安慰剂没有活性成分,不可能治愈疾病,因此绝不能迷信。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经典,在整整100年后,仍然准确地概括着医生的职责和目标。
安慰剂效应,证明了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非凡的自我治疗能力;其实,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
案例
骨水泥
做没做都一样
诺贝尔奖得主亲自尝试的癌症疫苗
目前无法证明疫苗是有效的
新药测试要做双盲试验,有两个关键要素:
有两组患者,一组用安慰剂,一组用新药,对比疗效。
患者和医生都不知道用的是安慰剂还是新药,即所谓“双盲”。
抗癌新药最大的副作用是什么?
经济毒性
昂贵的药物价格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Ibrutinib(淋巴瘤,15.7万美元)Crizotinib(肺癌,15.6万美元)Pomalidomide(多发性骨髓瘤,15.0万美元)Sorafenib(甲状腺癌,14.1万美元)Opdivo(多种癌症,15万美元)
新的商业模式:患者买3个月,送3个月,如果有效,再买3个月后,就会终身免费赠药。
应该这样做
加强筛查的意识
购买大病保险
昂贵的药物价格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心理压力。
经济毒性并非只是药物昂贵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一些不理智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轻视预防而注重治疗。
第二,盲目消费昂贵的“安慰剂”。
均衡饮食,恢复锻炼,调节心情,注意复查,比任何补品都有效。
仔细想想就知道,癌症是世界难题,如果真有抗癌神医大师,我认为只可能有两个结局:
第一,全世界闻名,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被达官显贵秘密私藏,为他们终身服务。
为什么对儿童癌症的投入这么低?
政府科研经费的短缺
民间公益基金匮乏
新药开发的缺失
中国癌症病死率为啥这么高?
整体医疗水平落后
新药和新疗法滞后
早期筛查意识欠缺
患者依从性不好
中国很多患者非常矛盾,他们非常依赖医生,但又不完全相信医生。
找民间神医,100%是上当受骗。
中国和美国的癌症类型有根本不同
美国男性癌症前5位是: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
中国男性癌症前5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胃癌、肝癌和食管癌,三种癌症在中国高发,但美国很少。事实上,这三种癌症也被称为“穷人癌”,因为它们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高发,而发达国家比较少。全世界50%以上肝癌患者都在中国!
为什么中国“穷人癌”病死率高?
一是因为癌症本身的特性,比如肿瘤生物学特性复杂,进展较快,发现时晚期较多,很多对化疗不敏感,没有适合靶向药物的突变基因,等等。
二是因为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低,研究不够。由于欧美“穷人癌”患者少,取样来研究不容易,而且不容易赚钱,所以长期以来药厂兴趣有限,新药少。
应该让癌症患者知道真相吗?
在美国,如果患者不知道自己病情,医生做任何治疗都是违法的。
美国多年经验证明了,向患者坦白病情,没有出现想象中很多患者崩溃到做傻事的情况。
绝大多数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应该被告知真相
临终患者应该知晓实情吗?
这个选择要困难得多,全世界医生都在激烈争论,可能永远没有正确答案。
患者家属也是受害群体
绝症患者的家属是“双重受害者”。一方面,他们承受着照顾患者的经济、体力和精神上的“负担”;另一方面,他们也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感。
如何面对亲友的离去?
