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理论
公基考试基本经济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特定经济名词。
编辑于2021-04-22 22:15:05经济理论
前言
经济学研究前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资源稀缺性:对于人无限的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不遗余力耗费时间去追求
微观经济学
导论
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市场),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需求和供给
需求和需求定理
需求和需求量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种货物的总数量。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
一般:价格高需求量少
是影响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正常品:收入上升,需求上升
低档品:收入上升,需求下降
口红效应:收入下降,需求上升(根本原因:收入减少)
赫轮效应:由奢入简难
相关商品(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价格提高,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互补品的价格提高,该商品的需求下降
消费者的偏好
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刻会上升,就会增加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需求定理
研究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
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换成反向变动关系。价格高则需求量少
需求价格弹性
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价格变动量对需求变动的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应用——丰收悖论
好年景的大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收入
农产品供给增加→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农产品缺乏弹性→价格下降,销量未增加→总收入减少
国家限价(最低)→供给增多→国家收购
限价(最高)→黑市
需求收入弹性
含义
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应用——恩格尔定律
研究消费者用于购买事物的支出量对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就可以得到事物支出的收入弹
事物支出在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或总支出)的增加而减少。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供给
含义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定理
商品价格越高,厂商供给越大
供求平衡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均衡价格的应用
最高限价
一般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最低限价
一般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供求法则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
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和市场机制
市场的含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顺利进行的条件,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市场调解的缺点
自发性
不正当利益
盲目性
蜂拥而上
滞后性
不能反映供需的长期趋势
市场机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市场机制的含义
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
价格机制
反映商品市场上产品的供求同价格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作
价格机制是商品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种市场机制。
市场的导向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表现的
供求机制
反映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竞争机制
反映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风险机制
经营利益与经营风险(亏损、破产)之间的相互联系
实行企业破产是风险机制的最高层次的作用形式,因而也是风险机制运行的最关键的条件
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兼有生产要素市场的特征
生产要素市场
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兼有商品市场的特征
市场体系三大支柱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市场主体
消费者
效用
含义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是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多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替代效应
某一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其他物品来替代变得较为昂贵的该种物品,从而便宜地获得满足
收入效应
当价格上升而实际货币收入不变时,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便会下降,就会减少自己的消费行为,因为收入不足以购买以前的数量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收入效应改变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生产者
生产论
成本的相关概念
成本称为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也可以说是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
既定技术水平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
边际报酬递减
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成本论
机会成本
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越小,选择越明智
显性成本与隐形隐形成本
显性成本
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的实际可见支出
隐性成本
厂商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自有资金、土地、房子、企业家才能等
沉没成本
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信息完全对称,资源的完全流动;买卖双方都是价格接收者)
厂商数目无数
产品完全同质
进出容易
价格控制程度:无
类似市场:农产品
经营方式:降低成本
垄断竞争市场
厂商数目很多
产品为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进出较易
价格控制程度:部分
类似市场:零售、日用化工
经营方式:非价格竞争:产品质量、服务、广告
寡头垄断市场(相互依存)
厂商数目通常只有几个
产品可同质或有差别
进出比较困难
价格控制程度:相当程度
类似市场:重工业、机械制造业
经营方式: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完全垄断市场
厂商数目只有一个
产品无替代
进出困难
价格控制程度:很大程度
类似市场:公用事业单位
经营方式:价格歧视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市场经济
含义
市场经济,或称市场取向经济,是指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经济运行形式
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竞争规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各主体争夺经济利益的必然性
供求规律
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内在必然性
市场失灵
含义
通过市场机制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即为市场失灵
导致的因素
垄断
含义
在生产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
垄断导致市场失灵
在垄断市场上,垄断企业控制产品供给,并通过调节产量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价格。因此,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生作用,出现市场失灵
垄断的解决方案
政府对垄断进行限制,如限制垄断价格和制定反垄断法
外部性
含义
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分类
负外部性
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成本
正外部性
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利益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
负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
负外部性,也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或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
也叫外部经济。生产和消费给他人带来收益而受益者不必为此支付的现象。
解决方案
负外部性的解决方案
一般由政府向引起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收税收,把引起负外部性的外部成本转给引起负外部性的生产者
正外部性的解决方案
一般由政府向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给予补贴,即把引起正外部性的外部收益转给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
公共物品
含义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论人们不用购买仍可进行消费,公共物品就不会进入市场交易,从而也没有价格,生产者也不愿意向社会提供。市场调解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就出现了无效率的资源配置
俱乐部产品:非排他性;竞争(小区的灯)
公用地悲剧
解决方式:确定所有权
解决方案
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信息不对称
含义
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多在事前)
差的商品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即优汰劣胜(劣币驱良币)
二手车市场
信息公开
道德风险(多在事后)
经济活动中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对他人造成损害
保险市场
半年观察期,纳入失信人机制
解决方案
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以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
微观经济学名词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
规模不经济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缺渐渐下降,甚至跌破零,成为负值
宏观经济学
导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提出看得见的手)
以一国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总需求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简单说就是指一般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
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国内生产总值
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标
经济增长
概述
含义
一国一定时期国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出口,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投资和消费合称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
内需是指内部要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
投资是关键
消费是基础
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政府投资)
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经济增长的核算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含义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中间品不算)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楼2018年生产,2019卖出,计入2018年GDP
不计入GDP: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政府转移支付(债权、国债利息)、买卖二手商品、买卖股票和债权、拍卖土地、非法交易
核算GDP
支出法将某一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需求和净出口相加,得到该期GDP
收入法将某一时期内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等要素收入加总,得到该期的GDP
在核算技术上,统计部门往往采用统计调查、普查与利用税收部门数据结合的方式对GDP进行核算
国民收入(GNI)
即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总额。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充分就业
失业的常见概念
失业
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
失业率
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在法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之比
自然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
又称为正常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充分就业
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人口失业
季节性失业
由于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稳定物价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稳定
通货膨胀
含义
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引起一段时间内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衡量指标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的宏观经济指标
CPI>3%的增幅时,称谓通货膨胀
CPI>5%的增幅时,称谓严重通货膨胀
CPI<1%的增幅时,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WPI
