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详细总结
毛概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详细总结,专升本和考研可用。分别讲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每一处都是紧靠大纲编写 几乎涵盖常考的内容,一图看完一课重点知识点,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为高分保驾护航!
编辑于2021-05-14 00:19:12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民族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使具有60 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 40 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历史表明
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载入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使党的领导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
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推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
第一,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
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就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第二,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拥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保持党和国家活力方面的优势;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优势; 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 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方面的优势;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 族人民的核心力量,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方面的优势。
第三,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独特的自身优势: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理论优势;
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的政治优势;
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严密组织体系、严格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使党成为统一整体的组织优势;
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领导地位的长期执政的党,以自身优势引领和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效发挥。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内容
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举措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 21 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大历史使命关系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
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
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
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起决定性作用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原因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
第二,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在新民主主 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确立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和民众团体。”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三,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事业是统一的。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纲领。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举措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举措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要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一是增强学习本领。
二是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我们党必须着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提高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三是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四是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五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六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七是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八是增强驾驭风险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