哀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否认阶段:震惊、绝望、无奈和困惑;
1.承担哀伤者的日常工作 2.支持超出哀伤者能力范围的事情 3.安排后事 4.不让哀伤者孤单 5.不要批评哀伤者的任何反6.应陪伴,不需要太多地过问 7.允许哀伤者的各种情感:所有的都行! 8.接受哀伤者的麻木、欲哭无泪或者不知所措 9.给予温暖和同理心 10.适当和必要时让哀伤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绪爆发阶段:痛苦、愤怒、悲伤、恐惧,但也有可能喜悦;
1.允许情绪爆发,因为它们是有益的 2.愤怒跟抑郁低落情绪一样都是哀悼的过程 3.不要试图让哀伤者忘掉问题、内疚和心理冲突 4.试图忘记只会导致压抑,这可能会延迟哀伤的过程 5.让哀伤者讲出问题、困难 6.不要提自己的内疚情绪,但也不用对抗它,仅知道就行了 7.分享哀伤者的经历和记忆 8.陪伴,倾听 9.给哀伤者日常的建议(如写日记、画画、听音乐、散步、放松练习、泡澡……) 10.不表达自己的看法 11.不要给出解释或评判意见
回顾和告别阶段:寻找逝者的点点滴滴,自我与逝者认同,与逝者对话,这个阶段既悲痛又美好,直到最后决定分离,自己一个人走剩下的路;
1.让哀伤者说出过去的经历——没有什么不可以! 2.接受哀伤者反复以各种形式搜寻逝者的足迹 3.耐心倾听——即使你已经知道这些故事 4.认真对待哀伤者在回忆与倾诉过程中产生的情绪 5.接受即使是哀伤者的怀疑逝者是否真的去世的幻想——但你自己不用一起去幻想 6.如果哀伤者有自杀倾向,要不间断陪伴左右 7.给哀伤者时间 8.不压抑哀伤者对于丧失的接受 9.支持哀伤者自己的重新开始
自我修复阶段:逐步地内心平静和祥和,将逝者深藏心底,对新的生活做出规划和承诺。
1.让哀伤者也可以对助人者放手 2.接受你将不再被需要 3.检视自己是否必须要去帮助哀伤者(警惕助人者综合征!) 4.对哀伤者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表示欢迎和支持 5.接受哀伤者新的发展 6.对哀伤的复发保持敏感的触觉 7.一起找到合适的形式谨慎地结束哀伤辅导
亲人即将离去,该怎么办?
首先,请确保你的身心健康。
第二,请积极为患者争取多方面的帮助。
第三,请理解患者的病情。
第四,请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
第五,陪患者做他喜欢的事情,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
第六,陪伴患者在过去的故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第七,跟患者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写遗书,尤其对于成年人。
第八,如果患者的情绪反应极端而且持续时间长,请求助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
大量对此毫无了解的人,为了博人眼球,不断向大家灌输“癌症治不治都是死”“医院就是要在死之前把你榨干”这样的谣言,导致大众对“癌症”两个字的恐惧越来越深。
即使无法治愈,也能带癌生存
保持乐观心态很重要
一方面,因为人体很复杂,最近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大脑情绪能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另一方面,积极的心态能帮助人避免恐慌,做出理性的决定,这在抗癌中恐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辟谣篇(半真半假的谎言是最恶毒的谎言)
只要爽身粉没有石棉污染,那它致癌的科学证据目前是很弱的。
牛奶致癌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科学思维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A和B相关,并不代表A导致了B。
仔细查过文献,没发现任何论文提到“90%白血病患儿家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事实上,这是一个网上很早就有的流言,我至少就找到了2004年版本的,当时的题目是:“九成白血病患儿家里曾经装修过!”
关键是对比数据
90%儿童白血病患者家里都吃过猪肉。吃猪肉引起了白血病吗?
某院士最近由于自己错误引用“我国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可能导致公众恐慌,已经公开道歉。这才是专业的态度。任何人都会犯错,承认并纠正,并不影响权威性。所以,不靠谱的媒体人,请道歉。
害死青年演员徐某的不是中医,是骗子!正如害死魏则西的不是西医,不是免疫疗法,也是骗子!
徐某遇到了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魏则西遇到了挂着“西方先进疗法招牌”的骗子。
门槛极低的“中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中医等同于骗子?因为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越来越多。比真正的中医多得多!也比打着西医旗号的骗子多得多!打着中医旗号行骗太容易了。
不是老中医变成骗子了,而是骗子都去当“老中医”了。
政府决心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但骗子不除,我看不到中医复兴的任何希望。
拼命工作会累出癌症吗?
