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第五章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
本张思维导图主要讲的是第五章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内容,由于本节内容过多、篇幅过大,所以分成两部分,本张思维导图是第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是什么、价值如何衡量、价值如何表现。
编辑于2023-11-19 09:28:28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第五章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简单商品经济) 1
价值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社会分工的存在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自然经济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概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反应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
价值就是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例如:空气就没有价值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故而可以彼此交换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任何一个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关键看角度
具体劳动的概念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的概念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价值是劳动,价值是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社会属性
价值如何衡量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
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即劳动效率)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的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价值如何表现(交换)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货币的概念
衡量其他所有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交换以货币作为媒介,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为什么货币可以执行价值尺度? 货币本身也是商品,本身也有价值 可以是观念货币(头脑里想)
流通手段 媒介 现实货币(现货交易) 可以不足值(纸币) “劣币驱逐良币” 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功能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清偿、偿付、结算 可以没有现货交易 可以不足值
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的变化
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另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使矛盾更扩大和加深了;
价值有何规律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价值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三个概念 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经济叫简单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及其以后的商品经济叫发达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