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写作(一)》第十二章 诗歌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诗歌文体概述、诗歌的特征、创作方法。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编辑于2021-04-01 20:36:23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十二章 诗歌
诗歌文体概说 (未考)
诗歌的概念
一、定义
(1)古代: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2)现代: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 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歌是“一种以意象为元素,以想象为方式,以建构精神意境为重心,以韵律节奏为外形的语言艺术”。
二、古代与现代对诗歌定义的区别
(1)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文体中居首位。它以抒情性为主导的文学文体。 古典诗歌以格律诗的形式为最高,注重诗歌意境的创造,对诗歌的声韵要求也比较高,且古典诗歌经常表现社会现实题材,关注民生;
(2)现代诗歌则以自由诗为形式规则,适当吸收一些传统形式的因素,强调对诗歌意象的捕捉以及意象组合的方式,讲究诗歌的自由多变和隐喻性,诗意深奥,个性化色彩浓厚。
诗体的流变(未)
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最早发生的一种艺术文体。 上古时期的劳动歌谣即是最早的诗歌形态,它与音乐、舞蹈、巫术等融合一起。
1.中国是个泱泱诗国,并形成了“诗教”的传统。(周-唐) 从《诗经》开始,经楚辞、汉乐府诗歌、建安诗歌,直到唐诗宋词元曲,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爱国感愤、抒怀咏史等,奠定了深厚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还形成了以咏叹山水田园、边塞风光、羁旅愁绪等为内容的 从诗歌形式发展看,从最早适合反复咏叹的四言体诗,到吸收地方民歌形式,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诗体,再到汉乐府诗歌更加自由变化的五言诗和七言诗过渡。经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歌声律变化的完善,至唐代格律诗到达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其形式体裁完备,有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与近体诗(律诗、律绝)之分。 其诗歌流派风格多样化,这是艺术整体成熟的标志,出现李白、杜甫等杰出诗歌代表。 诗词散曲的浪漫主义诗歌风貌。
2.由唐诗至宋词(宋) 诗歌发展到宋诗阶段开始走向理趣化,重视诗歌政治和道德表达功能,以议论、才学为诗,弱化了诗人个性抒情表达的时空。 词作为一种文体,滥觞于六朝和隋,起源于唐,兴盛于宋。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体制,融音乐性与文学性于一体。 词发展到宋词阶段,词的抒写对象由狭小的生活面转变为阔大的社会领域,大大提升了词的境界与地位
3.现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几乎是在全盘否定古体诗词形势下发展的。但这只是纯粹为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从早期现代白话诗的发展也能看到,随着激进的诗体解放运动的过去,现代诗歌的发展自然回到理性的发展状态之中,现代诗人既汲取古典诗歌的营养,又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 从偏重于学习西方现代诗歌的早期象征诗派,到重新找回格律诗的形式实践的新月诗派,再到融合中西诗歌的优长的现代派诗歌的逐步形成。
上世纪40年代,出现将现代自由诗歌与革命现实融合的七月诗派,将西方现代派诗歌技艺与中国个体的抒情方式融合的学院诗歌探索的九叶诗派,还有延安时期将现代自由诗体与民歌结合的实验诗歌活动,形成了表达时代政治内涵的政治抒情诗。 之后,80年代出现朦胧诗派,以现代派的诗歌技巧和内心复杂的抒情内容契合来反映时代的心声。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全球化的文学态势,诗歌形式的实验和探索也越来越频繁,口语诗、图像诗、网络诗歌等形态万千。
诗歌的文体类型
诗歌的 发展史
1.旧体诗:古体诗、近体诗和词。 唐初之前的诗歌形式称为古体诗格律诗则称为近体诗。词,则是古典诗歌的另一种形式。
2.新诗 新文化运动,提倡写白话诗,这样就诞生了新诗。 新诗在形式理论上也可以分为格律体、自由体和民歌体
诗歌的容量
短诗、长诗和组诗。
诗歌的题材
爱情诗、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 政治诗、军旅诗、儿童诗等。
诗歌的表现方法
抒情诗与叙事诗。
活泼的诗歌文体形式
打油诗、回文诗、藏头诗、题画诗、 讽刺诗、街头诗、图像诗
诗歌的特征 5考【独一属性】
01 强烈的抒情性:所有文体中情感最直露、最强烈
凝聚的意象感:诗的最核心:意象特征
03 直观的形式美:最明显的外在特征
独特的语言效果:与文章语体风格均不一样
诗歌创作方法 2考
诗歌创作首先要掌握抒情方法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文体,抒情是诗歌创作的方法论。
(一)抒情主题与抒情内容
1、抒情主体的条件(诗人创作的条件) ①诗人需要有饱满的情绪冲动。 ②需要有“发言”成诗的语言天赋。
2、如何抒情?抒情主体如何学会运用一般的抒情话语,把抽象的情绪状态转化为形象可感的语言组织形式? 抒情,即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 他必须是思绪自由灵动,情绪超越现实之外,具有激情状态之人,而非日常生活状态的人。正是这种能激发诗意状态的人,内心才充满着一种将内心情感表现于外的冲动
(二)抒情话语
是一种表现性的话语形式,借助声音和画面的组织形式 象征性地表达情感。 如何将情绪和情感转化为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 1、 要理解声与情、画与情的关系 2、 要练习与模仿优秀诗人的抒情方式 3、 找出自己内心潜藏的对诗歌的声音和敏感性 4、 要获得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5、 提炼与时代共鸣的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诗歌的意象创造成为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 6考 辨析
(一)意象:即充满意蕴、意义、意味的“表意之象”。 意象的形成使得诗歌在文学文体的意义上走向独立与自觉。 诗歌忌直白、浅易、味短。古典诗歌讲究含蓄、意境空灵;现代诗歌则讲究表意的深度,意象的繁复。 意象是诗歌作品的核心。