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我搜索了权威的研究报告,比如在生物医学检索工具Pubmed,输入“long working hours+cancer”(长时间工作+癌症),一共出来124篇文章,但没有任何一篇文章说明工作时间长会增加得癌症的概率。其他地方也没有发现相关研究报告。
最需要担心的不是癌症,而是心脑血管疾病。一旦有预兆,比如经常眩晕,心跳不规律等,千万不要忽视。
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人得脑卒中的概率比工作40小时的人增加33%,冠心病概率增加13%。平时大家常说过劳容易猝死,现在科学研究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环境污染
“小苏打配合TACE治疗肝肿瘤”是中国医生开展的靠谱的临床研究,值得大家鼓励和关注。它早期效果看起来不错,但我们仍然要耐心等待更多患者身上的试验结果,才能下结论。
医生生病后为何拒绝化疗?
这是个谣言,而且原创者在国外。
澳洲水果提炼出了抗癌神药?
这些文章的制造者很可能根本不在澳洲,只是窝在中国某个居民小区,依照“自媒体病毒传播指南”,进行命题作文
如果无法判断内容真假,能鉴别营销号吗?可以,看它的套路:
1.满篇“治愈”,题目2~4个感叹号。 2.到处都是广告,前面,后面,甚至文章中间,体现的就俩字:“饥渴”。 3.公众号主体是“信息咨询公司”,主营“策划”“宣传”,而不是医疗健康。 4.如果读者留言有专业问题,就假装没看到。
预防篇(智者解决问题,天才预防问题)
CDC和USPSTF有明确的筛查指南
乳腺癌
适用人群
50~74岁的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两年做一次乳房X线造影检查。
40~49岁的女性建议跟医生讨论,考虑患者的家族史、个人风险,权衡利弊后做决定
筛查手段
X线造影(mammography):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X线造影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
磁共振(MRI):磁共振一般跟X线造影一起使用。因为有些时候MRI会有一些假阳性,所以只适用于高风险的人群。
宫颈癌
适用人群
21~65岁的女性。
筛查手段
宫颈涂片(pap smear)和HPV检测。这两项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
肺癌
适用人群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有重度吸烟史(有具体标准);现在仍在吸烟或者是在过去15年内戒烟;55~80岁之间。
筛查手段
低剂量螺旋CT。
最好的降低肺癌风险的方法不是筛查,而是戒烟并且避免二手烟。
结直肠癌
适用人群
常规的筛查从50岁开始,不分男女。筛查对预防结肠癌至关重要,推荐所有50~75岁的人群接受筛查。76~85岁,跟自己的医生商量。
以下人群建议在50岁之前就开始筛查:
自己或者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者是结肠癌;
患有炎性肠道疾病,比如说溃疡性肠炎或者克罗恩肠炎;
患有APC或者HNPCC综合征。
筛查手段
肠镜,大约每10年做一次。
运动能预防癌症
锻炼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发病率
中国排前10位的癌症,有8个都可以通过运动降低风险。食管腺癌降低42%!肝癌27%!肺癌26%!
休闲时间运动,包括了走路、跑步、游泳、健身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锻炼”。
平时工作性质相关的“运动”,比如重体力劳动者、专业运动员等,不算在运动量里面。
运动量很重要,什么锻炼方式不那么重要,而且也不需要剧烈运动。跑步、打球、太极拳、广场舞,喜欢就好。
无论胖瘦,锻炼身体防癌都是靠谱的,不要找借口。
肥胖是明确的致癌因素。
不管你身在何方,是男是女,是黄是白还是黑,吃拉面还是火锅,都没有借口。
吸烟的人锻炼有效吗?有效,而且很有效!
但唯独增加了黑色素瘤发病率
过度晒太阳
户外运动要做好防晒
室内运动没事
肺癌
吸烟,二手烟
全社会禁烟防癌的效果要25年后才能看到
香烟至少含有78种明确致癌物质
吸烟主要致死原因中,癌症只占1/3
2/3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
蜂窝煤,雾霾
油烟,烧烤
买油烟机
预防胃癌学日本
面对胃癌,中国、美国都输了,但是日本却成为最大赢家!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简直甩了其他国家好几条街!
