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 《财务与会计》-非流动资产
关于2023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思维导图第10章,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持有待售和终止经营),无形资产减值的核算等。
编辑于2023-11-10 16:06:0910 非流动资产-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
核算范围
①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核算范畴; ②对于固定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当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 ③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无法单独计价的软件,与所购计算机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 ④建筑企业的各种临时设施,也在固定资产科目下核算。
初始计量
外购取得
不需要安装的成本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需要安装的成本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分期付款
借: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应支付的金额)
团购取得
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
自行建造
方式
发包、自营(账务处理参考P221)
其他待摊支出
提示: ①试生产出的产品对外销售,按照收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②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支)
在建工程发生的管理费用、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等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发生的借款费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
建设期间发生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赔款后的净损失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工程物资
建设期间发生的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
借: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投资者投入
有合同按合同,合同不公允的除外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等
弃置义务
取得时
借: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 贷:预计负债
期末计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期满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折旧
折旧的范围
①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原值、残值、使用寿命 ②“次月”开始计提折旧 ③不提折旧的:已提足、土地、提前报废、持有待售、更新改造
折旧的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P226-229,注意后两种方法的计算细节)
后续支出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更新改造时点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谁受益谁承担
处置
STEP①:转“固定资产清理” STEP②:残料入库、清理费用、保险赔偿皆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归集 STEP③:清理完成后,正常出售转让,计入“资产处置损益”;报废、毁损、自然灾害等,计入“营业外收支”
清查
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无形资产
确认范围
P234
初始计量
外购取得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自行研发
投资者投入
略
接受政府补助
有公允按公允,无公允按名义金额计量
借:无形资产 贷:递延收益
摊销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不应摊销,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每个会计期间对其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按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处理。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①应摊销金额=成本-预计残值-减值准备 ②残值通常为零,特殊情况除外(P236) ③当月增加的,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当月不再摊销。 ④使用寿命按孰短原则确定 ⑤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⑥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⑦谁受益谁承担
处置
出售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处置损益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报废
借: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的核算
减值迹象
P239,注意第3条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的: 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
可收回金额(孰高)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P241-242,注意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哪些不包括在内。
账务处理
①减值确认后,折旧和摊销应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 ②一经确定,不得转回 ③处置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④参考P244"命题角度“,哪些适用资产减值准则,哪些减值可转回,哪些减值不可转回
10 非流动资产-下(投资性房地产、持有待售和终止经营)
投资性房地产
确认范围
建筑物
√
P245
×
①自用房地产(固定资产) ②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开发产品) ③转租的建筑物(租赁准则) ④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自建宿舍楼等(职工薪酬准则) ⑤不能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属于)
土地使用权
确认为无形资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按取得价款和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 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房是房,地是地)
计入房屋建筑物成本(作为存货)
房企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土地使用权相当于需要加工的原材料)
确认为固定资产
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转换
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处置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确认
同时满足: 在当期状态下可立即出售+出售极可能发生(已作出决议、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一年内完成)
计量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
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
①将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类别
借:持有待售资产——××资产 ××借款(账面价值) 贷:××资产(账面价值) 持有待售负债——××借款
②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按照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先抵减处置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且不得转回) ——××资产(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本准则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后续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减值扩大
继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的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减值缩小
①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确认的减值金额内转回 ②已抵减的商誉账面价值,不得转回
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类别
孰低计量
按照假定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本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等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VS 可收回金额
终止确认时
略
终止经营
确认
满足规模条件的组成部分(1/3)+已经处置或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1/3(满足其中之一): ①主要业务或主要的经营地区 ②相关联计划的一部分 ③专为转售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