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沈帅波《伟大的复利》2021跨年演讲
复利和纯资金面炒股、理财无关,是一种思维模式、处事原则和事业理念,是基于一个人、企业和组织的愿景,希望长期地、持续地获得社会价值,获得社会认同与数字性回报,并愿意付出对应的努力和代价。
编辑于2021-01-11 19:10:49任康磊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绝对是招聘人员必学课程,可落地,有方法,提高效率,找到更加适合的人才!
为什么往往在关键时刻就会想要放弃的呢? 自我设限是一种自我保护,而这个中保护如果运用不当,最终可能导致就是更大的自我价值感的丢失,让我深入本质,了解如何才能做到不惧失败,追求成功!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任康磊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绝对是招聘人员必学课程,可落地,有方法,提高效率,找到更加适合的人才!
为什么往往在关键时刻就会想要放弃的呢? 自我设限是一种自我保护,而这个中保护如果运用不当,最终可能导致就是更大的自我价值感的丢失,让我深入本质,了解如何才能做到不惧失败,追求成功!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沈帅波《伟大的复利》2021跨年演讲
我理解的复利
思维模式
复利和纯资金面炒股、理财无关,是一种思维模式、处事原则和事业理念
是基于一个人、企业和组织的愿景,希望长期地、持续地获得社会价值,获得社会认同与数字性回报,并愿意付出对应的努力和代价
它需要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里去理解、看待,而非截取任何一个短周期来粗暴地看待收益率,它需要某一些禀赋能力、认知与资源
快问快答
中国软饮料行业排名前三的集团是谁?
选项
A、娃哈哈、农夫山泉、可口可乐
B、可口可乐、娃哈哈、顶新
C、娃哈哈、统一、农夫山泉
D、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元气森林
答案
目前是可口可乐、娃哈哈和顶新(康师傅母公司)
解析
很火的网红品牌大概排在二三十名之外
如何在中国把饮料卖给更多人的战略方法,跟网络上文章没有太大关系,甚至背道而驰
中国夫妻老婆店一共有多少?
选项
A、630万个
B、930万个
C、1030万个
答案
630万个
解析
中国的夫妻老婆店数量与中国的快消品、白酒行业,福利彩票行业、摇摇车行业紧密相关
只有搞明白中国的地面网络到底是什么样的,才能够搞明白消费品最终是怎么卖掉的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 中国宠物行业的渗透率现在达到多少?
选项
A、5%
B、15%
C、25%
答案
25%
解析
中国所有宠物相加一共是9000多万只(除农村猫狗),即将超过Z时代的规模
全中国最喜欢养猫养狗的地方是上海
深圳的宠物渗透率在中国一线城市排倒数第一,因为他只想要赚钱
研究对比(奢侈品)
传统认知vs实际
因国人无法出国消费,导致国内奢侈品市场猛增
但国外奢侈品跌幅远高于减少的中国人消费
真实数据
欧洲消费规模降幅达36%,美洲达27%,日本达24%
消费者和渠道的结构性决定了企业的抗风险性,当这个结构段里所有人出现问题,下降就会非常猛烈
调查报告
国内
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人群为“rich Upstarter”,占22%。
中国的主力人群还有两类,时尚达人占12%,大城市摩登人士占16%
国外
大多数人对奢侈品不是很感兴趣,也可能会受到疫情带来财务影响
可分化为“寻求群体认同者、体验者、不被潮流影响的人、奢侈免疫体质”
总结
这是一个加速迭代和变幻的商业世界,传统认知的边界正在收窄。
虚伪的讨好和导师般的忽悠,是当代年轻人最讨厌的。
分享的内容风格是4个字:做个人吧。说人话做人事。
真实的世界
短视频行业
时间维度
Q1占所有流量的21.1%,即时通讯占比22.8%
Q2短视频流量占比超过即时通讯
Q3保持上升势头
“快手”生态
快手用户对于短视频博主的热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热爱可称之为私域流量,也是黏性
例子
石家庄蕊姐,她每天直播卖厂牌的衣服,从早播到晚连续十几个小时
真直变现
基于真情实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流量来进行变现
老年人消费群体
数据
中国现在有2.55亿老年人,并以每10年1亿的速度上升
增速在2040年2050年间会稍微放缓
行业痛点
