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腺
医学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5章消化腺基本内容。消化腺是消化器官中具有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过程的腺体。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前者由唾液腺、肝、胰组成,后者含胃腺、肠腺等。
心脏听诊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心脏瓣膜听诊区、心音、心音的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快来看看吧!
关于心电图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的内容,快来学习。
第九版诊断学课本,心电图心律失常部分,整理了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的知识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消化腺
大唾液腺
一般结构
被膜伸入结缔组织分割腺实质成大小不等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走行其间并进入小叶
腺实质由分支的导管和末端的腺泡组成,腺泡分浆液性、黏液性和混合性
导管
闰管
导管的起始部,直接与腺泡相连,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纹状管
又称分泌管,与闰管相连,单层高柱状上皮,核圆位于顶部,嗜酸
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
小叶间导管
纹状管汇合成小叶间导管,行走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
小叶间导管较粗,单层柱状→假复层柱状
总导管
小叶间导管汇合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
各自特点
腮腺
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
下颌下腺
混合性腺,浆液性腺泡多,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和黏液
舌下腺
混合性腺,黏液性腺泡多,无闰管,纹状管较短,分泌物以黏液为主
唾液中还有溶菌酶和干扰素、sIgA,下颌下腺还可分泌生物活性多肽
胰腺
外分泌部
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着色深
腺泡
胰腺泡细胞
分泌多种消化酶,胰蛋白酶原和胰糜蛋白酶原进入小肠被肠激酶激活具有活性
胰腺泡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小肠Ⅰ细胞分泌的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的调节
胰腺腺泡无肌上皮细胞,胰腺腺泡腔面可见扁平或立方泡心细胞,染色淡,核圆或卵圆 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在胰头部与胆总管汇合,开口十二指肠乳头
导管上皮细胞可分泌水和碳酸氢盐等电解质,受小肠S细胞的促胰液素调节,胰液碱性
内分泌部(胰岛)
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分布于腺泡间HE染色浅,细胞间有丰富有孔毛细血管
A细胞
又称甲细胞或α细胞 约20% 细胞体积大 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 分泌胰高糖素 升血糖
B细胞
又称乙细胞或β细胞 约70% 主要位于胰岛中央部 分泌胰岛素 降血糖
D细胞
又称丁细胞或δ细胞 约5% 分散在胰岛周边 分泌生长抑素 抑制临近的A B或PP细胞
PP细胞
数量很少 胰岛周边 分泌胰多肽 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肝
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多角棱柱形,中央有中央静脉,周围是放射状的肝索和肝血窦。肝细胞单层排列成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称肝板;相邻肝板吻合连接形成迷路样结构,切面呈索状,称肝索;肝小叶周边的肝板肝细胞较小,嗜酸性强,称界板;肝板之间为肝血窦,肝细胞相邻面质膜局部凹陷形成胆小管
肝细胞
血窦面和胆小管面微绒毛发达利于物质交换 细胞连接面有紧密连接 桥粒和缝隙连接等
核大而圆,双核细胞较多,胞质嗜酸性,含有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细胞器丰富 粗面内质网-血浆蛋白 滑面内质网-有多种酶系规律分布,合成 分解 结合 转化 解毒
肝血窦
肝板之间,腔大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 与中央静脉相通 有大量内皮窗孔
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嗜酸性 以板状和丝状伪足附着在内皮细胞上 或穿过内皮窗孔和细胞间隙伸入窦周隙 由发达溶酶体 常见吞噬体和吞饮泡 清除和监视作用
NK细胞(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核肾性偏于一侧 抵御病毒防止肿瘤
窦周隙
肝血窦内皮与肝板间的狭窄间隙,充满血浆,肝细胞与血液物质交换
贮脂细胞(肝星状细胞) 含大量脂滴 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核储存脂肪 病理肝硬化
胆小管
肝细胞的胆小管面形成许多微绒毛 靠近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由紧密连接和桥粒复合体
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内有小叶间V、A和小叶间胆管
肝内血液循环
从肝小叶周边流向中央
门静脉→小叶间静脉 →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肝动脉→小叶间动脉
肝的胆汁形成和排出途径
从肝小叶中央流向周边
胆汁 肝细胞 → 胆小管→闰管(赫令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 胆囊管 肝总管 → 胆总管→十二指肠 ↓ ↑ 胆囊
胆囊与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