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审计证据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同学们看这里!下图对审计证据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知识梳理,包括审计程序、分析程序、函证、审计性质四大方面的内容,值得收藏学习。
编辑于2021-05-27 10:21:36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性质
审计证据的定义
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
审计证据的类别
会计记录中包含信息
其它信息
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没有会计记录,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
如果没有其它信息,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证据的特征
充分性
影响因素
样本量有关(同向)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同向)
审计证据的质量,质量越好,数量越少(反向)
数量
适当性
相关性
顺查-完整性
逆查-存在或发生
可能受测试方向影响
应当考虑的因素
特定的审计程序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审计证据,而与其它无关
有关某一特定认定的审计证据,不可替代性
不同来源/性质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可靠性
判断原则
外部独立来源大于其它来源
内部控制有效时大于薄弱
直接获取大于间接/推论
纸质/电子档大于口头
原件大于传真件或复印件
两者关系
质高量少
量多无法弥补质量上缺陷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且适当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
特殊考虑
文件记录可靠性考虑
如果认为可能是伪造的,注会应当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者考虑利用专家工作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考虑
完整和准确
审计证据不一致
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可能不可靠,应当追加审计程序
成本与信息有用性
可以考虑成本与所获取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不应以成本和困难为由减少不可替代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
总体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必须)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必须)
7个小程序
询间
口头、书面询问被审计单位事项
观察
CPA观察相关人员正从事的活动或程序(仅表示观察时点、爱观察对象影响)-审计证据受限
检查
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或资产进行实物审查
顺查:完整/逆查:存在、发生
函证
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可靠性较高
重新计算
注册会计师对记录和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重新执行
重新独立执行原本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穿行测试:订询问、观察、检查的集合程序,适用于了解内部控制
概要
分析程序
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内在关系
函证
函证决策
函证决策考虑因素
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函证程序针对的认定
其它审计程序
应当考虑
被询证者对函证事项的了解
预期被询证者回复询证函的能力或意愿
预期被询证者的客观性
可以考虑
函证特定项目
银行账户
函证内容
应当对银行存款、借款以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
不重要且风险低
不实施函证时的要求
如果不对银行存款函证,应在审计底稿中说明理由
应收帐款
函证内容
应当函证
不重要或函证无效
不实施函证时的要求
如果函证很可能无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函证,应在审计底稿中说明理由
A)回函率低 B)特定行业客户不回函 C)询证者出于制度不能回函
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
向第三方函证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实施其他程序
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
分析原因考虑因素
管理层是否诚信
是否可能存在重大舞弊或错误
替代审计程序能否提供与这些帐户或其他信息相关充分、适当审计证据(能不能替代)
应当考虑是否合理
合理
应当实施替代程序
不合理,并被阻挠
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函证发出前的控制
从总体中选取项目测试
金额较大
账龄较长
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
重大关联方交易
重大或异常交易
可能产生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选择函证的方式
积极方式
列明拟函证的信息
不列明拟函证的信息
无论是否列明,未收回时,应当采取进一步措施
跟进
重新核实地址的准确性并再次发出函证
如果仍未收到回函,应当实施替代程序
替代程序
应收账款的替代程序
考虑营业收入截止测试基础上,将应收账款余额与期后的收款单据、销售合同、销售订单、发票、提单、签收核对
应付账款的替代程序
考虑存货监盘和存货采购兼职测试基础上,检查期后付款记录、与供应商往来函件、其他文件
应该是对收不到回函的全部对象进行替代程序,不能只对部分替代程序
替代程序的局限性
积极式回函可能是获取审计证据的必要程序,替代程序不能提供所需的审计证据的情形
可获得的信息只能从外部获得
存在舞弊风险因素
如果未获取回函,注会应当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考虑舞弊迹象
注重第三方证据,不能仅仅依赖内部文件
消极方式
同时满足的条件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余额较小的帐户
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发出前核对信息
被询证者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账簿及其他文件中记录的信息保持一致
被询证者适当性
被询证者是否回函、知情、客观性、拥在回函能力
被询证者的单位名称、地址
通过电话、网站等渠道获取的信息和被审计单位持有的相关信息中的对方单位名称、地址核对
供应商清单
合同
发票
直接向注会回函
发出询证函控制
邮寄
独立寄发询证函,不使用单位本身邮寄设施
警惕通过快递员拦截询证函
添加不易复制的标识
跟函
可以独自前往
员工陪伴前往,整个过程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
评价回函的可靠性
邮寄
是否是原件
是否直接寄给注会
发件方名称、地址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一致
邮戳显示城市或地区与被询证者一致
印章及签名是否与询证者一致
跟函
了解被询者处理函证流程和处理人员
确认处理询函人员身份和处理询证函权限
观察正常流程
电子邮件或传真
可与被询证者联系核实内容
口头回复
可以要求被询证者直接书面回复
不能作为可靠审计证据,要实施替代程序
对可靠性影响的限制性条款
不影响
a)“提供的本信息仅出于礼貌,我方没有义务必须提供,我方不因此承担 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责任、义务和担保”。 b)“本回复仅用于审计目的,被询证方、其员工或代理人无任何责任,也 不能免除注册会计师做其他询问或执行其他工作的责任”。 c)其他限制条款如果与所测试的的认定无关也不会导致回函失去可靠性
影 响
a)“本信息是从电干数据库中取得,可能不包括被询证方所拥有的全部信息(完整性)
b)“本信息既不保证准确也不保证是最新的,其他方可能会持有不同意(准确性)
c)“接收人不能依赖购证中的信息”。(对信赖程度怀疑)
回函差异
某些小额差异可能是方向相反的大额差异正负相抵的结果
检查差异
被询证者的记录错误
需被审计单位调整的错误
可能显示舞弊的迹象
评价该错报是否表明存在舞弊
某些不符事项并不表明存在错报
函证过程的舞弊风险迹象及应对措施
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
过度热情配合函证
试图干扰、拦截、篡改函证
提供的函证信息含糊、矛盾、不完整、缺失
由审计单位转交
私人邮箱回函
同一日期发回、相同笔迹的多份回函
多家回函从同一地址发出
无效地址及询证单位地址不一致
不正常回函率
一人回了多份函
寄回函的是同一人或是被审计单位员工
被询证者缺乏独立
应对措施
验证被询证者独立性
核对签名、公章是否一致
与被询证者相关人员直接沟通并讨论询证事项
分别在期中和期末寄发函证
获取信用报告
分析程序
含义
注册会计帅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
预期与实际数之前差异
运用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必须采用(分析程序不适合了解内部控制)
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风错报险
重点关注关键帐户余额趋势、财务比率
特点
识别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
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
与实质分析程序比,数据汇总性较强所进行比较的性质、预期值和精确程序以及分析和调查的范围都并不足以提供很高保证水平
用作实质性程序
目的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局限性
相对于细节测试,证明力相对较弱
考虑因素
对特定认定的考虑
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
来源
可比性
性质和相关性
控制
评价预期值准确程度
预测准确性
信息可分解程度
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可获得性
已记录金额和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重要性和计划保证水平
一项错报或连同其它错报导致财表重大错报可能性
特别提醒(主观题考点):如果差异超过了可接受的差异额,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差异全额进行调查,而非仅针对超出可接受差异额的部分。其次,有差异就一定是错报吗?NO!不一定。有差异不一定是错报,调查以后才能确定是不是错报。
用于总体复核
必须采用
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
集中财务报表层次
报表情况与审计单位了解一致
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会应当考虑对全部或部份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评估风险是否恰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