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计算机基础(西交第六版)
该导图是对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III进行的大致总结,其内容比较全面,但是个人认为作用不是特别大,希望需要的同学另行下载,再做修改。希望能够带来帮助。
编辑于2021-01-21 12:23:53大计基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1.1计算机和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和早期计算装置
什么是计算
早期计算工具
结绳计数
契刻记数
文字记数
算筹
算盘
纳皮尔筹
对数计算尺
机械式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ENIAC
冯·诺依曼计算机
冯诺依曼思想
冯·诺依曼结构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
采用二进制
存储程序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计算机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详情看书上概念)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总线
输入输出系统
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
内存管理
内存分配
地址映射
内存保护
内存扩充
处理机管理
时间片轮转法
优先级算法
设备管理
设备分配
设备驱动
缓冲区管理
设备无关性
文件管理
文件目录管理
按名存取
文件的操作
磁盘空间管理
用户接口
命令接口
图形接口
程序接口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微机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算法描述和评价
2.1算法和算法的特征
什么是算法
算法的特征
有0个或多个输入
输出
确定性
有穷性
可行性
目的性
正确性
2.2算法的描述
自然语言描述
程序流程图描述
圆角矩形→开始和结束 平行四边形→输入和输出 矩形→计算 菱形→条件和判断 带箭头的线→计算的顺序
算法的基本结构
顺序结构
分支结构
循环结构
伪代码描述
变量及数组
赋值语句
表达式
分支语句
循环语句
函数描述
格式要求
2.3算法的评价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Python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
可读性差,不易记忆
调试难度大,不易掌握和使用
可移植性差
汇编语言
可移植性差
高级语言
通用性和移植性好
种类
面向过程
Fortran, Basic,C
面向对象
VB,C,C++,Java, Python
用于动态网页设计
语言处理程序
汇编程序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
Python的基本命令
信息的表示
4.1数与进制
信息与数据
每一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比特(bite),简写为b
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 Byte) 1B=8b ; 1KB=1024B
进位计数制
D、B、Q、H
转化为十进制
按权展开
十进制转化为其他
整数部分,除W取余(倒序) 小数部分,乘W取整
不同进制的基本数值的对应关系(P95)
二进制和八进制的相互转换
每3位为一组,不够时补0
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4位 整数部分从右往左,小数部分从左往右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0-1=1,1+1=10
4.2数的编码
整数的编码
字与字长
64位计算机,一次可以处理64位的数据,64位是一个字,64是字长
机器数和真值
机器数
无符号数 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
真值
带符号数
机器的编码
原码
原码就是机器数(最高位表示符号,其余为表示值)
0的原码不唯一
反码
正数的反码是其原码,负数的反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保持符号位不变,其余数据位的各个位取反
0的反码不唯一
补码
正数的补码是其反码,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反码的基础上加一
特殊补码
0的补码是唯一的
8位补码表示范围是-128~127
溢出问题
异号相加不会溢出。同号相加,最高位变号则溢出,最高位不变号则不溢出,而不管是否向D8进位
浮点数的编码
定点数和浮点数
实数更多使用浮点数表示
规格化浮点数
符号域、阶码域、尾数域
非规格浮点数
0和指数是-126而位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数
BCD码
压缩BCD码
用4位二进制表示
非压缩BCD码
用一个字节表示
4.3文字信息的编码
英文和ASCII编码
128个
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一般用ASCII编码表示
占1个字节
ASCII码的值: 48~57为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65~90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 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
汉字编码
汉字的GB2312,GBK,GB18030
外码(输入码)
交换码(国际码)
国际码=区位码+2020H
机内码
机内码=区位码+A0A0H=汉字国标码+8080H
字型码
Unicode编码
UTF-8, UTF-16
Unicode:汉字基本字符2个字节 生僻字4个字节 UTF-8:英文字符1个字节 汉字3个字节
4.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声音的编码
字节B=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s)
声音
声音的数字化
采样
量化
编码
常用的音频压缩编码格式
WAV编码
MP3编码
AAC编码
Ogg编码
图像的编码
采样
量化
压缩编码
信息熵冗余
知识冗余
视觉冗余
结构冗余
图像文件格式
BMP
JPEG
TIFF
GIF
PNG
Flash
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
位分辨率
输出分辨率
扫描仪分辨率
RGB颜色空间
视频的编码
视频
视频的数字化
压缩
4.5信息的存储与运算
布尔代数与逻辑运算
基本逻辑门电路
与门
或门
非门
异或门
触发器
简单触发器
RS触发器
D触发器
存储器
内存
外存
加法器
半加器
全加器
磁存储,光存储原理
信息获取与传输
5.1计算机网络概述
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分布式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以单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三个缺点
主机负荷较重
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成本高
联机系统属于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分组交换网络的出现
特征:将传输的数据分割成若干个分组进行传输
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OSI标准 TCP/IP体系结构
因特网时代
采用TCP/IP协议标准
计算机网络分类
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采用光纤为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硬件
网络节点
通信链路
网络软件
网络协议软件
网络应用客户端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工具软件
网络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信联盟ITU
电子工业协会EIA
5.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概述
网络体系结构
OSI七层参考模型
TCP/IP四层参考模型
网络协议
组成要素
语法
“怎么做”
语义
“做什么”
时序
“做的顺序”
协议分层与封装
分层的好处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OSI参考模型
7层(由低到高)
物理层
物理传输介质在物理层之下
透明地传送二进制比特流
定义网络硬件的特性
数据链路层
在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产生和识别帧边界
提供了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
网络层
路由选择
拥塞控制
网络互联
传输层
提供可靠的端对端服务
会话层
会话管理
传输同步
数据交换管理
表示层
数据格式变换
数据加密与解密
数据压缩与恢复
应用层
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
TCP/IP参考模型
4层(从上到下)
应用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五层体系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5.3常用网络命令
