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焦虑症
·焦虑症主要以焦虑、紧张、担心不安等情感体验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而且属于轻度精神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发作、恐怖症等。 ·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情绪症状,主要是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尿急、尿频、出汗等。运动性不安的症状,主要是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甚至很难安静的呆着,同时可能有些小动作增多的症状,常见的有搓手、抠手、捏衣角等。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谢谢❤️。
编辑于2023-10-27 09:08:16·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尿路和生殖器官出现发炎流脓的情况。 ·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这种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男女。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甲状腺过度活跃引发的疾病。 ·然患者常出现手抖、失眠、容易疲劳等情况,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这种病症既可能由甲状腺自身失控引起,也可能与其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需要专业检查才能确定原因。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谢谢❤️。
•耳石症,亦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病症,具有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 •通常症状为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发病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尿路和生殖器官出现发炎流脓的情况。 ·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这种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男女。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甲状腺过度活跃引发的疾病。 ·然患者常出现手抖、失眠、容易疲劳等情况,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这种病症既可能由甲状腺自身失控引起,也可能与其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需要专业检查才能确定原因。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谢谢❤️。
•耳石症,亦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病症,具有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 •通常症状为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发病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焦虑症
概述
·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 ·紧张不安伴随心率加快、睡眠困难等症状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以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 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 常见的焦虑症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分离焦虑障碍等。
焦虑症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焦虑症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不同焦虑症其发病率也有所不同。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4.1%~6.6%;
社交恐惧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3%;
分离焦虑障碍在儿童青春期前发病率为3.5%~4.1%。
焦虑症有哪些类型?
惊恐障碍
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强烈的害怕或不适感,并且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
广场恐惧症
当患者离开家,处于人群中或在不易离开的环境中时就会感到焦虑。
社交恐惧症
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特定恐惧症
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如飞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患者恐惧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患者所认为接触该事物或处于某种情况时,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
广泛性焦虑障碍
对诸多事件或活动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时间长达至少6个月。
分离焦虑障碍
与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的与其发展阶段不对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
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
焦虑症患者主要会表现出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此外,患者还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 即将来临的危险、恐慌或厄运感,心律加快、呼吸加快、 出汗、发抖、虚弱、疲倦、睡眠困难以及肠道问题等症状。
具体可分为心理症状、躯体症状和行为症状三部分。
心理症状:患者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 恐惧、紧张和不安,整天心烦意乱,仿佛不幸即将降临 在自己或亲人头上,内心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等症状。
躯体症状:累及神经系统,可出现皮肤潮红、苍白、出汗、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口干等; 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异常,以及尿频或尿急等泌尿系统异常; 累及呼吸系统,可出现憋气、窒息感、过度换气等表现; 累及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患者常疑为心脏病发作而前往急诊室就医; 累及胃肠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等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面部表情不自然、四肢轻微震颤,肌肉紧张抽动、运动僵硬、 气促、窒息感、哽噎感,心悸和心率增加、胸部不适或疼痛、出汗、恶心、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病因
迄今为止,焦虑症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存在着身心两方面的病理过程,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焦虑症的病因有哪些?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具有家族病史的人,焦虑症患病风险较一般人高。
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GABA)是发病基础之一,此外, 可能还与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羟色胺系统异常等有关。
神经影像因素
大脑内情绪控制环路是由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下丘脑、前扣带回等构成, 这些区域的结构、功能或联系异常可引起情绪控制障碍,构成焦虑障碍的病理结构基础。
心理因素
当外部和自身原因使患者压抑、过分担忧和恐惧时, 若不能运用有效的防御机制,则可能会出现焦虑症。
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由于潜意识冲突未能获得解决、信息处理持久歪曲等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是由于患者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所致,也可能和成年前的一些负面经历有关; 特定恐惧症可能与恐惧的物体(即条件刺激)和创伤性经历(即非条件刺激)有关。
焦虑症有哪些诱发因素?
这些情况均有可能增大患病风险:
·外伤、严重的疾病;
·不良的健康状况;
·压力的积累;
·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
·药物或酒精的使用或误用;
·咖啡因和尼古丁等成瘾性物质;
·患者的性格等。
症状
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是焦虑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 此外还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 即将来临的危险、恐慌或厄运感,心律加快、呼吸加快、 出汗、发抖、虚弱、疲倦、睡眠困难以及肠道问题等症状。
焦虑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心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患者持续性或发作性 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恐惧、紧张和不安,整天心烦意乱, 仿佛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头上,内心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等症状。
躯体症状
反应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躯体症状, 涉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神经系统
患者出现皮肤潮红、苍白、出汗、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口干等。
泌尿生殖系统
出现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 生殖系统异常,以及尿频或尿急等泌尿系统异常。
呼吸系统
有的出现憋气、窒息感、过度换气等表现, 并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症状,如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
心血管系统
患者常疑为心脏病发作而前往急诊室就医, 除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极少数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其他检查没有异常。
胃肠系统
患者食欲不振,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等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行为症状
除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之外的外在行为表现, 如:坐立不安、面部表情不自然、四肢轻微震颤, 肌肉紧张抽动、运动僵硬、气促、窒息感、哽噎感, 心悸和心率增加、胸部不适或疼痛、出汗、恶心、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就医
与过去相比,当患者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有以下“不合理”的表现时, 就被认定为“焦虑症”潜在患者,应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胡思乱想总往坏处想,担心发生不好的事,并干扰工作或生活;
·恐惧、担忧或焦虑的情绪让你心烦意乱、难以控制;
·认为自己的焦虑可能与身体健康问题有关;
·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出现以上情况,要立即寻求紧急治疗。
焦虑症去哪个科室就诊?
精神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焦虑症?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理测查确定, 患者可能需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或生活事件量表(LES)。
焦虑症有哪些相关检查?
心理测查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理测查确定, 患者可能需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或生活事件量表(LES), 以便帮助医生确诊并确定疾病严重程度,以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
焦虑情绪反应一般都伴有生理、运动指标 的改变,生理指标可间接反映焦虑的水平。
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 皮肤电反应、皮肤导电性、皮肤温度、皮肤血流容积、 肌电图、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治疗
焦虑症患者常伴有显著的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下降, 主要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或者两者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但需要通过反复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这是焦虑症患者心理治疗最有效的形式。 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两种错误逻辑: (其一是过高地估计不好事情出现的可能性; 其二是过分戏剧化或灾难化地想象事件的结果。)
焦虑症患者对事物的歪曲认知是造成疾病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 因此需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进行认知重建,以达到治疗目的。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教育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 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继发焦虑,通过倾听、鼓励、 支持等技巧向患者传递积极情绪,增进治疗依从性。
其他治疗
此外,部分患者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 松弛训练和呼吸控制训练,帮助缓解焦虑症状。
焦虑症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 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苯二氮䓬类
苯二氮䓬类药物,其抗焦虑作用强,起效较快,能改善睡眠, 不良反应较小,一般治疗时间不超过2~3周,轻症患者可以间断使用。
若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和突然撤药时出现的戒断症状。 此外,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肌肉松弛的作用,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容易摔倒、骨折等。
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
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等),其适用于门诊治疗, 将逐渐成为苯二氮䓬类的替代品。此类药物没有明显的镇静、 嗜睡及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但该药的作用较弱,起效较慢。
抗抑郁药物
目前抗抑郁药物是临床治疗焦虑的主要选择, 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已成为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物。
此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和三环类药物, 对治疗焦虑症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三环类药物因其对心脏的毒副作用等,临床应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