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学大全》读书笔记(尘嚣阁 整理)
《自学大全》读书笔记(尘嚣阁 整理),为了克服自己的弱点,他收集了历代自学者的方法,从古希腊哲学到最新论文,网罗一切知识,为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严格挑选出55个自学方法!(基于学习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分析学、脑科学和心理治疗等领域)这些方法不仅科学有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用!
编辑于2023-10-29 10:30:46这是一篇关于《知识管理:赋能商业决策的一站式工具》读书笔记(尘嚣阁 整理)思维导图,包含跨越知识边界、培养组织的知识力、核心概念和模型等。
《自学大全》读书笔记(尘嚣阁 整理),为了克服自己的弱点,他收集了历代自学者的方法,从古希腊哲学到最新论文,网罗一切知识,为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严格挑选出55个自学方法!(基于学习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分析学、脑科学和心理治疗等领域)这些方法不仅科学有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用!
《谁的问题 —— 现代社会 的非标准答案》读书笔记(尘嚣阁)的思维导图,由于一如作者所说,只说明为什么产生,但是不给解决办法,意图是让“空心人”面对自我。至于自我的真正想要,则要靠自己去解决。所以,这不是一本解决问题的书,只是面对自我的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知识管理:赋能商业决策的一站式工具》读书笔记(尘嚣阁 整理)思维导图,包含跨越知识边界、培养组织的知识力、核心概念和模型等。
《自学大全》读书笔记(尘嚣阁 整理),为了克服自己的弱点,他收集了历代自学者的方法,从古希腊哲学到最新论文,网罗一切知识,为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严格挑选出55个自学方法!(基于学习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分析学、脑科学和心理治疗等领域)这些方法不仅科学有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用!
《谁的问题 —— 现代社会 的非标准答案》读书笔记(尘嚣阁)的思维导图,由于一如作者所说,只说明为什么产生,但是不给解决办法,意图是让“空心人”面对自我。至于自我的真正想要,则要靠自己去解决。所以,这不是一本解决问题的书,只是面对自我的书。
自学大全:送给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55个自学方法 作者: 读书猴 2022-9 文汇出版社 日本亚马逊工作术类畅销第一名!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票选第一名!销量破24万册!
作者
读书猴(reading monkey),日本人,虽然自称“读书猴”,但他从小就非常不擅长读书。就算看书,集中注意力不到20分钟就会走神,他曾经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读完一本书。 为了克服自己的弱点,他收集了历代自学者的方法,从古希腊哲学到最新论文,网罗一切知识,为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严格挑选出55个自学方法!(基于学习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分析学、脑科学和心理治疗等领域)这些方法不仅科学有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用! 直到现在,他依然一边在公司工作,一边利用早晚通勤和周末时间学习。
我想要摆脱无知
序文 致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
双系统理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会通过两种系统(历程)产生。
系统1: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且迅速地顺应直觉做出行动;
系统2:则处于意识的控制下,反应速度较慢,是思考过后的行动。”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人类为了解决一些单靠与生俱来的认知机能解决不了的问题,构建了“知识”这样一种认知生态位,改变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学习知识,再将知识传承给下一代。而人类与知识的共生(共同进化)使生存环境的改变进一步加剧。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与人类进化时所处的环境,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只会变得越来越大。