批发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
通货膨胀的经济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货币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往往存在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只有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国际收支顺差简称顺差(国家货币升职压力),国际收支逆差的对称。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其国际收入的总额大于支出的总额,即为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我国货币有贬值压力)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其国际支出的总额大于收入的总额,即为逆差
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通过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法律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灯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公安局依法打击食品安全问题
财政政策
定义
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被称为“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
构成
财政收入
税
指税收,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因此,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
拉夫曲线
描绘政府的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的关系。
利
指利润,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债
指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与地方政府的债务。一般把中央政府的债务称为国债
抗疫特别国债VS地方专项债权
抗疫特别国债
中央财政部发行
不计入财政赤字,纳入国债余额限额
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地方专项债权
省一级政府/计划单列市发行
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财政赤字
为了建设某项具体工程而发行
费
指费用(罚没收入),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
财政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国债来进行
财政支出
按经济性质的财政支出分为
政府购买(计入当年GDP)
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
是实质性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它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再分配而实现的。
是一种货币性支出
运用
经济萧条(通货紧缩)
扩张性财政政策
减少税收
增发国债
增加政府购买
增加转移支付
三增一减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紧缩性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
减少国债
减少政府购买
减少转移支付
三减一增
货币政策
货币发行使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资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准备金叫做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代表)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存款准备金的比例
再贴现率
贴现:银行承兑远期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持票人)
再贴现: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央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央行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劵
政府公债
国债
地方债权
国库券
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被视为零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
两者本质相同都是政府债权,只是发行对象和使用上有区别
使用方法
经济过热
央行卖出债券
商业银行买入债权
结果资金减少
经济过冷
央行买入债权
商业银行卖出债券
结果资金增多
国债VS公开市场业务
国债发行
定义: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发行方:中央政府(财政部)
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属于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入
作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政府为了抑制消费和投资会减少国债的发行
公开市场业务
定义: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发行方:中央银行
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最具有灵活性的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作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央行为了缩紧银根,会在二级市场卖出债券,从而回笼货币
其他政策工具
利率指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
基准利率
运用
经济萧条(通货紧缩)
扩张性货币政策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再贴现率
买入债券
降低基准利率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再贴现率
卖出债券
提高基准利率
产业政策
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我国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我国一般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第二产业
指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我国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收入分配政策
最低工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税收和公共财政支出等
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属于微观分配行为,主要应由生产部门自主进行,使市场机制对要素价格的形成起到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生产税引导和调节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
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再分配属于宏观分配行为,主要由政府以收入税等形式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初次分配所得进行调节,着重解决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
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
建立在志愿性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派。
基尼系数
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0.3-0.4:相对合理
0.4-0.5:差距较大
0.6-1:差距悬殊
宏观经济学名词
费雪效应
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挤出效应
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权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
越小约好
乘数效应
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实际应用中常见类型
货币(政策)乘数效应:中央银行创造或缩减一单位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投资乘数效应:一笔初始的投资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会使社会的经济总量发生成倍的增加。
税收乘数效应:税收的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程度。
棘轮效应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流动偏好
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黑天鹅事件vs灰犀牛事件
黑天鹅事件: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映甚至颠覆
灰犀牛事件:一种大概率危机,其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国际经济
导论
国际经济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的均衡化,国家之间的商品、资本、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所形成的经济联系
国际经济基本知识
国际贸易
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入超)=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保护主义
含义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主要措施
关税: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壁垒:以高额关税作为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措施。
非关税壁垒
直接
由海关直接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
主要措施: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
间接
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
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规定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
绿色贸易壁垒
对进出口的农畜、牧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制成品,甚至服务,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和环保措施
国民待遇条款
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问题
汇率与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浮动汇率制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我国的汇率政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外币汇率)
1美元=6.565人民币元
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本币汇率)
1欧元兑换0.9705美元
汇率与进出口
外币汇率上升,本币贬值,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外币汇率下降,本币升职,促进进口,抑制出口
汇率与物价
外币汇率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外币汇率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汇率与资本
外币汇率上升,资本流出
外币汇率下降,资本流入
经济全球化
含义
本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即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基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充分发展。核心: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根源: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
决定力量:市场机制。主导力量:跨国公司(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推动力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进步。
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载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重要经济组织
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短期
总部:美国华盛顿
是布林顿森林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成立于1945年12月
是联合国的独立机构,在经营上具有独立性。
职责: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世界银行(WB)长期
总部:美国首都华盛顿
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的通称,是1944年7月布林顿森林会议后产生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
依靠高收入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基于这笔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和赠款
世界贸易组织(WTO)国与国打官司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总部:瑞士日内瓦
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
收要目标:帮助开展平稳、自由、公平的贸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被称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三驾马车”
其他重要经济组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投资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在北京(服务一带一路)
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DB)
2015年7月21日在上海正式开业
“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总部:新加坡
亚洲-太平洋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2017年6月1日,印度、巴基斯坦成为正式成员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
专业术语
数字人民币
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
法定人民币采用部分区块链技术,以实现安全性为目的,政府仍掌握主动权。
数字货币定位M0,即流通货币。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M0、M1、M2
M0=流通中的现金
M1(货币)=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