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 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
关于2023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第11章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思维导图,包含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等。
编辑于2023-11-10 21:06:5611 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参考P268 命题角度1、2)
初始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含相关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后续计量
①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②收本、收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债权投资——成本 ③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可转回) 贷: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或借方)
重分类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①符合基本借贷安排的部分,对应结转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原账面余额)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余额) 债券投资减值准备(累计减值金额) 贷:债权投资——成本(原账面余额)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余额)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累计减值金额) ②公允价值的部分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含交易费用)
后续计量
①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②收本、收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③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④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可转回)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重分类为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①符合基本接待安排的部分,对应结转 借:债权投资——成本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②公允价值的部分,反向冲销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后续计量
①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方) ②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重分类为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借:债权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后续计量
①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②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出售
①出售所得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②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长期股权投资
非合并方式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权益法)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提示: ”初始投资成本 VS 入账金额 “的区别
>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 <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贷记“营业外收入”
损益调整的确认
评估增值
内部交易
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超额亏损
借:损益调整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frist) 长期应收款(second) 预计负债(third) 备查簿登记(last)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注意将来是否可转损益)
其他权益变动
因被动稀释导致持股比例下降时“内含商誉”的结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结转掉的“内含商誉”) ——其他权益变动(可辨认净资产部分)
减值
处置
合并方式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成本法)
①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②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减值
不得转回
处置
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转换(P300-309)
增资
公允价值计量→权益法
先卖后买
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法
先卖后买
权益法→成本法
原账面+新公允; 购买日之前因权益法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暂不作处理
减资
公允价值←权益法
先卖后买
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法
先卖后买
权益法←成本法
重点: 投资收益=处置部分价款+剩余部分公允-(按原持股比例应享有的原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商誉)+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部分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剩余部分追溯调整为权益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确认和计量
货币性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 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预收账款 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出定入)
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出定入)
不确认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