虽然我们的大脑会将直觉和感情放在第一位,但是单靠与生俱来的认知机能早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环境。如果没有了理性和知识,那么当今世界的社会和文明将无法延续下去。”
第一篇 回到起点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第1章 先立志
方法1 挖掘动力的源头【学习动机图】 1 找到一件成为你学习动机的事情 2 写出这件事的影响 3 对影响进行评价 4 注明评价的理由 5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反复重复1-4
第2章 确定目标
方法2 明确学习的出发点 【可能的阶梯】 1. 选一门想要学的科目,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写下来 2.将步骤1中列出知识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无法判断难易度,不排序) 3. 明确学习出发点,寻找知道与不知道的分界线。
方法3 自己来绘制学习的地图【学习路线图】 1 将现状和目标写在纸的两端 2 添加步骤,在现状和目标之间绘一条线路 3 思考其他的路线 4 从多路线中选出一条学习路线 5 在实际学习中不断对路线进行修正
第3章 增强学习的动机
方法4 画一张未来的缩略图【1/100计划法】 1 将想要实现的目标数值化 2 将目标数值1/100设为小目标,并立即完成 3 如果1/100还是很难完成,那就先只做眼前的一点点
方法 5 拒绝拖延症【两分钟起步法】 1 将计时器设定为两分钟 2 开始计时,同时立刻开始学习 3 无论做到哪里,只要计时结束就立即停止学习
第4章 挤出学习的时间
方法6 把握自己行动,彻底消灭盲区【行动记录表】 1 准备一本手帐,在上面写接下来的计划 2 在未来的一周内,记录自己的行动 3 将自己的计划和实际的行动记录进行对比,将计划和行动记录进行对比。
方法7 用炼金将时间变废为宝 【净化灰色时间】
1 准备一张能够记录自己24小时的表,一小时为单位记录自己的行动 2 对每个小时的自由度进行评估 3 思考一下,如果想利用灰色时间学习,需要提前做好那些准备
时间自由度的评估标准 4 将上述用来准备的时间也安排到时间表里
方法8 转动番茄,让自己更集中【番茄工作法】 1 设置25分钟倒计时,开始学习 2 休息5分钟,期间做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放松大脑 3 重复4哥番茄时间后,休息30分钟 4 4个番茄时间后,休息30分钟
第5章 坚持
方法9 让自己无法偷懒【反向计划法】 1 将自己想要做的事设为目标(目标要大到不可能完成 的地步) 2 取目标的最小单位,将其写成否定形式 3 让反向目标无法完成
方法10 让每日必做的事成为习惯的土壤【习惯杠杆】 习惯杠杆,就是一种把自己现有的习惯当作垫脚石,来养成新习惯的方法。 1 选择一个习惯作为“垫脚石” 2 将想要养成的新习惯与该习惯连接起来执行 3 反复重复步骤2,一点点地加大新习惯的分量 4 把想要养成 的习惯和自己每天必做的事情拴在一起
方法11 从“停不下来”和“坚持不下去“的行为中总结规律 【行为设计表】 行为设计表可以帮助我们从现有的过剩行为(已经在做且频率过高的行为)和不足的行为(不愿意做或是无法着手的行为)中总结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来增加或减少我们的目标行为。 1 选择一个行为作为”目标行为“,再找到与之相对的”竞争行为“ 2 制作一张表格,从四个方面来评价目标行为和竞争行为 3 利用竞争行为出现的原因来改善目标行为。 将行为分析学运用到自学中来 ① 为期望行为提供合适的先决条件或诱因。 ② 通过事先准备增强期望行为强化物的效果(如,使用水作强化物时,先不给水)。 ③ 降低期望行为的反应困难度。 ④ 去除导致非期望行为出现的先决条件或诱因。 ⑤ 通过事先准备来减弱非期望行为强化物的效果。 ⑥ 提升非期望行为反应困难度。 ①和④与行为设计表中的“诱因的多少”相对应。 ③和⑥则是与行为设计表中的“难度的高低”相对应。
方法12 明确自学的进度和自己当前的位置【学习日志】 1准备一本“学习日志” 2先把“学习日志”写在开头 3确定记录方式 4 学习后立刻记录 5 定期回顾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不是日记,而是一部航海日志 尽可能地降低记录的难度
第6章 营造学习的氛围
方法13 请他人比单靠意志力更有效【让他人来把关】 原理:人是环境与状况的产物 方法:行为契约、行为契约的范例、写一封承诺书
方法14 让见不到的人成为自己的老师【榜样】 1 为自己选择一位老师 2 收集该人物的相关信息 3 随时询问自己私淑的老师 4 点亮迷茫的魔咒-如果是他的话,会怎么做“ 不要光顾着收集信息,而是应该在脑海中塑造一个虚拟人格,不断的自问自答,如果是他的话,他会怎么做。
