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作者克里斯多福•孟继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穿透自我障碍,用爱酿造幸福秘方——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编辑于2021-04-20 10:47:28《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道德经37~45章读书笔记分享。《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道德经37~45章读书笔记分享。《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书籍简介
作者: [加拿大] 克里斯多福·孟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页数: 297
定价: 28.00元
豆瓣评分 8.0
内容简介-告诉我们如何穿透自我障碍,用爱酿造幸福秘方——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第一部分:亲密关系之圣杯
建立亲密关系的原因
表面原因
孤单或寂寞时,渴望有个人陪伴
痛苦或快乐时,渴望有个人能够与之分享
主要原因
找到一个能满足内心需求的人
建立亲密关系的本质
把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当做是一场修行,学会放手,学会接受不完美,勇敢的面对内心的伤痛,让自己充满爱,最终让我们彼此的灵魂体验到灵性上的满足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构建通向彼此之间的桥梁
亲密关系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月晕现象
幻灭阶段
内省阶段
启示阶段
第二部分:月晕现象
含义
你觉得对方很棒,很好,在你眼中Ta是完美的,Ta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为何会认定是Ta
童年时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家庭的归属感
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
月晕期间亲密关系经历三个阶段
开始阶段
相处很愉快,彼此都认定对方就是要找的那个人
伪装对方喜欢的样子
中间阶段
相处一段时间后觉得彼此需求没得到得到满足
彼此暴露或发现对方不好的一面
明说:直接告诉对方怎么做
暗示:用各种手段比如不说话,没兴奋的感觉等
通过这两种方法企图改造对方来满足内心的需求
期望,期望对方改变
目的:期望对方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可以理解为变相的改造
期望落空
原因:你在期望对方改变的同时对方也期望你能改变
我们在从别人身上得到满足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对方也同样有需求
最终可能就产生矛盾,比如吵架
期望落空时产生两种感受
感受内心缺乏爱,因为缺乏所以需要,进而期望对方改变
觉得这个世界没有爱,因为这个特别的人都满足不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期望落空造成的影响:我们就会觉得从对方那里得不到满足,得不到爱
如果对方爱我,一定会为我改变
解决方法
学会放下,放下对别人的期望,只因越期望,就越想改造对方,越会适得其反
从自身出发,不要想着从对方那里获得满足,真正能满足你需求的只有你自己
如佛祖所讲的本自具足
只有本自具足,这时彼此建立的关系就没有了要求,期望,只有爱
比如:如果你自己有花不完的钱,你还会要求对方有花不完的钱吗
这就是本书最核心的思想,你可以认真的体会一下
最后阶段
无法通过改造来改变对方,期望落空,就会进入幻灭阶段
第三部分:幻灭
含义
经过改造失败,期望落空,你以认定的那个人不能满足你内心的需求
Ta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对方表现出的一些行为可能不经意间触碰到你内心的伤痛
可能是你儿童时期受到的伤害
就好像从梦境(梦境幻灭)回到现实
这就是幻灭,它会造成两种影响
礼物
偏差行为
礼物
能够让我们从外寻求需要的错误中解脱出来,转而追求内心的本自具足
如果你能从月晕阶段中认真思考,反思,自己的需求是自己给的还是别人给?
幻灭会出现四种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
通常的做法:生气吵架
生气吵架的原因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对方的一些行为,勾勒起你儿童时期痛苦的经历
这些早期的伤痛一直存在你的潜意识中,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
吵架能很好的吸引注意力,能让自己不去想早期的伤痛,因为吵架要比承受儿童时的伤痛要简单的多
生气吵架的好处
麻痹心中的痛
通过生气来转移伤痛
让对方产生罪恶感
就可以控制对方,让对方做出改变
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对的
儿童时反抗不过父母,现在可以反抗过你的配偶
本质:通过吵架等方式来牺牲对方,保护自己,这样你就不用去面对童年时的创伤
举例:玛丽和约翰一对夫妻,玛丽每次用完洗手间,洗手间就搞得很乱,约翰几番提醒要玛丽用完洗手间后,打扫干净,可是玛丽依然把卫生间弄的很乱,结果终于爆发,开始吵架,越吵越激烈,甚至发展到你不爱我,你自私这种地步;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约翰小时候经常被家人忽略,他说的话家里人从不在意,他让玛丽收拾卫生间,而玛丽的行为让他想起小时候没人在意的经历,所以通过吵架等方式........