他们没有消费意愿,无论市场上提供了怎样的服务,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无感
例外
很多低质、低像素的游戏,在老年人群体里猛烈扩张
传统家庭消费链条
顺序
今年买了iPhone 12给你老婆,你终于用上她的iPhone 11
你妈用的是你5年前的小米
影响
5年前的小米只跑得动消消乐、贪吃蛇
老年游戏市场竟成为今年移动互联网游戏的最大增量
对应的还有轻度娱乐、低门槛的视频产品
家乐福
情况
在家乐福门店里,老年人占比可能超过70%
剩下的20%是老年人带的孙子孙女
解析
中间那一代逐渐在家乐福消失了。苏宁、国美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不要标签化年轻人
年轻人的精力是快速和丰富,用户的习惯、用户的家庭是分层的
对比
以前教师的孩子和商人的孩子,可能骨子里的观点完全不一样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分成几百种不同的职业和圈层
年轻人收入变化极其明显和快速,爱好差异巨大,推动中国市场进入多元化时代
“梗”文化
你想顺利地和Z时代用户交流,必须掌握真实、不玩梗会死、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你只有通过有理有据令年轻人信服,或者你长得帅
B站最火的五条弹幕
爷青回、武汉加油、有内味儿了、双厨狂喜、禁止套娃
真实的世界
男性在化妆品上花了更多的钱,平均价格可能超过女性
尤其在医美消费上,男性客单价是女性的2.75倍,其中既有面部美容,也有植发
品类的复利
品类的归属发生变化
改变
过去我们对品牌、品类的理解是物理属性的,是传统教科书式的
在今天,由于用户、时代、审美等发生了变化,品类的归属也发生了变化
B站粉丝认知
情况
有30%的用户把我归类为搞笑视频,而非财经视频
那一群行业研究者不大会来看视频,他们喜欢看文章
结果
公众号、得到App上的读者和B站、抖音、快手的粉丝不是一群人
每个品牌和IP,在不同场域重新寻找到精神上认知的归属,而不是一个模子刻到所有东西上
传统渠道依然占主力
现状
饮料市场在2019年已经接近1万亿的总量
并且依然呈现出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
但是它的CR5(行业集中度)占总市场份额30.9%,集中度并不高
中国各大品类CR5都不高,传统渠道依然占主力,其核心是夫妻老婆店
复合调味品
酱油界海天味业,“醋茅”恒顺醋业。中国的复合调味品依然没有进入真正的大增长
在美国和日本复合调味品占比超过50%的贡献度,但是在中国超不过20%
护肤美妆品类
2025年或将达到687亿美元规模,复合增长在未来5年都是10%
2019年各国护肤人均支出,中国是30美金,日本是185美金
用户爱好及分类维度在变化
分化例子
旅游博主
土味景点vlog博主,吐槽很low的景点
乐高爱好者
只看拆箱,却没精力看拼的过程
股票博主
收盘亏钱的时候,会看他的内容说必涨,成为了精神的寄托
启发
你真的用户,背后的需求可能不大一样
有的类型博主根本不是为了跟他学股票,虽然他叫股票博主
夫妻老婆店与冰柜战略
便利店规模
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是31%、14%、8.2%,
虽然增速在放缓,但是总量绝对值是快速上升
夫妻老婆店仍然是中国主力,占据中国零售出货量40%
战略
50年代可口可乐在美国发起过冰柜战略
1994年,和路雪给到每个店的门口有一个返点政策,可以通过这个政策几个月或者半年就能够免费拿到这台电冰箱,目的就是为了全部包上和路雪的广告,并且主推售和路雪的冰激淋
可口可乐在中国搞了87万台冰柜和自动售卖机,农夫山泉投放了36万个冰柜
如果这件事情做不成,市场份额是无法预估的
基于场景构建商业模式
钢琴台灯:小众市场的胜利
首先通过溢价的定位(智能数码产品,而非台灯品类),解决硬性的痛点,占领行业标准
痛点
普通台灯无法照全整张钢琴琴谱
普通台灯会影响用眼健康,解决的痛点正是琴童的视力问题
规模
广义中产家庭3000万个,3000万个中产家庭等于琴童规模
中国有3000万琴童,子女教育已经占了中产阶级的主要支出,琴童规模每年以10%的规模上升
思考
如果抓中产,可能抓的需求很模糊
抓中产琴童家庭的需求,又变成有力量准确的抓手
小美:家电业另一个戴森
采用直销模式(安利模式)
客户
一二线城市建28个美食体验中心,拥有13万个活跃用户
主力是全职妈妈和有生活品位的中产女性
步骤
先慢慢地给她们培训,建立本地食谱、本地食谱社区
部分用户做成了顾问,变成了自己的副业
共享出行的二次抄底
哈罗
共享单车,第一次搞趴下之后,二次抄底出现哈罗单车
哈罗单车在三四线城市主推电瓶车
电瓶车
小地方五六公里点到点的问题,骑自行车太累,打车不方便,开车又很烦,骑电瓶车很方便
奶茶的战争
中国奶茶排名第一的是蜜雪冰城