方法15 一起读书,形成知识共同体【共读】 1 发起人选择一本书,邀大家一起读 2 所有成员在共读会开始前将书读完 3 在共读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读过的内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篇 我们应该学什么
第7章 找到自己想学的内容
方法16 清点脑内的知识【知识地图】 1 找到一个感兴趣的课题或者领域,把能够想象到的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写下来,不必按照特定的顺序 2 全部写完后再回头看,将自己有所了解的项目用方框圈起来 3 “从这些带方框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 或是看上去比较重要的项目,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 查完的项目可以再加上一层方框(双层方框)” 4 查过一些词后,再将自己写的内容重新看一遍,把那些看上去有联系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5 不断重复③和④,直到知识地图的内容大致确定下来, 不再继续扩增或是变化为止。再从所有项目中选出几个自己还想进一步详细了解的项目,用圆圈圈起来” 6 看自己写下的内容,从画圈的项目中选出一个自己 最感兴趣的项目,在圈的外侧再画一个圈(◎)。 您的学习或研究将会围绕着该项目展开” 7 随着学习或是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断地对知识地图进行修订
问题导向 方法17 用古代的雄辩术来自问自答【拉米提问法】 1 找一个自己不了解,或是想要了解的事物,用下列问题来自问自答 2 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等之后查阅相关的资料
方法18 知识的跨领域检索【ndc横向搜索法】 1 选取一个主题 2 将该主题与ndc十类分类法中的各项名称组合在一起,进行搜索 不要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
第8章 找到资料【翻阅无知的高墙】 “停留在无知的状态中,是非常危险,甚至致命的。求知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条必经之路。那些坚持探求知识的人最终也许会悟出这个道理,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去求知的人,生活只会用最痛苦的方式来让他们幡然醒悟。 同时,我也有一个好消息想要告诉大家。无论是看上去多么博学广识的人(理解了求知的本质的人),都曾经多次体会过这样的痛苦。正因如此,他们不会去嘲笑他人的无知,也不会去嘲笑那些因无知而惨遭失败,或陷入困境的人。 只要您能够保持认真的态度,不断地向无知发起挑战,那些嘲笑您无知的人就会逐渐远离。相反,那些愿意向您伸出援手的人,以及那些博学广识的人,将会逐渐走进您的生活。”
方法19 搜索前需要做的事情【打磨关键词】 ① 从辞典中收集适合用来搜索的词语或是短句(关键词) ② 试着搜索这些关键词 ③ 收集共现词(频率较高的共现词) ④ 找到需要排除的关键词 搜索引擎并不是一种用来查找信息的工具,而是一种用来筛选互联网信息的过滤器。
方法20 在不同的层级知识间自由穿梭【提喻查找法】分类系统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1 找到一个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然后想一想该事物属于什么类别 2 得出答案后,再继续想一想该类别又被包含在什么类别之中,如此反复 3 用找到的上层概念来查找资料
方法21 攀上巨人的肩膀【寻找相关的文献】 1选择一篇文献作为起始文献 2 通过被引用和被参考的关系,找到出版时间比起始文献更晚的新文献 3 用作者的名字去搜索该作者的所有文献 4 重复2,寻找更多的文献
方法22 调查研究的航海日志【调查日志】 (已知,欲知,计划调查方式,调查后得知,调查后未知,调查方式,得知起的作用) 1 把自己想要了解内容写到表格最左边的一格中,把不知道的内容转换成问题的形式 2 回答下面这三个问题,将答案写到相应的格子中 3 将调查后的内容填写到表格中 4 不断开展新一轮的调查,并将相关的事项填写到表格中
第9章 打开通向知识的大门 知识的形成:学术研究→学会演讲/论文发表→文献综述→论文集→教科书(首选)/百科全书 1.百科全书,(类似百度百科、手册)是专家们花费漫长时间,从知识的海洋中萃取出的精华(知识之盐)。虽然我们很难在其中找到最新的知识与见解,但收录内容都是各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2.教科书:入门书+百科全书+文献目录,三位一体。将一个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介绍给初学者。 3.文献目录:借助前辈们的力量来查找资料。 4.文献综述和论文集:文献综述和论文集就相当于是别人查找后的成果总结。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涉足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使该方向成长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时,人们有时就会将一些主要的论文整理成论文集出版。 5.期刊文章:通往知识最前线的大门。 6.书籍:自学者的好伙伴,人类记忆的外接存储器。
