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现代思想的成年
在本章中,刘擎老师介绍了马克思·韦伯其人其作其思想,从“世界的祛魅”、“诸神之争”和“现代性的铁笼”三方面,引出了现代性的困境及危机,表现为两大方面,分别是第二章和第三章。
Chapter 4 Slected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Issues in the Global Contex,价格变动会计、商誉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地理和业务分部报告等。
Chapter 3 Accounting for Currency Exchange Rate Changes,包含概述-术语、 外汇风险、汇率波动会计、在美国的外币折算等。
Chapter 2 Harmonization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Globally第二章全球统一财务报告准则、包含定义、压力、 障碍、参与的组织、场景、现有证据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现代思想的成年
路标
现代性问题
根植于现代化本身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会随着社会进步而消失,反而会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严重
马克思·韦伯
思想生涯的特点
德国最大的“公共知识分子”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成就
洞察现代世界的奥秘
理性化
揭示了理性化的各种复杂后果,打破了启蒙时代以来对于科学理性的乐观主义错觉
思想阐释
世界的祛魅
定义
Disenchantment 祛魅
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从前认识中的神秘性被去除了
阶段
I. 宗教的理性化
在这个阶段,祛魅使宗教获得了理性化的发展
II. 挑战宗教的精神主导地位
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为止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崇高的价值,已自公共领域隐没……”——韦伯
注意
祛魅或者说世俗化,并不是说宗教消亡了,而是说它不再是一种共同的默认的信仰
韦伯所揭示的“世界的祛魅”不带有评判价值好坏的色彩,只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实质
信仰失去了以往神秘的根基,而理性主义的科学并不能为生命的意义提供新的根本依据
世界的祛魅是现代的真相
现代人在回望古代世界的时候,会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这就是世界的祛魅
诸神之争
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科学理性发挥自己的作用有一个范围;科学理性发挥自己的力量,是在事实判断的领域。“诸神之争”的战场在这个领域之外
概念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提出者
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
解释
事实判断
一个事物“实际上”是什么
有一套客观标准去检测它
价值判断
一个事物”应当“怎么样
在价值领域,没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一切
以前存在的终极答案在祛魅后消解了
表现
科学的目标是求真,发现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事实真相
现代学术发展表明,真善美是三种不同的人生理想,面对不同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
真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善与美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
价值多元化的困境
个人层面
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韦伯
建立在“我喜欢”上的选择,总是会带来一种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这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病症之一
社会层面
公共生活中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应对
“个人必须决定,在他自己看来,哪一个是上帝,哪一个是魔鬼。”——韦伯
面对自己和身边时而发生的激烈争论,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平和与从容,而不是急躁和焦虑,不是简单地指责别人不可理喻。
对话和沟通总是有益的,但也总有无法苟同的时刻、无法化解的分歧,坦然面对这种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工具理性
人的理性可以区分成两种不同类型,一种叫工具理性,一种叫价值理性
找到做事的手段,用最有效的方式完成
关键在于”计算“,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找到最优化手段
工具理性不关心目的,只关心达成目的的手段是否最优
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考虑的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有许多主观因素,没有正确答案
结果
由于工具理性更容易的达成共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压倒了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的不断扩张,塑造了社会永无止境追求高效率和理性计算的文化
导致了一个显著后果——社会制度的官僚化
特征
Impersonal 非个人化
为了追求效率,人被简化为指标,复杂个人变成可以计算的数据
片面的理性化
工具理性发展得太过强大,压倒、淹没了价值理性
在实践中,对手段的追求压倒了对目的的追求
我们把目标问题不断往后推,先去加强工具和手段,转到工具理性的逻辑上来。但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找到最优手段花费了太多时间,陷入太深,以至于忽视甚至放弃了最初的目标
为什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对金钱的态度却很一致?
因为按照工具理性的逻辑,金钱是一个最通用的工具
金钱成为新的上帝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齐美尔
现代的铁笼
理性化把现代铸造成了一个“铁笼”
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则被“非人化”,被看做是机器的零件
这种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韦伯将其概括为“铁笼”
弊端
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
隐藏逻辑“用功利得失解决道德问题”
用利益解决道德问题,永远是治标不治本
造就了片面的社会关系
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人变成了某种商品,“自我发展”被替换成了“提升自己作为商品的价值”
深意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机会去提高真正的自主性,去发展自由而丰富的精神和人格,因为我们有一个摆在眼前的迫切任务:满足社会及其对一个零件的要求。
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合格的、优质的零件。
“专家没有灵魂。”——韦伯
铁笼一方面囚禁了人的灵性,一方面也保护了我们
铁笼是冷酷的,但它同时又是现代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它束缚我们,又保护我们。
而且,它用来束缚和保护我们的是同一个东西
启示
悲观主义恰恰是盲目的乐观主义造成的
盲目的乐观被现实打碎之后引发的极度悲观才是我们要警惕的
现代世界或许荒凉,但韦伯要让我们在清醒中保持坚强,或者说,由于清醒才能获得坚强
“这一切,毫无疑问地,乃是我们的历史处境的一项既成事实,无法逭避,而即使我们忠于自己,亦无从摆脱。”——韦伯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