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唾液腺肿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研思维导图,自己根据书本认真整理,内容非常详细,分享给各位正在备考的同学。
编辑于2020-11-14 22:52:29唾液腺肿瘤
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小唾液腺中腭腺最常见舌下腺肿瘤恶性占比最高
良性
多形性腺瘤
临床表现
发生率:腮腺>下颌下腺,女>男,30-60岁多见,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
症状: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表现畸形不引起功能障碍。生长加快伴有疼痛考虑恶变
界/质: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硬,多为实性。
活动度:可活动,硬腭部下颌后区可固定。
病理
包膜
多数包膜完整厚薄不一
黏液样结构为主或发生于小唾液腺者可不完整甚或无
肉眼观察
不规则结节状2-5cm
剖面
色:灰白色/黄色/白色条纹
形:多为实性,可见囊腔形成:透明黏液/软骨样组织/角化物/出血/钙化
质:中等
光镜
结构多形性
腺上皮/肌上皮/黏液/黏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
腺管样结构:立方状腺上皮围成腺管样结构,管周为梭形的肌上皮
肌上皮结构:常见巢状鳞状细胞化生,细胞间桥明显,偶见角化珠(可脱落形成囊腔)
黏液样组织:复发肿瘤中为主要成分
软骨样组织:似透明软骨,基质嗜伊红
间质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
包膜内可见肿瘤细胞侵入
免疫组化
腺上皮
表达上皮标记物,CK阳性
肌上皮
上皮-间叶双重表达,CK、肌动蛋白、波形蛋白、s-100蛋白、GFAP阳性
黏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
表达间叶标记物,肌动蛋白、波形蛋白、s-100蛋白、GFAP阳性
黏液样组织
PAS弱阳,阿辛蓝阳性,甲苯胺蓝γ异染
软骨样组织
Mallory蓝色
生物学行为
来源:闰管/闰管储备细胞
上皮
肌上皮
黏液软骨样组织
多形性结构
性质
良性,浸润易复发 ,可癌变
转归:细胞丰富型易恶变,间质丰富型易复发”复发:多起因于术中种植转移“
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
腮腺:浅叶肿瘤较小者,部分腮腺切除术。可能的情况下保留咬肌筋膜/腮腺主导管/耳大神经
下颌下腺:下颌下腺一并切除
肌上皮瘤
基底细胞腺瘤
warthin瘤/腺淋巴瘤
临床表现
发生率:50-70岁为多,男>女,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腮腺淋巴结。
临床:生长缓慢的单双侧多发无痛性肿块,有消长史,核素成像呈热结节
界/质:界限清楚,质地柔软
病理
包膜完整
肉眼
圆形/卵圆形2-4cm
剖面
形:
囊腔:黏液样乳白色/褐色液体,乳头状突起
实性:灰褐色/暗红 ,触之有泥沙样物溢出
质:柔软可有囊性感
光镜
上皮(腺管囊腔样结构)
有乳头突入囊腔,囊腔内衬上皮由双层细胞构成,腔面为大嗜酸性细胞栅栏状排列,基底侧细胞小,扁平或立方,核空泡状,可见核仁。
淋巴样组织(间质:浆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滤泡形成)
免疫组化
腔面柱状细胞CEA强阳,LF阳性或弱阳;相似于纹管细胞
基底侧立方细胞CEA/LF阳或弱阳,CK中度阳,S-100蛋白,GFAP阳;相似排泄管基底细胞
生物学行为
病因:吸烟/辐射/自身免疫
组织发生
异位腮腺导管的纹管
上皮性肿瘤或纹管增生
迟发性过敏反应
性质:良
预后:很少复发,恶变罕见。
治疗:部分腮腺切除术,连同肿瘤以及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术中应切除腮腺后下部及周围淋巴结。
嗜酸性腺瘤
小管状腺瘤
皮脂腺腺瘤
导管乳头状瘤
囊腺瘤
临床
好发:腮腺及腭
症状:
小唾液腺者:光滑结节,表面可出现创伤性溃疡
大唾液腺者: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
界质:界限清楚,质地中等
病理
包膜常不完整
肉眼
圆形或结节状
剖面
色:灰白或淡黄
形: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腔,腔内:白色胶冻样物,可见乳头突起
质:中等硬度,可有囊性感
镜下
结构
腺管样、团块状、乳头状囊性结构
细胞
腔侧及乳头表面
黏液细胞
柱状立方状或不规则,核小位于基底,胞浆着色浅
柱状腺上皮细胞
核近腔侧,类似沃辛瘤的柱状细胞
基底侧
立方状腺上皮细胞
核大居中,圆或椭圆,核仁清晰,胞浆嗜伊红
分型
乳头状
黏液性
黏液细胞为主,PAS阳性黏液
包膜内可见瘤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
生物学行为
来源:导管上皮
性质:良
预后:浸润易复发,可恶变
恶性
腺泡细胞癌
临床
好发:中年女性腮腺
症状
多数:生长缓慢,实质性,活动
少数:生长较快,与皮肤肌组织粘连不活动,疼痛面瘫
病理
包膜:薄,不完整
肉眼
圆形卵圆形、偶见结节状,1-3cm
剖面
色:褐色/红色
形:实性,分叶状,可见囊腔和坏死
质:较软
镜下
实质细胞:腺泡样/闰管样/空泡样/透明/非特异性腺样细胞
细胞类型和排列分型
实体型
细胞:腺泡细胞
排列:腺泡状或片状
微囊型
细胞:腺泡样/空泡样/闰管样
排列:微小囊状间隙
滤泡型
细胞:腺泡样/空泡样/非特异性腺样
排列:类似甲状滤泡
