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物流管理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物流是:1.物流服务是商品;2.物流活动是生产性服务活动;3.物流活动创造价值。
编辑于2023-10-20 14:51:28第六章 物流管理
第一节 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的概念
1.物流服务是商品;2.物流活动是生产性服务活动;3.物流活动创造价值
物流的基本功能
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物流管理的概念(4个方面);
客户满意是物流管理的出发点
物流管理以物流整体最优为目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物流管理以信息为核心
物流管理的内容(3个)
对各项物流活动的管理
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管理
对物流具体职能的管理
物流管理的发展
绿色物流是循环物流。包括(5个方面含义)
原材料、副产品再循环
包装废弃物再循环
废旧物品再循环
资源垃圾的收集和再资源化
第三方物流(价值体现在5个方面)
降低成本
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质量
规避风险
提高竞争力
提升社会价值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特征(3个)
供应链每个节点都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供应链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增值链
供应链是由若干个供应链集成的网络结构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又称需求放大效应,即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3个)
强调企业间的合作
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以客户和最终消费者为中心
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传统企业关系的区别:强调企业间直接的,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
第二节 包装,装卸搬运与流通加工
包装
包装的功能(3个):保护功能,方便功能和销售功能。
包装的分类
按包装目的不同分,工业包装,商业包装
按包装使用范围不同分,专用包装,通用包装
按包装使用次数不同分,一次用包装,多次用包装,周转用包装
包装材料: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木材包装
包装技术和方法(4个)
包装的特殊技术和方法:缓冲包装、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霉包装
集装化包装:形式主要有集装箱,托盘,集装袋,贷捆,框架集装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作业的特点:1,装卸搬运作业量大,对象复杂;2,装卸搬运作业不均衡;3,装卸搬运作业对安全性要求高;装卸搬运作业具有伴生性和起讫性
装卸搬运的方法
按装卸搬运作业对象分类:单件作业法,集装作业法,散装作业法
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人工作业法,机械化作业法,综合机械化作业法
按装卸搬运设备作业的特点分类:间歇作业法,连续作业法
活性指数
活性指数为自然数,划分为5级,0~4级,指数越大,其装卸搬运活性越高,即货物越容易装卸搬运;指数越小,其装卸搬运活性越低,即货物越难装卸搬运
0级表示货物散堆在地面上的状态
1级表示货物装箱或经捆扎后的状态
2级表示装箱或被捆扎后的货物,下面放有枕木或其他衬垫,便于叉车或其他机械作业的状态
3级表示货物被放置在台车上或用起重机吊钩钩住,即刻可以移动的状态
4级表示被装卸搬运的货物已经被启动,处于直接作业的状态
平均活性指数a
当a<0.5时,说明活性多处于0,可以采用料箱,推车等存放物料的方式改善当前的状态
当0.5<a<1.3时,说明活性多处于1,表示大部分物料处于集装状态,其改进方式可以采用叉车或动力搬动车
当1.3<a<2.3时,说明活性多处于2,可采用单元化的连续装卸和搬运加以改善
当a<2.3时,说明活性多处于3,其改进方法可以选用拖车或机车车头拖挂的装卸搬运方式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提高物资的装卸搬运活性;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省力化;合理利用装卸搬运机械设备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4个)
加工对象不同
加工深度不同
责任人不同
附加价值不同
流通加工的形式(4个)
以保存商品为目的的流通加工
为提高商品利用率的流通加工
为方便消费、满足用户需求的流通加工
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合理化(4个)
加工和配送结合
加工和配套结合
加工和运输结合
加工和商流结合
第三节 仓储与库存管理
仓储与仓储合理化:仓储的功能(5个);仓储合理化的评判标准(5个);仓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4个)
仓储的功能:调节功能,保管检验功能,集散功能,客户服务功能,防范风险功能
仓储合理化的评判标准:仓储质量,仓储数量,储存时间,仓储结构,仓储费用
仓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对物品分类管理(ABC分类),采用先进先出方式,提高储存密度,快进快出
仓储设备
按保管条件不同分:普通仓库,保温,冷藏仓库,特种仓库(危化品)
按封闭程度不同分:封闭式,半封闭式货棚,露天式堆场
按作业方式不同分:自动化仓库,非自动化仓库
按使用范围不同分:自用仓库,营业仓库,公用仓库
货架(注意货架需要量的计算):N=Q/(l*b*h*k*y);N为货架数量,Q为上架存放的最高储存量,l,b,h分别为货架的长宽高,k为容积充满系数,y为单位质量