全民早筛查
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连切腹都不怕,当然也不怕知道这病情。中国的国情却是即便发现是癌症,也要瞒着患者进行治疗,仿佛患者都拥有一颗脆弱的玻璃心,感觉患者都无法面对癌症。
买冰箱
好处不是让人可以吃剩菜
好处是可以让食物里的细菌不要那么疯长
减少盐,每人每天低于5克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对于是否能导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直到随访15年后,才明显看到治疗胃溃疡对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降低。
预防宫颈癌
HPV疫苗
HPV (human papillomavirus)中文名称为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如果进入生殖器、口腔或者咽喉,就可以导致传染。
如何诊断
宫颈、阴道取样,检查HPV DNA或者RNA来判断是否有HPV感染。HPV检测的敏感性已经达到了99%
HPV感染没有特效药
避孕套是防止HPV传播的有效手段,但可靠性也不是100%。
一个女性一生中大约有80%的概率感染HPV,绝大部分人能自己通过免疫力清除病毒,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病变
接种HPV疫苗是目前已知的针对宫颈癌及其他可能由HPV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的最佳预防手段。
三种
二价
能够预防HPV16和HPV18两型
HPV16、HPV18和宫颈癌关系较大
中国上市的只有这个
四价
能预防HPV6、HPV11、HPV16、HPV18四型
九价
能够预防九种HPV类型
接种
很安全
一般接种3次疫苗,之后不需要补接种。
标准的HPV疫苗接种对象是9~26岁的女性和男性。
如果是26~45岁的女性,没有感染HPV并且没有宫颈病变的存在,也是可以接种HPV疫苗的,效果比在9~26岁之间接种差一些。
小女孩打了疫苗,小男孩也应该打
怎样避免早期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
乳腺癌
很多早期乳腺癌患者无须化疗。
“保乳手术+放疗”效果显著优于“乳房切除”
甲状腺癌
很多甲状腺癌患者都接受放射性碘-131治疗,有必要吗?
还没证据
早期患者会开始接受越来越少的治疗
治疗篇(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传统手段
手术
化疗
副作用太强
最开始的化疗药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来自世界大战中的生化武器:芥子气。
芥子气改进后得到的“氮芥”类化疗药物
现在用于淋巴瘤、白血病等
单靠化疗就能“治愈”一些癌症。
绝大多数化疗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命,而非治愈。
一方面,这让患者有机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完成更多心愿,但更重要的,让患者有机会等到新的更好的疗法出现。
化疗没能治愈爱米莉,但给了她两年时间,等到了CAR-T免疫疗法。
每个化疗药物作用机制都不同,现代化疗都是使用药物组合,而且随时都在优化。
1+1>2
化疗药和靶向药、免疫药物的界限很模糊,某些化疗药物其实是靶向药物,甚至是免疫药物。
还有更多“化疗药物”其实是“靶向药物”,只是科学家还没搞清楚罢了。
很多临床有效的化疗药物其实都是“免疫药物”。
沙利度胺
毒性
孕妇
海豚宝宝
后来被发现是靶向药物
靶点是CRBN基因
多发性骨髓瘤
放疗
放疗是使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散弹
精准打击
伽马刀、质子疗法,都属于新型放疗。
放射性药物
含放射性碘-131的胶囊或液体
放疗远端效应(abscopal effect)
对转移的肿瘤,照射一个病灶,发现没有照射的肿瘤也缩小了。
换句话说,放疗是个局部“癌症疫苗”。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比较新的放疗技术,它用时更短,剂量更大
在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上似乎也更强。
新疗法
靶向药物
核心
第一,作用靶点清楚
第二,是癌症的关键靶点,最好是癌细胞特有的基因。
免疫疗法
细胞疗法(通过直接向患者输入激活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癌症)
CAR-T免疫细胞疗法
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细胞疗法
胆管癌
TIL疗法的原理
第一步:取出患者的肿瘤组织,从中提取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
