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结直肠上皮性恶性肿瘤
这是一篇关于结直肠上皮性恶性肿瘤的思维导图,锯齿状腺癌、印戒细胞癌、髓样癌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思维导图,内容包含增生期、 间期、 分泌期、 月经期等。
这是一篇关于宫颈原位腺癌的思维导图,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颈癌,它起源于宫颈腺上皮细胞,并局限于宫颈管内。
这是一篇关于HPV非依赖性宫颈腺癌的思维导图,HPV非依赖性宫颈腺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与依赖性宫颈腺癌不同,这种类型的癌症通常与HPV感染无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结直肠上皮性恶性肿瘤
锯齿状腺癌
起源于锯齿状腺瘤和/或具有锯齿状形态特征
与广基锯齿状病变类似,上皮呈锯齿状结构,分泌黏液比较常见,可呈锯齿状、管状、筛状、花边状、梁状结构,胞质富含黏液或嗜酸性,泡状核。
印戒细胞癌
大于 50%的肿瘤细胞存在明显的胞质内黏液且没有腺样结构。 若少于 50%的肿瘤细胞为印戒细胞则称之为伴有印戒细胞的腺癌。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无腺管结构形成,胞质富含黏液成分,将细胞核推挤至一侧,亦可表现为圆而居中的核,且没有显著的黏液空泡。
免疫组化:CK20、CDX2、SATB2、MUC2、MUC5AC阳性,CK7、ER 阴性。
微乳头状癌
以微乳头状结构为特征且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形态与其他部位的微乳头状癌类似,肿瘤细胞呈簇状结构,周围为类似血管管腔的陷窝状结构,并可见极向翻转现象,即上皮顶端面向外周。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形态多形。脉管侵犯常见。经常可见经典型腺癌的成分
(2)免疫组化:MUC1上皮顶端着色(可提示极向翻转现象),SOX2、NOTCH3 阳性
髓样癌
实性生长方式、推挤性边缘和富含淋巴间质为特征,低分化癌
右半结肠多见,多表现为巨大的溃疡形肿物
免疫组化:Caltetinin阳性,CK20阳性(50%),CDX2、CK7多为阴性,MLH1、MSH2阴性
其他少见癌
低级别管状腺癌
具有管状和腺样特征的少见低级别腺癌,好发于炎症性肠病患者
肝样腺癌
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与肝细胞癌类似
绒毛状癌
肿瘤50%以上由绒毛状结构构成的高分化腺癌,又称腺瘤样腺癌
形态类似绒毛状腺瘤,呈浸润性生长,浸润方式为推挤性或侵袭性,可含有丰富的黏液成分,促纤维间质中可见上皮岛成分
黏液癌
肿瘤大于50%的成分为细胞外黏液称为黏液癌,介于10%-50%之间者称伴有黏液成分的癌 黏液内为腺泡状、簇状或单个的恶性上皮,又称胶样癌
右半结肠多见,切面呈胶冻状
镜下:可见巢团状、条索状、簇状或单个肿瘤细胞漂浮于黏液湖中,可见印戒细胞成分,约1/3病例癌旁可见腺瘤成份
免疫组化:CDX2、MUC2、CK20、β-catenin(核)阳性,直肠病例CK7阳性,MUC6阴性,部分病例MLH1阴性。PAS和阿辛蓝染色阳性
经典型腺癌
息肉型、蕈伞型(外生型)、溃疡型、环腔缩窄型或弥漫浸润型,可单独或混合出现
组织学特征:90%-95%的大肠癌为经典型腺癌 按照腺管形成的比例>95%为高分化,<50%为低分化,二者之间为中分化
镜下:异型显著的柱状上皮,核分裂性多见,可见促纤维间质反应和坏死,炎症反应
免疫组化:超90%结直肠癌表达CK20、CDX2、SATB2 MSI-H的肿瘤可出现MLH1、PMS2、MSH2、MSH6表达缺失,这些病例CK20可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