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六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新闻学概论:受众的媒体认知:能够了解分析识别媒体的内容,包括新闻、评论、娱乐节目,并透过这些内容辨别媒介的价值取向。
新闻学概论: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受众通过互联网发布文字,相关媒介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抓取相关信息编辑成完整新闻加以报道。
新闻学概论第十五章 传媒业经营知识总结,包括它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路径、互联网精准营销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十六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受众
学生
特定的历史时期。新闻传媒具备教育指导功能,先进的政党、知识分子以媒介为启迪民智的工具。
被指挥者
“魔弹论”
消费者
受众不仅消费了媒介产品,也消费了刊登的广告,成为广告潜在消费者
直接目的是出售媒介产品,最终目的是出售广告,根本目的是争取消费者和广告,获取利润。
广告市场是住在,发行量、收视率标志着受众群的量化指标,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
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介的共同趋势
公民
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
公民不仅是法律上的术语,更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基于维护个人权利和人民主权的原则的现在宪政体系的核心概念
把受众当作公民,理论上集中体现为社会责任论的出现
参与者
受众是积极参与者,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着新闻内容的取舍
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决定这每条新闻的意义
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志远
特点
特征
广泛性
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
混杂性
受众成员分布广泛,个体差异不同,喜好和信息需求多样。
隐蔽性
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笼统、隐蔽的存在。
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信息需求变化
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表现得尤为强烈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分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细分与受众定位
细分
接触的媒介类别
报纸读者
广播听众
电视观众
人口统计学原理
性别
年龄
职业
地域
教育水平
接触新闻媒介的频率
稳定受众
不稳定受众
受众不同信息需求
一般受众
特殊受众
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
现实受众
潜在受众
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
核心受众
边缘受众
定位
受众区域定位
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
受众年龄定位
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
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按需主动搜索信息
受众从被传媒指导到传媒被受众指导
受众与媒介认知
受众的媒体认知
能够意识到媒介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有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
能够理解媒介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正确选择自己需要的媒体
能够了解分析识别媒体的内容,包括新闻、评论、娱乐节目,并透过这些内容辨别媒介的价值取向
能够识别信息的真伪、媒介的优劣,对媒体保持独立判断的态度
能够理解媒介生产过程和传播过程,明白媒介生产过程,传播过程中的特殊语境
影响
事关国民素养
直接关系媒体的改革和发展
影响着国家新闻政策制定
权利
知情权
又称知获权、知晓权,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表达权
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
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一、受众通过和借助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公共领域内的部门和各项活动依法行使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即受众借媒介行使的舆论监督权
二、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