方法23 第一类参考书【百科全书】--博识的可能性 ① 寻找合适的百科全书② 查阅百科全书③ 整理自己查阅到的内容
方法24 第二类参考书【文献目录】--调查达人的赠礼 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想要了解的内容或是其他信息需求转换为一张(广义上的)文献列表,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自学者了。当他在阅读的过程中碰到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时,就会将这一困难转换为问题——“(为了理解这一内容)我应该读哪些书才好呢?”从而找到前进的方向。
方法25 第三类参考工具书【教科书】--入门书、百科全书、文献目录三位一体、自学者的好伙伴
方法26 遇见自己想读的书 【书籍探索】 期刊优点 优点①:期刊的内容比书籍更新 优点②:期刊的内容比书籍更多样化 优点③:期刊的内容比书籍更详尽
方法27 赶赴知识的最前线 【查找期刊论文】 想要查找文献综述,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后面加上“回顾”“概况”“进展”“展望”“研究课题”“元分析”“literature review”“review article”等关键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第10章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方法28 让多部文献一览【目录矩阵=文献标题+目录+概要+页码】 朱迪斯·杰拉德曾经在著作《如何利用矩阵表来撰写护理研究的文献综述》(Health Sciences Literature Review Made Easy: The Matrix Method)(安部阳子译,医学书院,2012)中提出了一种“矩阵表法”。不读文献(甚至无法获取文献)的情况下机械化整理文献的简便方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将这些文献相互联系起来了。 ① 为每一项自学内容制作一张对应的矩阵表 ② 将文献的标题和作者名等信息输入表格最左端的一列中 ③将目录中的小标题填写到相应的格子中 ④ 如果有必要的话,将各章节的概要也记录下来,著名野马。 ⑤ 将相似或类似的内容标记出来 ⑥利用矩阵表来横向阅读这些文献,将感兴趣的内容抽取出来进到整理。
方法29 把握文献之间的联系【引用矩阵表=标题+被引用的文献+摘要】 ① 将收集到的文献的标题填写到表格的最上面一行 ② 将这些文献的参考文献列表复制到表格最左端的一列(重复只记一次) ③将论文提及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摘抄到表格中 ④ 按照被引用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给参考文献排序 ⑤ 给收集到的论文排序 ⑥ 对引用矩阵表进行解读: · 了解文献评价; · 把握哪些文献属于经典文献; · 摸清研究和文献的分布
方法30 贯通式地阅读文献群【要素矩阵表=实验对象+课题+……(要素比较分析)】 ① 收集文献并将其按照出版年份排序 ② 选出一些可以放到矩阵表中的要素 (a)作者、书名、刊名等书目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找到这些文献。 (b)出版年份等:为了按照出版年份给文献排序。 (c)文献的(研究)目的:有些文献直接写明了研究目的,有些文献则是提出了假说或是研究问题。 (d)自变量和因变量[插图]。例如,在“吸烟对肺癌的影响”这一研究中,“吸烟量”(频率)就是自变量,“肺癌的发生率”就是因变量。 (e)研究设计(研究的种类:案例研究等描述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 (f)研究对象(数量、单位、属性)。 (g)数据集与数据源。(h)数据收集方式和收集时间。(i)使用指标与测量尺度。 (j)统计分析的手法和前提条件。 (k)作者认为本研究有哪些意义和优点。 (l)作者认为本研究有哪些缺点。 (m)引用文献。 (n)资金来源。 ③ 从文献中找到这些要素,填写到相应的格子中 ④ 对完成后的要素矩阵表进行解读, 将自己注意到的地方写下来
第11章 对信息进行筛选
方法31 找出谣言的矛盾【时间层级矩阵表】 ① 制作一个3×3的网格 ② 选择一件想要辨别真伪事情,写正中间一格中 ③ 想一想,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应该会怎样 ④ 想一想,如果刚才填写的这两件事也是真的, 那么应该会怎样 ⑤ 检查一下各格的内容是否存在矛盾 ⑥ 根据⑤中检查的结果,用0~100的数字来评价这件事的可信程度
方法32 让荒唐的主张暴露无疑【四格表】 ① 将有所怀疑的主张或是知识写成“如果发生了X现象, 就会发生Y现象”的形式 ② 制作一张四格表 ③ 将事例和数据填写到四个空格中