第二步:在体外筛选能识别癌细胞的T细胞,并且大量扩增到几百甚至上千亿个细胞。比如梅林达第一次420亿,第二次1200亿。
第三步:把扩增好的细胞输回患者体内,让它们去和癌细胞较量。
魏则西用过的CIK疗法失败原因
CIK免疫细胞来自血液
大杂烩多工种打酱油,无法识别癌细胞
干预疗法(通过药物或者疫苗来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癌症)
IL2免疫疗法:IL2全称是Interleukin 2,中文名“白细胞介素-2”
治好了4期肾癌
黑色素瘤
高剂量IL2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带来的超强免疫反应
毒性实在是太强了
副作用太大,所以不敢用
只对10%~20%的患者有用
定向给药(局部注射)
有效率几乎是100%,而且副作用很小。
定向投药(分子导弹)
低剂量IL2主要是抑制免疫系统的
红斑狼疮
就是免疫系统过于活跃,杀伤正常细胞的一种“自免疫疾病
CTLA4抑制剂
PD-1抑制剂
病毒疗法
溶瘤病毒
靶向药物和 免疫药物的主要区别
作用细胞不同
癌细胞
免疫细胞
副作用不同
药物也会“饿死”一些正常细胞,产生副作用,这点和化疗有点类似。
被激活的免疫细胞除了能攻击癌细胞,也能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这会产生暂时的“自免疫疾病”,严重的话是可能致命的。
起效速度不同
见效快,几个星期,甚至几天
反应慢,最多几年后见效
对“肿瘤变大”的判断不同
真进展
假进展
长期,短期效果不同
极少出现长期存活或治愈。
一小部分患者会长期存活,甚至被治愈。
目前精准程度不同
精准
不精准
肺癌
EGFR突变,ALK突变(非吸烟者的肺癌)
靶向药物
EGFR突变
一代
易瑞沙
起效时间6个星期,所以两个月后复查就知道是否有效
特罗凯
凯美纳
二代
阿法替尼
三代
奥希替尼(AZD9291)
针对T790M突变
对脑转移有效
创纪录上市原因
患者急需
政策给力(4个头衔全拿)
优先审评
突破性疗法
加速批准
快速通道
高效安全
试验精准
艾维替尼(国产)
ALK突变
一代
克唑替尼
二代
色瑞替尼
艾乐替尼
三代
Lorlatinib
非小细胞肺癌(非EGFR突变,ALK突变)
免疫药物
PD-1抑制剂(火爆)
Keytruda
一线药物
Opdivo
二线药物
Tecentriq
二线药物
卵巢癌和乳腺癌(BRCA1/2基因突变)
靶向药物
PARP抑制剂
PARP和BRCA是细胞内负责修复DNA突变的两类主要基因,是守护我们细胞健康的“左右护法”。
BRCA突变导致丧失修复功能,只能依赖PARP
第一上市
Olaparib(也叫Lynparza)
第二上市
Niraparib
口服药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是21个月
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来说,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好消息。
Rucaparib(Clovis公司)
Talazoparib(Medivation公司)
“百济神州”BGB-290(国产)
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
携带遗传性BRCA1基因突变,预测87%概率会在70岁之前得乳腺癌或者卵巢癌,于是她在事业巅峰期,37岁做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39岁又做了卵巢切除,震惊世界。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特有的Bcr-Abl融合突变基因)
靶向药物
格列卫(神药)
同时激活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多样性可以降低耐药性
耐药性比例非常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因PML-RARα的融合突变导致
靶向药物
砒霜(三氧化二砷)
专门攻击APL癌细胞突变基因
特异的PML-RARα融合蛋白抑制剂
结合的是PML部分
全反式维甲酸
结合的是RARα部分
染色体17p缺失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口服靶向药物
BCL-2抑制剂
BCL-2是防止细胞启动自杀程序的蛋白
Venetoclax
晚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Venetoclax
疾病控制率是38%,完全响应或者接近完全效应率是19%。这虽然不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考虑到患者情况,也是非常不错的结果
晚期黑色素瘤
由于癌症超级幸存者而发现了
免疫药物
先出现CTLA4抑制剂
Yervoy
一旦突破3年这个坎,患者极大机会能活到10年,多数被治愈了!