托盘:托盘的种类,托盘需要量的计算:N=D*T*(1+X)/C;N为托盘数量,D为单位进出商品数量,T为托盘的平均使用周期,X为托盘的平均装载效率,C为托盘的标准装载量
仓储作业流程管理
商品入库作业管理
货位分配原则(7个)
以周转率为基础的原则
商品相关性原则
商品同一性原则
商品类似性原则
商品替代性原则
商品相容性原则
先进先出原则
储存策略(4个)
定位储存策略
随机储存策略
分类储存策略
分类随机储存策略
商品入库流程(注意计算商品堆码占用面积的两种计算)
商品维护管理
商品盘点管理
商品出库管理
库存管理
库存的分类(3个分类标准)
按库存的功能分类:周转库存(周期库存),安全库存(缓冲库存),在途库存,调节库存(季节性库存),投机性库存(屏障库存)
按库存的需求特性分类:独立需求库存 ,相关需求库存
按库存所处的生产阶段分类: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根据年占用金额(年存货数量*价格)将商品分为ABC三类
A类: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10%左右,价值占库存总价值的70%左右
B类: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20%左右,价值占库存总价值的20%左右
C类: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70%左右,价值占库存总价值的10%左右
库存控制基本模型
定量库存控制系统
定量库存控制系统及其特点
订购点与订购批量的计算(注意掌握两种计算)
订购点=平均日需求量*备运时间+安全库存.E=Q*T+S
经济订购批量(EOQ)。EOQ=√(2CD/Kc)或EOQ=√(2CD/PE);C为每次订购成本,D为年需求量,K为年持有成本,P为商品价格,F为商品年持有成本占商品价值的百分比。
EQO模型的基本假设
需求量确定并已知,整个周期内需求均衡
供应周期固定并已知
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无缺货或者延期交付
无数量折扣
存储费与库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只有一种商品,或虽有多种商品,需求独立
定量库存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管理简便,节约理货费用 ,节约库存总成本
缺点:不便于对库存进行严格管理,订购之前的各项计划比较复杂
定期库存控制系统
定期库存控制系统的特点
订购间隔期的计算:T=√(2C/DK),或者T=√(2C/DPF);C为每次订购成本,D为年需求量,K为单位商品的年持有成本,P为单位商品的价格,F为单位年持有成本占商品价值的百分比。
最佳年订购次数的计算公式为:m=1/T
订购批量的计算:Q=E-Q0-Q1。式中Q为每次订购批量,E为最大库存量,Q0为订单发出时的库存余额,Q1为在途库存。
最大库存量的计算公式为:E=[D(T+L)/N]+S。式中,E为最大库存量,D为年需求量,T为订购间隔期,L为订购提前期,S为安全库存量,N为全年工作日。
定期库存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一次办理多种商品的订购,订购费用低;一次订购金额大,便于获得价格折扣;不必严格跟踪库存变化,减少登记和盘点。
缺点:当某种商品的库存水平很高时,订购量会很少;采用定期控制系统的安全库存量比定量控制系统的高。
第四节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与运输系统
运输提供两大效用:空间效用,时间效用
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运输线路,运输工具,运输参与者和运输节点
运输经营方式的选择
根据企业经营方式的不同,运输主要分为自营运输和运输外包两种形式
运输方式的选择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跟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适合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
公路运输:适合各种量小的短途货运
水路运输:适合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货物或较重的货物
航空运输:只适宜运输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常用于国际贸易中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的运输
管道运输:只适合运输诸如石油,天然气,化学品,碎煤浆等气体和液体货物
合理运输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9个)
空驶运输
对流运输
迂回运输
重复运输
倒流运输
过远运输
运力选择不当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无效运输
合理运输的实施(5个)
合理选择运输模式
正确选择运输工具
确定合理的运输路线
提高运输设备装载效率
构建并完善运输网络系统
配送管理
配送的类型(3种)
按配送的组织形式分类: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分散配送
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单品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成套配送
按配送的时间和数量分类: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配送
配送中心的运作
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自有型配送中心,公共型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分类: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按运营主体分类:以制造商为运营主体的配送中心,以批发商为运营主体的配送中心,以零售商为运营主体的配送中心,以仓储运输企业为运营主体的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