方法33 找出主张的根据【图尔敏模型】 ① 找出对方的主张(Claim) ② 找出事实(Data) ③ 用理由(Warrant)将主张和事实联系起来 ④ 将①~③中的分析汇总成一张图 ⑤ 寻找理由的佐证(Backing) ⑥ 想想该主张什么条件或是情况下不成立(例外Rebuttal) ⑦ 对该主张的可信度做出评价(限定词Qualifier) ⑧ 将①~⑦中的分析汇总成一张图
第三篇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第12章 阅读
方法34 不知不觉中就会用到的最快的读书方式【转读(Flipping)】
1.转读:用快速滚动方式 阅读。“当我们第一次拿到一本书时,可以先用转读的方式阅读一遍。之后,当我们读过这本书后,可以再用转读的方式去读一读它,这样多反复几次。”
2.搜读:事先决定好自己要找什么,然后一边用转读的方式来翻书 ,一边让目光快速地扫过书页, 搜寻自己要找的目标 (缺页、漏页、页码、语句或词组),这样的读书方式被称为搜读(Scanning)。
方法35 只读必要的部分【跳读】 “跳读(Skimming),是指为了达成当前的目的,将必要的部分从文本中筛选出来进行阅读。使用这一方法,我们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方法36 同文献对话【问读-问题导向】 “① 将文献(书或是论文)中的章节标题转换为问题的形式” “② 从标题对应的章节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③ 回答问题,制作一份“摘要” (好处:速度快、自由的调节阅读的速度和深度、促进理解和记忆)
读前,先预读来认识文献
这本书是围绕着什么主题来写的?
关于这一主题,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主张提供依据?
是否应该读?
方法37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限时阅读】 “① 找到一本想读的书,事先规定好用多长时间来读,15~30分钟即可。 “②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
效果
·让我们读书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让我们能够自由地从平时的状态切换至读书状态。
·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寻找和抓住要点。
·使我们读书的速度变得一目了然。
·通过记录每天读的页数和自我满意度,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包括读书的速度和对书中内容的掌握程度)。
使读书更有计划性。
·帮助我们学会判断哪些内容以及哪些书是不需要读的。
·能够阅读更多的书。
适合的书
愉悦身心的书,比如小说。从头到尾按顺序来阅读的书籍。 ·读起来很轻松,不需花多少时间的书。 ·目录和索引都完备的书。 ·结构符合规范的文献,例如论文等。
方法38 阅读方法的寂静革命【默读(Silent Reading)】 对于掌握了默读技术的成年人来说,结果却是相反的,默读无论是在速度[插图]、理解程度[插图]还是记忆[插图]方面,都要比出声朗读更加有效。
方法39 用最古老的阅读方法将知识刻入身体【朗读】
方法40 用手指来指引读书的方向【指读】
方法41 让读书与思考接轨【刻读】
1 先粗略的阅读一遍,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概要
2 一边阅读,一遍在必要的位置做标记
3 读完一遍后,再从头开始重温那些留下标记的部分
方法42 引领我们走向精读的“辅助轮”【段落归纳】
1 选择一步文献,确定阅读的范围
2 给各个段落标上序号
3 将段落的序号写到纸上,溜出一定的空白
4 读完一个段落后,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填写到对应的空白处
将难懂的书一点点地瓦解
段落归纳还是一种理解程度的自我监测
方法43 调动认知资源来跨越难关【抄写】 学习=记忆=反复抄写 了将必要的注意力调动起来
1 准备一段文本
2 先读一小段 然后凭记忆写下来
3 写错了页不必擦掉,画两道横线即可
4 将准备好的文本全部写完
5 检查自己写下的内容是否正确
数学家的读书方式
将抄写应用与阅读之中
方法44 运用所有的阅读方法来攀上精读的顶点
1 选取一段文本
2 将比较重要或是值得注意的内容标记出来
3 写注释
方法45 用译读来思考训练【铃木式六分笔记】 ① 将笔记分成六个部分,把原文的一小段粘贴到笔记的第1部分中 ② 查一查这段文字中的单词、短语和语法, 将查到的内容写到第2部分中 ③ 将一些有助于理解文意的背景知识以及与语言无关的事实写到第3部分中 ④将疑问和思考过程写到第4部分中 ⑤将译文写到第5部分中 ⑥最后将这段文字抄写到第6部分中”
方法46 战胜逆境的摘要注释方法【列宁笔记】 ① 先阅读原文,按照章节或是段落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输入表格正中间的一列中。 ② 其他解读和注释文献中对应部分的摘要输入最右侧的一列中。 ③ 重新阅读右侧两列中的原文和注释,将自己的感想输入最左侧的一列中。