后出现PD-1抑制剂
引爆了抗癌圈,因为它副作用更小,而效果更好
霍奇金淋巴瘤
是目前PD-1免疫疗法响应率最高的肿瘤类型
主要发病年龄是20~34岁
药名
Keytruda
广谱抗癌药
异病同治
被批准用于“MSI-H/dMMR亚型”的实体瘤
结直肠癌(32位),子宫内膜癌(5位),胃癌(5位),胆管癌(3位),胰腺癌(5位),小肠癌(3位),乳腺癌(2位),前列腺癌(1位),食管癌(1位),小细胞肺癌(1位)。
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Opdivo
肺鳞癌
腺癌
Tecentriq
非小细胞肺癌
卡特是美国的第39届总统,91岁老头,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脑转移,最后治好了
手术(肝部转移)+放疗(脑部转移)+免疫疗法(PD-1抑制剂)
参与临床试验
安全第一,有效第二
免费用药
参与试验,效果更好
因为检查更仔细,更系统
有机会用新药
精准篇(永远要记住,你是独一无二的, 其他人也是)
癌症分类
1.0版
部位
肺癌
2.0版
部位+病理
3期非小细胞肺腺癌
3.0版
部位+病理+基因
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3期非小细胞肺腺癌
4.0版(趋势)
部位+病理+基因+免疫特性
PD-L1阳性1+,CD8细胞阳性1+,新抗原指数2+, 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3期非小细胞肺腺癌
基因测序
只测有价值的基因
有的基因没有对应药物
测序报告是天书
基因咨询师是缺口是机会
方式
一是检测肿瘤组织(或胸腔积液)样品
黄金标准
二是检测血液中的肿瘤DNA
同样的药,效果不同
先天基因
进
吸收
分布
出
代谢
排泄
敏感度
神奇响应者
基因突变组合很少见
保健品治好了老王
中药治好了老王
偏方治好了老王
异病同治
篮子试验
罕见的病,不罕见的基因突变
得益于癌症分类1.0升级到3.0和基因测序
人工智能
成为医生助手
沃森医生
交流篇(聪明人不总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但总能问出正确的问题)
遭遇肺癌,先问医生这几件事儿
何种肺癌
分期是多少
病理分型是什么
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治愈性治疗的具体方案是什么
治疗完成后的随访应如何安排
预计患者5年生存率是多少
4期肺癌的1年生存率是多少
遭遇乳腺癌,先问医生这几件事儿
哪种病理类型
哪种亚型
患者目前是癌症几期
患者有基因突变吗?可以选靶向治疗吗?
应该怎么治疗
该选哪种手术方式?要切乳房吗
患者很想保留乳房,但病情不允许,怎么办
应当多久复查一次?查些什么
遭遇结直肠癌,先问医生这几件事儿
如何确诊结直肠癌?
如何确定癌症早晚期?
早期结直肠癌采用哪种治疗办法
晚期结直肠癌应该怎么治疗
早期结直肠癌可否用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晚期结直肠癌可否用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中医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如何
有没有预防或检测结直肠癌的办法
遭遇肝癌,先问医生这几件事儿
要如何确诊肝癌
是否严重
肝癌应该选择哪种治疗方式
肝癌患者是不是必须做手术治疗
什么是肝癌的介入治疗
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的靶向治疗效果如何
中医药治疗在肝癌患者中作用如何
遭遇胃癌,先问医生这几件事儿
胃镜发现胃癌后,还需要哪些检查
下一步怎么治疗?能否进行手术切除?
病情是否严重?会复发转移吗?能活多久?
饮食生活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发现时为晚期胃癌已扩散该怎么治疗?
遭遇白血病,先问医生这几件事儿
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白血病
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治疗的流程是怎样的?
有没有特征性的分子生物学突变?
是否有临床试验可供参加?
治疗效果的预期是怎样的?
治疗完成后的随访应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