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躯体治疗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躯体治疗的思维导图,包含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1-07 12:32:54躯体治疗
概述
1、精神治疗:躯体治疗(内科、外科、物理)、心理治疗、工娱治疗 2、精神病药分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物 3、药物代谢特点: (1)肠道吸收 (2)肝代谢 (3)尿排出(乳汁) (4)多数药物安全性高 (5)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过量透析无效 (6)口服后约2—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抗精神病药物
分类: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典型):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治疗中可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较少产生锥体外系症状
代表药物
作用机制: 1、D2受体阻断: (1)中脑边缘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 (2)中脑皮质通路:与药源性阴性症状和抑郁有关 (3)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 (4)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催乳素水平升高有关 2、5-HT受体阻断【潜在抗精神病作用】:5-HT2/D2受体比值高: ①锥体外系发生率低 ②部分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阻断α1受体 4、胆碱受体阻断作用:阻断M1受体
临床应用
适应症: 1、治疗精神分裂症、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2、控制躁狂发作 3、有精神病性症状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禁忌症: 1、心血管疾病,肝、肾脏疾病,全身严重感染 2、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既往同种药过敏史 3、白细胞过低,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用法和剂量
方法:口服,肠道外给药 剂型:片剂,针剂,长效制剂,滴剂 用量: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以最小剂量达到控制症状为原则,单一用药,个体化
疗程
急性期【首次发作、复发、恶化者】
阳性症状: 1、兴奋躁动: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奥氮平 2、幻觉妄想: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 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 3、联想障碍 4、行为怪异 5、敌对攻击
阴性症状:1、慢性期or起病缓 2、淡漠、退缩 3、思维贫乏 4、意志缺乏
用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
巩固期
维持治疗:1、首发者至少2年 2、1次复发者要3-5年 3、多次复发者要>5年
不良反应和处理
锥体外系反应(EPS)
1、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 2、静坐不能 3、类帕金森症 4、迟发性运动障碍
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恶性综合征
临床特征:1、高热 2、肌肉僵直 3、意识波动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血清肌酸激酶(CPK)升高
常见于:氟哌啶醇、氯丙嗪、氟奋乃静治疗时
1、早发现,综合治疗 2、停药,补液 3、纠正酸中毒 4、调解电解质紊乱 5、抗胆碱药不宜用 6、肌松药:硝苯呋海因 7、DA激动剂:溴隐亭
癫痫发作
1、多见于:氯氮平、氯丙嗪、 硫利达嗪治疗时 2、处理: (1)换药:氟哌啶醇、阿立哌唑、利培酮、氨磺必利 (2)加用抗癫痫药
自主神经的不良反应
1、M-受体阻滞: (1)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便秘 、记忆力下降 (2)重者:尿潴留、麻痹性肠梗阻、口腔感染 2、α肾上腺素能阻滞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性功能抑制 3、处理:头低脚高、输液、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 4、禁用肾上腺素
代谢内分泌的副作用
催乳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
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过度镇静、认知受损、抑郁
心脏相关不良反应
1、硫利达嗪可导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严重者出现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极少数发展为室颤or猝死 2、老年人、低血钾易发
其他不良反应
1、肝毒性 2、哮喘 3、水肿 4、关节炎 5、皮肤的副作用:药疹 (1)以冬眠灵多见 (2)面、躯干、四肢 (3)停药可消失 (4)严重者:剥夺性皮炎 (5)紫灰色色素沉着 6、粒细胞缺乏:氯氮平多见---停药、抗生素、皮质醇、输血
过量中毒
1、最早征象:混浊或激越、肌张力障碍、抽搐、癫痫发作 2、严重低血压、心律失常、低体温 3、处理:洗胃、大量输液、抗癫痫药、升压 4、禁用E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