现代诗歌的意象群体、段落之间多表现为打破常态的时空 结构,经常出现的有以下几种结构方式: 1、跨越式:跨到 2、压缩式:收缩 3、层次化:层次性 4、四维化:三维注入时间 5、镜头组接式:镜头组接
跨越式: 诗歌的意象从“房屋”跨到“朋友”,再转到“心灵”,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具象入抽象,一步步将诗人对战争岁月的怀念传达出来。
这么多/鳞次栉比的房屋/仅仅留存了/断垣残壁/几堵这么多/患难与共的朋友/幸运的/生者/屈指可数一个个十字架/竖立心中我的心灵/是最悲伤的坟墓——〔意〕翁加雷蒂《卡尔索的圣马提诺镇》
诗歌先抒写“船”与“岸”在恶劣的环境当中所遭受的境遇,展示一个阔大动荡的航海之旅,到最后慢慢收缩为一条静止性的哲理化诗情,造成一种时空浓缩感。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呵,心爱的岸/昨天 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哪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一一舒婷《双桅船》(压缩式)
诗歌中每节的意象虽不尽相同,但句式、节次都很整饬,且出现复沓,显得很有层次性,传达出诗人在复杂的思绪中对“相信未来”的执著信念。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一一食指《相信未来》
将三维空间里的瞬间注入永恒的时间之流,传达出了爱情的永恒。
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在巴黎/巴黎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法〕普列韦尔《公园里》
通过一连串的伦敦冬日黄昏时的街巷镜头组接,滞缓而平淡的情绪空间让人感到都市生活的无聊,人生的腻烦与无奈。
通过一连串的伦敦冬日黄昏时的街巷镜头组接,滞缓而平淡的情绪空间让人感到都市生活的无聊,人生的腻烦与无奈。
如何激发诗歌的想象与灵感 未考
一、激发想象 诗歌是文学文体中最富自由想象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想象是诗歌的思维方式。
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要有强烈的情感性 2、要有自由的联想能力,运用无逻辑、跳跃、组合变形、夸张、幻化等思维手段来达成想象的可能。
二、激发灵感 灵感,是人们在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 灵感来自后天的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
所以,唐代诗人卢延让说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学会运用诗歌的节奏韵律 4考
陈本益在《汉语诗歌的节奏》一书这样定义诗歌节奏:“诗歌节奏,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的语音形式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
一、古典诗歌的韵律节奏: 在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中,传统的语言方式有很多种:对仗、重复、排比、押韵、平仄、回环、照应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诗歌阅读中经常见到的方式。 如以下一些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 ——杜甫《登高》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漪。不稼不穑,胡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重复)——《诗经·伐檀》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回环)——《苏轼·赏花》
二、现代诗歌的韵律节奏(7年4考)
现代诗人戴望舒所言:“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对于现代诗歌创作来说,诗人们更注意语义符号上的表现,如英美新批评派提出几种诗歌批评术语:复义(含混)、反讽、悖论、张力、隐喻等,这些手法可以增加诗歌语言的深度,丰富诗歌表达的内涵。
1、含混(复义)(单选) 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意义含混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字、词)包含两种或两种 以的意义,一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现象,是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例如舒婷的《双桅船》。 舒婷的诗歌是咏叹爱情还是人生?从诗歌的语言技巧中体现出诗人表达的情感的隐秘性与复杂性。
2、反讽 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 反讽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如故意把话说轻,但听者却知其分量,也可以表现在整个作品结构之中。 例如闻一多的《死水》。 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这些美丽的辞藻放置在对现实世界诅咒的“死水”语境中,显然有了跟词的本义不一样的涵义,体现出“明显的歪曲”的讽刺意义来。
3、悖论(单选) 悖论也是一种表达复义的语言技巧。它使通常互相干扰、 冲突、排斥、相互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 你又贫穷,又富有,又强大,又孱弱,俄罗斯,我的母亲“贫穷”与“富有”,“强大”与“孱弱”,两组矛盾、相悖的词语,在更高意义上却更加真实、准确地表达出了诗人对于祖国的复杂的心理情感。
4、张力 就是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诗歌的张力便来自于词的全部外延与内涵所表现的各种意义的统一。诗歌应该是其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的平衡,字面意思与隐喻意义这两种因素要同时存在并处于张力的状态。如卞之琳的《断章》。 全诗从字面意义描写出的生活场景,到延伸出有关情感的诗,再引申到一种哲理化的诗歌意蕴,显示出丰富的诗歌张力。
5、隐喻 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如顾城的《一代人》。 这里的“黑夜”隐喻的是“一代人”经历的“文革”时期的迷茫岁月,“光明”则隐喻“一代人”对祖国的坚定信念,对真理的追求。 以上这些常用的语言技巧,成为了现代诗歌创作向语义转向的节奏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