第13章 记忆
方法47 通过记忆法的搭配来强化元记忆【计划-记忆法组合】
① 把自己想记,或是记不住的内容写下来 ② 把记不住会带来的损失和记住后能够带来的回报写下来
③ 为每一个“记忆课题”选择最合适的记忆法
方法48 治疗记忆障碍时会用到的文章记忆法【pqrst法】
1 预读;2 提问;3 读;4 自己复述;5 测验 “针对文本(文章)的关键点提问。可以分别从5W1H(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原因和方法)的角度来思考,提出问题。”
方法49 学习前后的准备和巩固【预习地图&复习地图】
方法50 源自古希腊的想象记忆法【记忆术】 1 准备用来关联记忆的桩 2 在脑内想象自己想要以及的事物 3 在想象中将记忆桩与自己想要记忆的事物联系起来 4 记忆术的种类和想象的方法 ·策略 拆分读音并找到谐音词 ·策略 举出具体的例子 ·策略 创造一个情景或是故事
方法51 使用模块画复习的记忆管理法【35分钟模块法】
① 学习时,以35分钟为一个周期,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0~20分钟……学习新的内容。 第20~24分钟……稍事休息,让新的知识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准备。 第24~26分钟……复习一天前的学习内容。 第26~28分钟……复习一周前的学习内容。 第28~30分钟……复习一个月前的学习内容。 第30~35分钟……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
② 想要继续学习的话,先休息10分钟,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利用时间分配机制来重复记忆”
第14章 如何突破“不懂”的难关
方法52 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出声思考】
1 选择一个课题
2 准备一个可以录音的设备
3 一边解题,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4 结束一段学习后停止录音,自己从头听一遍
比起安静学习,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会学的很快,理解也会更深刻
方法53 即使遇到读不懂的地方页不在迷茫【不懂路线图】 1 遇到读不懂的内容时,就拿出下面这张图 2 确认一下自己当前的状态是处于路径图中的哪个阶段(不明型、不定型、不能型) 3 确认路线图 ,看看自己在当前状态先能够做些什么,试着做
方法54 把做过的题利用起来【不同的️解决方法】 0 先把题做一遍 1 把题重新做一遍 2 在解题的同时出声说出自己的思路 3 给别人讲解 4 给自己讲解 #让重复练习不再枯燥无味,难题更值得重新解答:留出一定的间隔时间,限制时间,利用不想半途而废的心理,换一个学习场所
第15章 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方法55 把自己当作一种学习资源【元笔记】 1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元笔记) 2 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到元笔记中 3 随时翻一翻做好的笔记,把想到扽内容添加进去 4 编写一般自己的的《自学大全》
第四篇 为自学打下基础
自学语文的几大要点
1 认识到自己阅读能力的不足
2 积累关联性笔记强的词和概念
3 逻辑的本质是对话
4 善意原则
自学英语的几大要点
1 卡托·罗勒勃的等式
“学习时间、学习积极性这两个数值越高,那么最后取得的成果就会越大。 “抑制、阻碍”(英语中将其译为inhibition),日语翻译成了“羞耻心”。 比如,很多语言学习者都会陷入“不敢说、怕说错”的恐惧之中,还有的人害怕失去自己原有的逻辑基础,总是习惯套用母语思维,无法使用外语的句式结构来表达。”
2 不会半途而废的刷墙式学习法
1 先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字和发音
2 先看单词,在看语法
3 把教材上的会话和课文全部看一遍
4 仔细阅读语法的讲解,重新再读一次教材
5 记忆并理解了教材上的内容后,还要再进一步巩固,把每一章的内容朗读10遍并抄写3遍,这个过程重复3轮后,一本教材就算学完了。
3 使用儿童辞典和百科全书作为外语教材
“DK My First Encyclopedia”
4 在会话和闲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Small Talk:More Jazz Chant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Human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自学数学的几大要点
1 世界上不存在数学的母语者
2 停止想象 开始动手
3 迟到的理解
4 数学书都是从“结尾”开始写起
5 掌握证明过程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