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呼吸思维导图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下图为生理学呼吸相关课堂笔记,可能会有所疏漏,还请见谅。
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同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体循环中约65~70%的血含于静脉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呼吸
1. 概括:呼吸肌的舒、缩活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其引起胸廓的扩大和回缩;在胸膜腔负压存在的前提下,肺便随之扩张和回缩;肺容积的这种变化又造成了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变化,此压力差推动气体进出肺,从而完成呼吸过程。
2. 定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 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中0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4. 气体交换的原理
形式: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就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单纯扩散
动力:两个区域之间的分压差(△P)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分压差大,扩散快。
PO2:大气>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
PC02:大气<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
5. 呼吸的过程 (三个环节)
外呼吸 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
定义: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
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
动力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大气压)相对恒定
(肺内压)周期性变化
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动力)
定义:是指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的活动
参与呼吸的肌肉
主要吸气肌:名肌和肋间外肌
主要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平静呼吸: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
吸气: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大→肺被动扩张→肺内压<气体顺压力差进入肺
主动过程
呼气:吸气肌舒张→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压>气体顺压力差出肺
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①吸气时,吸气辅助肌参与收缩
②呼气时,肋间内肌,腹肌参与收缩
肺内压<大气压:气体进肺 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肺内压
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开始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在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存在一个具有密闭潜在腔隙,称胸膜腔。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存在的压力,叫胸膜腔内压,也叫胸内压。
定义:通常,胸内压低于大气压,故也常称为胸膜腔负压。它由有分别紧贴于肺表面和胸廓内壁的脏、壁两层构成.腔内有少量液体,使胸膜脏、壁两层紧紧相贴,保证肺随着胸廓的运动而扩张、回缩。
形成
前提条件:胸膜腔的密闭性
形成因素:作用于胸膜腔的两个力
肺的回缩力
胸膜腔压=肺内压- 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
吸气时:肺扩张↑,肺回缩力↑,胸膜腔的负值↑(平吸-5~-10mmHg)
呼气时:肺扩张↓,肺回缩力↓,胸膜腔的负值↓(平呼-3~-5mmHg)
生理意义: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运动;有利于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肺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回缩力:1/3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
粘滞阻力
惯性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肺泡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液-气界面上,液体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使液体表面积尽可能缩小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肺泡表面张力
是存在于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能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是吸气的阻力。
Laplace定律:P=2T/r
P:肺泡内压 r:肺泡半径 T:表面张力
肺表面活性物质(PS)
来源
肺泡I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有效成分
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60%
DPPC为双嗜性分子
疏水基
亲水基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
1.降低吸气阻力
2.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3.防止发生肺水肿
分泌
肺泡IⅡ型上皮细胞
生理作用
降低吸气阻力
维持肺泡稳定性
防止发生肺水肿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肺容量
(1)、潮气量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时约为500ml
(2)、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作一次最大吸气,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 ml。肺活量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
(3)、时间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又称用力呼气量)是指作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其肺活量的百分数。
正常成人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分别占肺活量的83%、96%、99%。其中第1秒末的用力呼气量意义最大,低于60%为异常。
时间肺活量能较好地检测出呼吸道狭窄或肺弹性降低思有的通气阻力,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的指标。考试
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总气量。
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X呼吸频率
最大随意通气量:最大限度地作深而快的呼吸,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总气量。
(2)、肺泡通气量
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吸入肺泡且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总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
如果保持每分肺通气量相等,采取深慢呼吸时的肺泡通气量大于浅快呼吸时的肺泡通气量。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的气体交换效率高。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