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这是一篇关于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的建立。
这是一篇关于第13课五四运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论述题,21世纪的我们应该做怎样的青年?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爆发。
这是一篇关于第9课辛亥革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论述题,启示/教训,(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意义/影响/评价,武昌起义,革命志士的奋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准备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
1912年1月1日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民国二年=1912+2-1=1913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暂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论)中华民国成立 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帝制
经济上,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鼓励发展工商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中华民国革除了一系列旧俗,新的生活方式被引进中国,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也随之普及
民族关系方面,民国政府主张各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相处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过程
袁世凯就职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提出辞职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影响
从此,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袁世凯上台(窃取革命果实)原因
列强的支持,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袁世凯获得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
袁世凯个人的权术与阴谋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革命党人被蒙蔽,软弱妥协,缺乏实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理解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启示/教训
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论述题
观点
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论述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这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表明民主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退位,清朝260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
综上所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制订机构
参议院
政权机构
南京临时政府
性质/政治体制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内容
人民权利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权独立
评价/意义/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