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过敏性疾病:第二章 远离过敏,改善起居
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知识点的整合。外来物质进入人体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
编辑于2021-05-27 21:00:51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知识点的整合。外来物质进入人体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
对过敏性疾病中,过敏引起的疾病、过敏的应急处理流程、造成过敏的因素、过敏的原因、诊断过敏的程序、过敏的脱敏治疗、过敏患者的知情合作、过敏患者的治疗误区的相关知识点做出整理与分析。
《操作系统》第二章指令与处理器模式知识点整理,分享给计算机专业的小伙伴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知识点的整合。外来物质进入人体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
对过敏性疾病中,过敏引起的疾病、过敏的应急处理流程、造成过敏的因素、过敏的原因、诊断过敏的程序、过敏的脱敏治疗、过敏患者的知情合作、过敏患者的治疗误区的相关知识点做出整理与分析。
《操作系统》第二章指令与处理器模式知识点整理,分享给计算机专业的小伙伴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远离过敏,改善起居
远离过敏
远离花粉过敏
花粉症
定义
花粉过敏,在医学上称为“花粉症”,是一种很常见的严量危害人体健康的过敏性疾病。
严重性
初次发病时症状比较轻,以后反复接触花粉后,症状逐渐加重,病变器官可由上呼吸道逐渐扩展到下呼吸道,也可到眼、耳、皮肤、胃肠道等,严重者会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甚至有的患者还表现为各种神经症状。
症状
鼻痒
喷嚏
鼻塞
流清涕
发病率:1%~3%
什么是花粉过敏
气传花粉
可长时间滞留在空气中,有机会被吸入气道,所以容易导致过敏。
虫媒花粉
需要昆虫的媒介作用才能传播,通过呼吸道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易导致过敏。
易导致过敏的花粉:蒿、那草、日本柳杉、律草、向日葵、地肤、野苋、臭椿
花粉是怎样引起过敏性疾病的
吸入过敏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在空气中漂浮的花粉并不发生过敏反应,而是被机体迅速清除出体外。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讲,吸进微量的相应花粉都是很危险的事情,会引发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即过敏反应,使患者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荨麻疹等相关症状。
食入过敏
有的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有的表现为皮疹甚至全身疱疹,也有诱发哮喘的情况。
接触过敏
多见于长时间与花草密切接触的农民、园林工作者等,少数家庭养花者也可见到。
花粉症的发病特点
反复可逆性
花粉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花开时发病,而花落后则痊愈。
季节性
发病季节多在春、秋两季,可爆发成为季节性流行病。
有多种症状
患者除呼吸道症状外,还伴有上颚、外耳道、鼻黏膜、眼结膜等奇痒难忍。
远离花粉过敏的措施
在花粉散播季节,不宜在户外长时间逗留。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尤其要少去郊外等花草比较集中的地方,家中应关紧门窗。
远离尘螨过敏
什么是尘螨
定义
尘螨是生长在尘土中导致过敏反应的一种微小的生物,也是常见的重要过敏原之一。
危害
螨类是一种引起强烈反应的过敏原,也可以引起多种过敏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
当空气搅动时,尘螨过敏源颗粒随着漂浮到空气中;当空气平静时,又沉积下来。
与花粉一样,尘螨过敏源很难绝对消灭。
种类
与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的尘螨约有10种,其中与人类过敏性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屋尘螨和粉尘螨。
生长繁殖
尘螨生命力很强,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很快地生长和繁殖。
尘螨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摄氏度。温度高发育快但死亡率高,温度低时发育减慢或是不能存活。
湿度对尘螨数量也起决定性作用,最适宜的为相对湿度80%左右。
在床垫、枕头、地毯、布艺家具中尘螨数量最多。
季节
春秋季大量繁殖,秋后数量下降。
尘螨是怎样引起过敏性疾病的
强烈的过敏原
尘螨引起过敏的成分复杂,多认为来自于尘螨的分泌物、排泄物、退下皮壳和死亡虫体。这些代谢产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漂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被人体吸入后导致过敏,可引起全身性变态反应。
占比
在各种过敏性疾病中,由尘螨所致者占比80%左右。
原理
当有过敏体质的人体吸入尘螨等过敏原后,就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比正常人多的特异性IgE体,使机体致敏。
一段时间后,人体再次吸入此类抗原,过敏原就会与抗体结合,导致多种过敏性疾病。
地区
尘螨呈全世界性广泛分布。
尘螨性过敏发病因素
地区
职业
接触
遗传
滋生地
尘螨普遍存在于我们居住的环境中。
藏于植物纤维及灰尘中,如不常换洗的被褥、枕头、毛毯、衣服等。
尘螨主要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
尘螨过敏常见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表现为鼻塞、鼻内奇痒、连续打喷嚏和流大量清水样鼻涕。
检查时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涕中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尘螨性哮喘
