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九上第七章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02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纪 40年代,马克思主义 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看板设计简洁明了,让您的计划一目了然。您可以轻松记录每天的进展,并在月底进行小结,回顾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实用性强:涵盖阅读、早起、运动等多种计划类型。 易于操作:设计简洁,记录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总结清晰:每月小结,让您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 结,当月回顾看板,当月习惯看板,当月小结看板。
2025年度计划模板,它是一个全面规划一年发展的工具,能够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模板详细地包含了年度目标的设定、季度目标的分解以及月度计划的制定,帮助你步步为营,从而实现你的梦想。
2025年度的日计划模板,旨在帮助你高效地管理每一天的时间,清晰地明确任务目标。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如晨间计划、工作学习、晚间总结等,确保你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共产党宣言》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实践的理论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理论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现实意义
推动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1864年10月11日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成立“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时间
1864年
概况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目标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与恩格斯
德国犹太人
·17岁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奋斗目标 ·在《莱茵报》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被迫转赴巴黎 ·26岁时在巴黎遇到合作一生的挚友-恩格斯 ·1848年合作《共产党宣言》 ·1849年定居伦敦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影响巨大)
1883年逝世(享年65岁)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恩格斯 (1820-1895)
德国人
·17岁时工厂主父亲要他辍学经商 ·21岁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24岁时在巴黎拜访了此后合作一生的挚友 ·1848年合作《共产党宣言》 ·帮忙整理挚友的手稿
1895年逝世(享年75岁)
巴黎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爆发
1871.3巴黎人民起义
成立
3月28日,公社宣告成立
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不是国家)
结果
“五月流血周”,失败
意义
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大无畏的精神
失败 原因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巴黎公社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观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内容来源 | 人教版历史教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条件
子主题
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和基本矛盾暴露无遗
思想基础
三大思想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诞生
标志
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托为同盟起草纲领。这个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第一资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内容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强调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历史意义
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优秀思想的成果,深刻提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客观规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最科学、最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
对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成为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中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就
发展
《资本论》出版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唯物史观
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
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传播与影响
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影响日益扩大
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33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制作软件 | 亿图脑图
34
历史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