乳头囊状型
细胞:闰管样细胞
排列:乳头、囊腔
间质:偶见玻变钙化,可见淋巴浸润形成生发中心
免疫组化
淀粉酶抗体、α糜蛋白酶抗体、Leu-M1抗体阳性
生物学行为
来源:闰管或浆液性腺泡
性质:低度恶性
预后:浸润性,彻底切除预后良好,可复发
转移:颈淋巴结,远处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表现
发生率:最常见,中年及以上,女>男,90%发生于腮腺
临床
高分化:生长缓慢无痛肿块(类似多形性腺瘤)
低分化:生长迅速,病期短,瘤体大,疼痛面瘫
界/质:界限不清,中等偏硬,可有囊性感
活动:差
病理
包膜:无
肉眼
高分化:剖面
色:灰白/粉红
形:小囊腔,内有淡黄色液体
质:中等偏硬
大小:2-4cm
低分化:剖面
色:灰白
形:实性,常有出血或坏死
大小:超过4cm
光镜
组成:黏液细胞,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
分型
高
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为主
排列:巢状、片状,形成囊腔腺腔,囊腔可见乳头,囊壁可见黏液湖
间质玻变,可见生发中心
中
介于二者间
低
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为主
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像明显
排列:片状、实性上皮团
免疫组化
黏液细胞、囊腔内容物
PAS、黏液卡红、阿辛蓝阳性
肿瘤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黏液细胞CEA阳性
生物学行为
来源/诱因:排泄管储备细胞/口腔:黏膜上皮;颌骨:囊肿上皮
性质:高-低度恶性;低-高度恶性
预后:浸润性,可复发;高-预后较好;低-预后较差
转移: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脑,肺,骨
治疗:高分化:手术切除,尽量保存面神经,可不放疗,可不颈淋巴清扫;低分化:手术切除,颈淋巴清扫,放疗
腺样囊性癌/圆柱瘤
临床表现
发生率:40-60,腮腺腭腺居多,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首先考虑腺样囊性癌
临床:生长缓慢,侵袭性强,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神经可引起疼痛和神经麻痹功能障碍
界/质:界限不清,质地中等硬
活动:不活动
病理
包膜:无
肉眼
圆形/结节状,3cm
剖面
色:灰白/浅褐
形:实性
质:中等硬
光镜
细胞: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变异肌上皮细胞
结构
腺状型:筛状孔囊样腔隙;筛状结构
管状型:小管状,条索状结构
实性型:上皮团,容易复发,早期转移,预后差
间质玻变
组化
腺状型
黏液样物质:PAS弱阳,阿辛蓝强阳
管状型
黏液:PAS强阳
生物学行为
来源/诱因:闰管的储备细胞,闰管排泄管的基底细胞
性质:高度恶性
预后:向神经血管骨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常有复发
转移:局部淋巴转移少见,可远处转移肺骨脑肝,血行性转移。
治疗:常规扩大切除,术中冰冻活检,浸润神经切除神经;定期复查胸片,术后化疗,一般不用颈淋巴清扫(位于舌根部者需要)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临床
好发:腭部小唾液腺,中年女性
症状: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偶见表面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出血、溃疡
病理
无包膜
肉眼
2.2cm
剖面
色:黄褐色
形:实性,分叶状
镜下
特征:细胞形态一致性,组织结构多样性,浸润性生长方式
细胞:肌上皮细胞,导管上皮细胞
缺乏异型性、核分裂象、坏死
结构:小叶状结构/乳头乳头囊状结构/筛状结构/条索状结构/小导管样结构
间质:黏液样变、玻变
免疫组化
肌动蛋白、S-100蛋白、波形蛋白、EMA、CK和基膜成分阳性
生物学行为
来源:向肌上皮和导管上皮分化的多潜能细胞或储备细胞
性质:低度恶性
预后:浸润性生长,预后较好,术后多年不复发
转移:偶有局部淋巴转移,很少远处转移
上皮/肌上皮癌
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
囊腺癌
唾液腺导管癌
非特异性腺癌
恶性多形性腺瘤/与良性对应的
临床
好发:中老年,男性腮腺
症状:长期存在的肿块生长突然加快,若浸润神经和软组织,可有疼痛、面瘫、固定、溃疡形成
病理
部分有包膜
肉眼
形状不规则,表面有结节,1.5-25cm
剖面
良性部分:乳白或灰白,组织致密富有弹性
癌变部分:污灰色或鱼肉状,松软易碎,常见出血坏死,界限不清,广泛浸润
镜下
最早期:癌细胞取代导管内层细胞
分型/浸润周围组织程度
非侵袭性
癌变位于多形性腺瘤内
微侵袭性
侵入包膜外≤1.5mm
侵袭性
侵入包膜外>1.5mm
良恶移行部分: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形成无结构组织,散在变性瘤细胞,可见坏死钙化出血。
免疫组化
生物学行为
来源:闰管,闰管储备细胞
非侵袭性
微侵袭性
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侵袭性
预后差,易复发,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淋巴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