ipconfig
ipconfig/all
用于显示本地主机当前的TCP/IP配置值(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主机名、DNS服务器地址、MAC地址)
ping
Windows→ICMP协议
检查网络连接情况
测试顺序: 1.测试本机自身的连通性(回环测试) 2.测试本地主机的TCP/IP配置是否正常 3.测试本机与局域网内其他主机的连通性 4.测试本机与局域网网关的连通性 5.测试本机与DNS服务器的连通性 6.测试本机与远程主机(外网主机)的连通性
nslookup
查询域名信息
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即域名解析) 查询指定类型的DNS信息
tracert
显示本地主机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所用的时间
arp
显示和修改ARP缓存表
netstat
显示当前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和各种统计信息
5.4局域网组网技术
概述
特点
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几米到几十公里)
专用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s-10Gb/s)
延时短,可靠性较高
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树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
环型结构
硬件设备
网络接口卡(网卡)
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网络交换机
网关
路由器
无线接入点(AP)
主要技术
以太网
无线局域网
典型局域网组网方案
5.5因特网
TCP/IP协议
基础知识
因特网接入技术(宽带接入)
ADSL接入方式
HFC接入方式
LAN接入方式
无线广域网
IP地址和端口号
IP地址
IPV4:4字节,32位
范围:0.0.0.0--255.255.255.255
5类:A、B、C、(D、E)
A类
7位,126个网络号
B类
14位,214-1个网络号
C类
21位,221-1个网络号
范围:192.0.0.0--223.225.225.225
端口号
子网和子网掩码
子网的划分
“0/64/128/192”
子网掩码
域名地址和MAC地址
域名
与IP一一对应
MAC地址
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电子邮件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邮局协议POP3
POP3服务器与邮件服务器通常位于同一台主机
万维网
浏览器
Web服务器
超文本传送协议
分布式信息系统
即时通信
流媒体
5.6网络安全
概述
面临的威胁: 窃听、重传、伪造、篡改、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非授权访问、传播病毒、认为无意识地损坏、自然灾害 安全的目标: 身份真实性、信息机密性、服务可用性、不可否认性、系统可控性、系统易用性、可审查性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特点
寄生性 传染性 隐蔽性 潜伏性 破坏性
分类
传统病毒 宏病毒 恶意脚本 木马程序 黑客程序 蠕虫程序 破坏性程序
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
木马原理
防火墙
包过滤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应用代理技术
数字加密技术
替换加密
凯撒加密
多字符替代加密
换位加密
位级加密
秘密密钥加密技术
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和消息认证
报文摘要
5.7物联网
概述
定义
发展历程
体系结构
层次结构
感知层
网络层
应用层
三大特征
全面感知
可靠传送
智能处理
关键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
精度高
识别速度快
使用寿命长
抗干扰性强
操作方便快捷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的分类
一维条码
EAN-13的结构
校验码的确定
条形码的绘制
二维条码
QR码
条码技术的优点
输入速度快
采集准确性高
采集信息量大
灵活应用
信息存储与计算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与程序不可分割,存取方法等完全由人完成
数据不保存,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
各程序所用的数据彼此独立,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文件系统阶段
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可共享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结构化
数据冗余度小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共享性好
数据统一管理
大数据管理阶段
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技术
数据体量巨大
数据类型复杂
处理速度快
价值密度低
什么是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的核心
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环节的操作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功能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运行控制
数据字典
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
E-R图
逻辑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二维表格模型)
物理模型
关系/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模型
使用二维表格描述相关的数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概念
关系模式
表结构
所有字段的名称和属性的集合
关系模型的特点
关系中的每一列不可再分
同一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段名
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记录
关系中任意交换两行位置不影响数据的实际含义
关系中任意交换两列位置也不影响数据的实际含义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保证关系中不能有重复的记录 唯一且非空
候选键(候选码)
主键
属性组
参照完整性
关系A中某个字段不是本关系中的主键或候选键,而是B中的
外键(外码)
从表(参照关系) A
主表(被参照关系) B
主从相联系,改一则变一 从表中的记录,其外键的值必须是主表中存在的
用户定义完整性
取值范围
非关系型数据库
NoSQL
不能使用SQL语言
特点
灵活的可扩展性
灵活的数据模型
大数据高效读写
分类
列式数据库
文档数据库
键值数据库
图形数据库
SQL语言
特点和功能
特点
功能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查询
数据控制
基本命令(P197-P201)
SQLite数据库
关系型
云存储技术
概述
基本概念
主要功能
任何类型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元信息机制
超大的容量
断点上传和断电下载
功能完善的管理平台
强大的ACL权限控制
主要特征
多租户
高可扩展性
可管理性
低成本
高存储效率
无接入限制
云存储系统及关键技术
云存储系统模型
存储层
基础管理层
应用接口层
访问层
关键技术
存储虚拟化技术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技术
存储量技术
云存储主要系统及平台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概述
体系架构
读取文件过程
写文件过程
特性
HBase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
特点
组成架构
数据模型
物理模型
云存储典型应用
个人级
网络磁盘
在线文档编辑
在线网络游戏
企业级
企业空间租赁服务
企业级远程数据备份与容灭
视频监控系统
云计算技术
概述
起源
定义
服务模式
软件即服务(SaaS)
平台即服务(P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核心技术
虚拟化技术
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
编程模型
大规模数据管理技术
分布式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
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绿色节能技术
MapReduce技术
核心思想
基本原理
执行过程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数据、信息、新信息
数据分析,pandas的功能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分类、聚类、人工神经网络)
表,行与行键,列簇与列,版本,时间戳与数据
每个二维表都代表一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