为了把柠檬水卖到3块钱,蜜雪冰城收购了柠檬园,自己种植
桃李面包的模式
品类出现了细分化。比如说,在面包这个行业,细分出了短保面包、长保面包、中保面包、现烘面包
本质上是一个“工厂+终端渠道”的网络模式
真实
我们过去有一个常识,所有家族企业都是不大行,但一个反常识,很多全球顶级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并且是个人化色彩很严重的企业
做别的业务,家族企业扩张就很高效。桃李面包的扩张就是基于家族模式的扩张
结论
地面经营
第一代关注货
第二代关注品牌+货
第三代关注品牌+供应链+数据+运营
有的人一脚踩中超级品类,在超级品类发展成头部,有的人一脚踩到“伪需求”品类里,翻不了身,更多人踩在了既不超级也不小的品类里面,随波逐流。
投资的复利
时间的朋友VS时间点的投机客
大家并不是时间点的朋友,而是时间点的投机客
例子
你不能因为你买了蔚来搞投机,正好涨得很猛,你就觉得你是时间的朋友,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比如茅台,如今的股价在1800到2000之间,但曾经持续跌到了200块,绝大多数人在200的时候就已经下车了,当它从500跌到200,很多人对茅台的信仰已经破灭了
长期主义的核心逻辑
说法
错误的
很多时候变成了高风亮节和无欲无求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这是反人性的说法,这是一种公关
正确的
因为你有更大的钱想赚,所以你不追逐这些小钱。
例子
腾讯公司的员工到了300点的时候就会卖掉,反而是外人是会觉得能到500点,因为员工才知道公司里面的不好的地方
钝感
做生意的时候很少会因为亏了10万块感到特别痛苦
一炒股,每天波动几毛钱就能精神崩溃,对今天涨停或明天跌停这件事情高度敏感,其实利润来源于长期的持有,持有到泡沫出现的那一天就能赚到钱
投资是一件极其辛苦和费脑力的事情。投资的难度在于它极其耗费你的心力,极其考验你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能力
价值投资
时间的玫瑰一定要在无望的荒凉中守候才可能出现。换言之,今天做高频短期交易的,其实就是亏钱的主力
反思没有赚到的钱和反思亏掉的钱一样重要
今年做茅台挣10个点,做白酒挣10个点,但有的人做完整一轮挣80个点,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今年做茅台挣10个点,做白酒挣10个点,但有的人做完整一轮挣80个点,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投资人经常是投人,但在中国最赔钱的方法就是投你所熟悉的亲戚和朋友,最后结果大多数是垮掉的
大佬能成功的原因
一方面,大佬有社会影响力,有广泛的资源,背叛他要付出的社会代价太大了,可能以后在一级市场再也融不到一分钱
另一方面,大佬说的话是基于个人资源和禀赋得出的结论,跟你做投资没有太大关系
资本专投特殊赛道
番茄资本
做了中国最全的2B的餐饮数据品牌
针对餐饮的人员组织架构缺失,做供应链大学、管理大学,培训那些学员,做出来之后,再进行投资,形成一个闭环
结论
只要做投资就一定会遇到错过,错过是常有的,重要的是抓住属于你的那一个机遇就可以了。
现在吃的苦是无意义的苦还是卧薪尝胆,这与你的愿景和你的远方有关系。
人生的复利
警惕惯性思考
所有实现伟大的负数利润
想赚钱又装
基于他的运气带来的惯性思考决定所有事情
中国男人油腻的原因
宁静致远,厚德载物,彻底跟年轻人杜绝了
格局
格局这个词天天挂嘴上代表你没什么格局。往往这一类人已经不愿意去基层,不再真正愿意理解和拥抱基层和市场
卖矿泉水的能干成首富,卖面条的能干成首富,卖矿泉水的突然看上别人开火锅店。就很容易做砸
面向未来的增量思考
模型
当你的思考逻辑是基于资源富裕的时候,你总是倾向于为未来的增量思考。
当你的逻辑基于匮乏、资源不足的时候,就倾向于存量思考。
比如
人生只有一次机会的时候并且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赚快钱的打法
觉得自己不富裕,什么都该省下的时候和增量基本就没关系了的
从来只占别人的便宜,没吃过亏,就会把自己搞完蛋
不能全部的资产做一件事情,是很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的追求
伟大的复利
需要专注于某件事情本身,一直坚持做持续的创新
从我自己当下来看,一个是初心、本心和专业,第二个是创新。
这个世界上除了规模,有一些东西依然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每个人都很幸运进入超级品类和做出永恒的产业。
把自己做到极致,这一生也不会过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