通常的做法:愤怒发脾气
三种表现
攻击
双方通过言语等方式攻击对方
情绪抽离
把自己从这段关系抽离出来,就像是个局外人,就是常说的冷暴力
被动攻击
明明心里很愤怒,表面却没表现出来,还说自己没事
权利斗争
跟对方对着干,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
报复心理
做一些事情来伤害对方
例如:你让我生气,我就去花几万块钱买个包来气你
自我放逐
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无力改变对方,无力改变这种糟糕的关系,就不在挣扎,认命,你爱怎样就怎样,就这么过吧
解决方法
勇敢的直面各自的伤痛,你要能认识到能彻底解除伤痛的唯一方法就是你自己学会放下,学会接受不完美
有了这种认识,觉悟,你只会从自身找原因,就不会在指责,抱怨,要求对方,那么你们的关系也就得到缓和
即使你能直面内心的伤痛,但你自己不一定就能放下,伤痛依然存在,这时候你要意识到你不是一个人,你们彼此要找到爱,只有爱才能让你们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陪着彼此度过各自的伤痛
比如:你想要买一辆车,但是支付不起
你就要求对方帮你买,那对方也支付不起,没有满足你的需求,你就开始抱怨对方没能力,抱怨对方还不如隔壁的老王等等,那么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
你能认识不是因为对方没有给你买而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挣不了那么多钱,这样的话,上面的抱怨还会出现吗,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从自身想办法去解决,去提升自己挣钱的能力,可是在这个过程你自己依然会觉得困难(自己能解决最好),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敞开心扉的与对方交流这件事,如果对方也有这种认识,如果你们之间还有爱(没有的话,不如放手),那么对方一定能够理解你,帮助你,和你一起努力变得更好,因为家里有一辆车的话,会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第四部分:内省
含义:经历月晕,幻灭阶段,可能会继续追逐外在需求或开始由外转向内
两种选择
继续无止境的追逐需求
最终只能导致自我放逐,放弃,妥协,认命
还没有意识到别人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只有你自己能够让你解脱出来
直面内心的伤痛
对对方
不在要求对方,不在期望对方,能够好好的沟通,理解,包容对方
对自己
能够直面伤痛(会表现出三个角色)
亲密关系的三个角色
受害者角色
直面伤痛时,你会觉得很痛苦,可能会再次选择逃避
迫害者角色
对方触发你伤痛时,你内心就就很愤怒,就会迫害他人甚至自己
拯救者角色
想办法去解决内心的伤痛
三个角色不断转换,如果还没有觉悟的话,会进入受害者牢笼中
受害者牢笼类型
左右为难
例如:女的发现男的出轨(受害者角色),想离婚,但离婚后自己就没有经济来源
对家庭的死忠
例如:家里人要回家考公务员,他就回家考公务员了,即使自己不喜欢,不愿意
牺牲心态
例如:认为洗碗这件事是牺牲而不是奉献给家人
依附心态
例如:没有Ta就活不下去了
投射心态
例如:你不快乐的时候,你觉得空气都是忧伤的
竞争关系
例如:问孩子更爱谁
死亡诱惑
例如:婚姻的最后,一方会陷入绝望,觉得这辈子就毁在对方手里,死可能是一种解脱
如何摆脱牢笼(解决方法:你会发现和前两个阶段本质是一样的)
面对问题,要突破自己的认知
例如:左右为难的例子,如果那个女的能突破自己,认识到自己即使离开也能过得很好,她就能摆脱
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例如:左右为难的例子,如果那个女的她自己本来就有经济来源,而不是靠她的丈夫
从内心出发,不要着眼于表面问题
例如:玛丽和约翰的例子,真正的问题不是玛丽没有打扫卫生间,而是约翰早期的经历
面对问题,不要怪罪别人,要勇于承担百分之百责任
例如:如果我没有和Ta在一起,我会这样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自己
没有什么问题爱解决不了的
这是超越牢笼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能找到,你就到了启示阶段
这种爱,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爱(每个阶段都有提出)
第五部分:启示
含义:很神秘,很短暂,可能当你看清自己的本质,找到爱的时候,启示就会出现(在前三个阶段只要你有所觉悟,启示都会出现)
例如: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在某个瞬间突然就想出来了
例如:佛说的放下屠刀,立定成佛,在放下的那一刻,就觉悟了
例如:一对夫妻吵架然后冷战,突然有那么一瞬间,男的从内心就有一股冲动想要拥抱她,然后说声抱歉
这个阶段还需要你自己慢慢体会,感悟,例子只是参考
启示呈现的方式
启示推动着你的力量,让你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
以毫无察觉的方式显现
让你自己有选择的力量,而不是听天由命或辛苦的走完亲密关系的前三段
相信爱
不管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亲密关系的所有阶段,还是快捷的方式穿越,都要相信爱,有爱我们才可能踏进灵魂关系的大门
第六部分:灵魂关系
含义:你所做的事都是出自灵感,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启示
灵魂关系建立的关键:允许
允许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让你明白你所做的事都源自内心
孔子说的尽人事听天命,你做了你所做的一切,至于结果就看天命,不要强求,不要不允许不好的结果出现
例如:人都要长大,你若不允许自己长大,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
这里好像说的是一种境界,自己悟吧
第七部分:金句摘抄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
当把梦想寄托在别人身上时,我们会因为梦想即将成真而感到兴奋,但当现实的因素出现时,我们原本飞上云霄的心情,就一下子跌至谷底
当我们迫切地希望父亲或母亲爱我们,但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这份爱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愿意做任何事,就算不计代价,也要让父亲或母亲不排斥我们
我无法相信伴侣的爱,我想他/她早晚会伤害到我,其实你真正表达的意思是你不能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处理伤痛或爱你自己的
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与任何情境和情势无关,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而触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