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蛋白质
这是一篇关于能量及宏量营养素——蛋白质的思维导图,蛋白质的互补作用,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食用的时间越近越好等。
这是一篇关于食物营养基础——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的思维导图,食物的营养价值的概念。
这是一篇关于水的思维导图,包含含量、生理功能、水的缺乏、水的适宜摄入量等。
这是一篇关于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的思维导图,水溶性维生素是可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一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
能量
蛋白质
元素组成及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
元素组成:碳、氢、氧、氮、硫,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
折算系数:每克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折算系数为6.25
氨基酸
概念: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又称α-氨基酸
分类
按化学结构式分: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
按必须性分
必须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亮、异亮、赖、蛋、苯丙、苏、色、缬、组氨酸
非必须氨基酸:可以在体内合成
条件必须氨基酸:可以转变。半胱氨酸、酪氨酸
氨基酸模式及限制氨基酸
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须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即根据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的含量,以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计算出其他氨基酸的响应比值。
食物蛋白的必须氨基酸组成与参考蛋白质(通常为鸡蛋蛋白质)相比较,缺乏较多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缺乏最多的一种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量足、比例适当,可以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半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但量不足、比例不当,仅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不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消化、吸收和代谢
消化:经胃蛋白酶消化,肠内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主要消化部位为小肠。
小肠内的蛋白酶
内肽酶(水解内部肽键)
外肽酶(水解末端氨基酸)
吸收
分解与合成:正常膳食的健康人每天尿液排出12g氮,禁食时每天排出2-4g氮。氨基酸分级代谢的最主要反应是脱氧基作用,生成α-酮酸,最终转化成碳水化合物和脂类,氧化供给能量。蛋白质在体内不断分解、合成,维持动态平衡。
氮平衡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概念:氮的摄入量及排出量的关系
B(氮平衡)=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氮)
摄入=排出,零氮平衡,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并富裕5%
摄入>排出,正氮平衡,儿童、孕妇、疾病恢复、运动、劳动
摄入<排出,负氮平衡,饥饿、疾病、老年
生理功能
构成机体组织:除水分外,蛋白质约占细胞内物质的80%
调节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次要功能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食物蛋白质的含量:食物中的总氮*6.25
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摄入氮-粪氮)/摄入氮*100%
蛋白质真消化率(%)={(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摄入氮*100%
消化率:鸡蛋97%,牛奶95%,玉米85%,大米88%
蛋白质利用率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
PER=实验期内动物体重增加量(g)/实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
被测蛋白质PER=实验组蛋白质功效比值/对照组蛋白质功效比值*2.5
常见食物PER:全鸡蛋3.92,牛奶3.09,鱼4.55,牛肉2.3,大豆2.32,精制面粉0.6,大米2.16
生物价BV
生物价是反应食物蛋白质消化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生物价越高,蛋白质利用率越高
BV=储留氮/吸收氮*100;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
氨基酸分AAS
氨基酸分亦称蛋白质化学分,是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适用于单一食物蛋白质评价和混合食物蛋白质评价
AAS=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参考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100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
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食用的时间越近越好
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植物性蛋白质
谷类:10%,主要来源
豆类:大豆36%-40%,优质植物蛋白质
动物性蛋白质
蛋类:11%-14%,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奶类:3.0%-3.5%,婴幼儿除母乳外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肉类:新鲜肌肉15%-22%,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
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膳食蛋白质摄入量
身体测量
生化检验
脂类
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