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神经组织的思维导图。神经组织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下图内容包括: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神经末梢等等。
编辑于2021-04-17 14:04:08神经组织
神经元
形态特点:胞体形态、大小各异,有突起,主要是树突和轴突
树突:有一条或 多条,呈树状,可接收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轴突::只有一条,呈细索状,末端有分支,可将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端
结构特点:细胞核大而圆,位于胞体中央,核着色浅,呈空泡状,核仁明显;细胞质又称核周质,内含丰富的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和其他细胞器
尼氏体:是一种嗜碱性物质,呈颗粒状或斑块状(RER+游离核糖体)
神经原纤维:在镀银染色下,呈棕黑色细丝,并伸入树突和轴突(成束的神经丝+微观)
树突:与核周质相似,树突的分支上的突起称为树突棘(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其内有2~3个滑面内质网形成的板层,板层间有少量的致密物质,称为棘器
轴突:轴突一般比树突细,粗细均匀,末端常有分支;光镜下呈淡红色;无尼氏体,则不可合成蛋白质,其成分的更新及神经递质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和酶由胞体内合成后输送到轴突及其终末
突触
突触前成分:呈球状膨大,镀银染色呈现为棕黑色的圆形颗粒;电镜下,含有许多突触小泡、滑面内质网、微管、微丝和少量线粒体
突触间隙:含有神经递质水解酶
突触后成分
突触前后膜因有致密物质附着而导致其比其他细胞膜厚
功能:传导神经冲动(钙离子流入->突触小泡的突触素Ⅰ磷酸化->出胞作用,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打开,引起兴奋性或抑制性变化)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多)
形态:呈星形,胞质内有胶质丝(由胶质原纤维蛋白构成,参与细胞骨架的构成)
有些突起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物质选择性透过)
分类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白质,胞突长而直,分支较少,胶质丝丰富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灰质,胞突粗短,分支多,胶质丝少
少突胶质细胞
形态:突起较少且短,但在银染色中发现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不少,分支较多
分布:灰质神经元附近及白质的神经纤维周围
功能:突起末端扩展为扁平薄膜,包卷神经元的突起,形成髓鞘(是中枢系统中的髓鞘形成细胞)
小胶质细胞
形态:胞体细长形或长椭圆形,突起细长有分支,表面有许多小棘突
分布:神经元周围
功能: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
室管膜细胞
形态: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和纤毛
分布:脑部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
功能:形成脑脊液,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可形成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即室管膜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
形态:细胞核呈长卵圆形,其长轴与轴突平行,核周有少量胞质
分布: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轴突上
功能:包裹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卫星细胞
形态:扁平或立方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
分布:神经节
功能:包裹神经节的神经元胞体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元(假单级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及其他组织共同组成的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
有髓和无髓终末反复交织而成
分布:表皮、角膜、真皮、骨膜、脑膜、血管外膜、关节囊、肌腱、韧带、筋膜、和牙髓等
功能:感受温度、应力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
有被囊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分布:皮肤真皮乳头层,以手指、足趾的掌侧的皮肤居多
形态:呈卵圆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
注意:有随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并分成细支盘绕在扁平细胞间
环层小体
分布: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
形态:卵圆形或圆形,中央有一条均质的圆柱体,周围由数十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
注意:有随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裸露的终末穿行于小体中央的圆柱体内
肌梭(本体感受器,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
分布:骨骼肌
形态:长梭形,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内含若干骨骼肌纤维,细胞核呈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纤维中端而使该处膨大
注意:感觉神经纤维终末进入肌梭,裸露的终末呈爪状包绕梭内肌纤维的中段,或呈花枝样附着在近中段
运动神经末梢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化学突触)
分布:骨骼肌纤维,又称运动终版或神经肌连接
结构:电镜下,含丰富肌浆,线粒体、细胞核;肌膜凹陷形成浅槽,运动终版终末嵌入凹槽,此处为突触前膜,富含钙离子通道
工作原理(功能):神经冲动传至此处时,突触小泡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N型受体结合,使肌膜两侧离子分布发生变化而产生兴奋,从而引起肌纤维收缩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化学突触)
分布:内脏及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上皮细胞等
结构:神经纤维末梢较细,无髓鞘,轴突终末分支常膨大形成膨体,多个膨体呈串珠样排列,附着于平滑肌纤维或穿行于腺细胞间
工作原理:同上
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突末端的足板包卷轴突而形成髓鞘,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多个突起包裹多个轴突形成多个髓鞘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轴突除起始段和终末段外,均有施万细胞包裹形成髓鞘
郎飞结:各节段间的无髓鞘缩窄部
结间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
髓鞘成分:脂蛋白(髓磷脂),新鲜时呈亮白色,用锇酸固定和染色,类脂被保存,呈黑色
施-兰切迹:髓鞘纵切面上常见一些漏斗形的斜裂,又称髓鞘切记
无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无胶质细胞包裹,轴突裸露,分散在有随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突起之间
周围神经系统:由轴突和包在其外面的施万细胞组成,一个施万细胞可包裹多个细小轴突
轴突运输
慢速轴突运输:胞体内新形成的神经丝、微管和微丝慢慢地移向轴突末端
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小泡和线粒体等由胞体运送到轴突终末
快速逆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内的代谢产物或由轴突终末通过入胞作用摄取的物质逆向运送到胞体
组成
神经细胞
功能:具有感受刺激、传到神经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绝缘和营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