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与大肠
史上最全肺、大肠及肺与大肠关系图。肺为脏,属阴,大肠属腑,属阳,两者相距甚远,但由于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女肠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因此二者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关系。
史上最全最经典中医基础理论之病因学说!下图介绍了病因学说的历史沿革和外感病因两个方面的内容,有含义、历代认识、探讨病因方法、六淫、疠气。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史上最全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之三焦!下图概括了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焦、中焦、下焦的内容,有需要的同学赶快收藏下图吧!
下图讲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之肾与膀胱的相关知识,肾的生理特性、生理机能、别称、位置形态,膀胱的别称、位置形态、生理机能。中医学专业的朋友们抓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肺
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
水之上源
肺居高位,又能行水
肺者,脏之长也
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保护诸脏 免受外邪侵袭
肺为娇脏
肺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
肺气宣降
肺气宣发
向上向外宣发
呼出体内浊气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气肃降
向下向内肃降
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以资元气
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喜润勿燥
生理机能
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全身的气都由肺所主持。
主呼吸之气
位置最高,上连息道,开窍于鼻,肺直接与外界相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浊气,吸清气
主一身之气
参与气(宗气)的生成
主行水(通调水道)
肺气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将水液布散于皮毛和周身,发挥滋养作用
皮肤蒸发
将卫气布散于皮毛,蒸腾皮毛的水液化为汗液,排出于体外
汗液
呼出浊气,带走部分水液
呼吸蒸发
宣发
将上焦的水液向下布散,部分水液经肾的气化下输膀胱
尿液
推导大肠传导,随粪便带走部分水分
排便
肃降
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生理意义
气体交换
助心行血
主治节
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治理调节肺的呼吸运动
司呼吸
治理调节一身之气机
肺主气
治理调节血行
肺朝百脉
治理调节水液代谢
肺主行水
与形(体)、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素问》:“皮毛者,肺之合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意义
生理
皮腠致密,御敌力强,毫毛润泽
病理
皮毛失养,卫表不固,御邪无力
外邪侵袭,腠理紧闭,肺气不宣
恶寒、无汗、咳喘
肺阴亏损
皮肤失润
皮肤干燥,瘙痒
在窍为鼻
肺气虚弱
鼻塞、嗅觉迟钝
肺阴虚
鼻干、鼻痒、鼻衄
肺热
鼻翼煽动、鼻红肿、生疮
在志为忧(悲)
喉为肺之门户
声音低微
声音嘶哑、失音
咽喉肿痛、失音
在液为涕
肺寒
鼻流清涕
鼻涕黄浊
肺燥
鼻干少涕
与秋气相通
位置形态
胸腔,分居左右,覆盖于心之上,上连息道
别称
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大肠实热,腑气不同,影响肺降
胸满气急,咳喘
肺津不降,传导失司
便秘,干结
肺虚无力推动
气虚便秘,大便艰涩不行
气虚不固,清浊混杂而下
大便溏泄
协调肾主纳气
咳嗽吐痰,呼吸不畅
小便不利,痰饮,水肿
胸闷咳喘,呼吸急促表浅
痰饮、水肿
皮肤憔悴枯槁不泽,无汗或自汗
胸闷咳喘、呼吸困难
肺司呼吸,主行水
有赖大肠通畅
大肠主传导,主津
有赖肺气肃降
大肠
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
大肠主津
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分的功能
腹腔,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回环腹腔,其下 端连肛门
传导之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助肺散气;皮毛受邪,内合于肺
营养皮毛,调节腠理开合
皮毛
生理功能:分泌汗液,抵御外邪,调节体温,辅助呼吸等
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
治疗
利水的同时,加入宣降肺气的药物
宣肺利水;提壶揭盖
水道失于通调,水液代谢障碍
尿少、颜面和周身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