发病出可呈明显季节性,如春秋季多发,如果不控制可演变成常年迁延不愈,造成支气管、肺泡结构的损害从而影响肺功能。
主要与环境中的温湿度和尘螨的密度有关。
过敏性荨麻疹
表现为躯干、四肢不规则的风团状皮损,伴瘙痒明显,往往突然发生。
甚至可引起喉头水肿而导致窒息,可同时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远离尘螨过敏的措施
生活习惯
打扫卫生时,养成“湿式作业”的清洁习惯,不用扫帚扫地,不要用掸子直接掸去家具上的浮尘。
卧室内尽量不堆放大量书籍
家中不宜用地毯
在使用空调和暖气前都要先清洁
尘螨过敏者最好不养宠物
建议举措
使用杀螨剂
对人体无毒且对有过敏体质者没有诱发和激发变态反应的作用。
目前可推荐试用的有尼帕净、甲苯酸苄酯、灭螨磷、那他霉素、1%林丹、虫蝴磷等。
勤习勤晒衣被、床单
可以去除附着的尘螨及其代谢产物。
被褥曝晒,不仅可以杀死尘螨,还能破坏各种过敏原,是消除尘螨过敏的有效手段。
要注意清洁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经常清洁除尘,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吸尘器,效果较好。
尘螨过敏的治疗
对于因尘螨过敏而导致的疾病,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办法,通常可采用尘螨浸液进行脱敏治疗,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从而减轻症状和疾病的发作,一般疗效在70%左右。
远离霉菌过敏
什么是霉菌
定义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
生长地
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生长在植物、食品和枯叶上。 在室内和室外均能生长。
抗原性
霉菌的孢子及菌丝均有抗原性,但孢子的抗原性较强,容易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
生命力
霉菌生命力强,在潮湿、有氧气的条件下就能生存
霉菌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最适温度为18-32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为65%以上。
霉菌怎样引起过敏性疾病
致病原理
霉菌通过其繁殖的产物孢子致病。
霉菌孢子就像种子一样随风飘落于空气中,落在适当的环境中会继续发芽生长,成熟后,其所产生的孢子又可以随风飘散到空气中,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其孢子的数量会超过空气中漂浮的花粉千百倍,过敏体质的患者吸入这些孢子后即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过敏途径
接触
吸入
漂浮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
进食
用酵母菌发酵的面包、馒头等面食
各种利用曲霉菌制成的酱、酱油、食醋等调味品和各种酒类
空气中各种霉菌污染霉变的米、面、水果以及熟食。
食入过敏起病大多表现在胃肠道,病人可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可同时伴有皮肤荨麻疹
霉菌过敏的临床表现
真菌过敏性鼻炎
患者呈季节性发病,一般雨季好发,也有的患者常年发病,雨季加重。
患者进入地窖、潮湿地、垃圾堆或任何霉味浓烈的地方均容易发病。
真菌过敏性哮喘
常与真菌变态反应性鼻炎同时存在或先后交替出现。其发作地点和时间与真菌变态反应性鼻炎相似。此外,该病可能在晚间加重发作。
真菌过敏性结膜炎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花粉变态反应性结膜炎低,症状也不如后者强烈。
真菌过敏性皮炎
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每年雨季全身皮肤出现泛发性湿疹样皮疹,皮疹多见于暴露部位,常呈对称性,以四肢及头部的皮肤较多见。
其他疾病
如真菌过敏性胃肠炎、真菌过敏性肺炎等。
远离霉菌过敏的措施
保持住房干燥、清净、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照;洗澡和烹调时用抽气风扇通风除湿;经常给冰箱除霜、清洗并保持干燥,以防止真菌生长。
出去住房中的地毯、厚重的窗帘、陈旧的衣被及枕料,不要再卧室内存放粮食、杂物、拖帚及湿布。室内尽量不要摆放盆栽,因为真菌也可生长在土壤中。
避免进入地下室、暖房、仓库等久闭不用的场所。
避免接触土壤、堆肥、沙箱及干草等,患有过敏症的人不要清理枯草。在有大量林叶的秋冬季,应避免在森林中露营或散步。
因进食草类食物而产生过敏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发酵食物如酒、酱油、醋、腐乳、泡菜等。
远离食物过敏
容易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
海产品
海贝、虾、蟹、鱼、海带
高蛋白质
鱼、牛奶、鸡蛋
有特殊气味
葱、香菜、蒜、洋葱、韭菜
蔬菜水果
生番茄、生花生、生核桃、桃、葡萄、柿子
不新鲜的食物
不新鲜的鱼、虾、蟹、肉类
有刺激性的食物
酒、辣椒、胡椒、芥末、姜
霉菌类
米醋、蘑菇、酒糟
食物是怎样引起过敏性疾病的
患病率
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在过敏性疾病中偏高
食物过敏在4-6个月大的婴幼儿中高发
种类
大豆、花生、海鲜、鱼、虾、蟹、橘子等均可引起婴幼儿食物过敏
牛奶和鸡蛋是引起儿童食物过敏最主要的食物
由牛奶和鸡蛋引起的食物过敏占食物过敏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以鸡蛋引起的为多。
原理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海鲜、奶制品、蛋类等异种蛋白进入机体后,诱导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使人体呈致敏状态。
当相应的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皮肤
风疹块
鼻
粘膜水肿、打喷嚏
眼
充血、流泪、结膜肿胀
肺
支气管痉挛
消化道
胃肠炎
临床表现因靶器官而异
食物过敏的诊断
详细的病史
注意症状的性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特点,与饮食及各种生活习惯的关系,从中发现可以的数敏食物。
应询问家庭有无过敏病史以及其他致敏因素
过敏原检测
将食物浸液稀释作划痕或皮内试验。
对于已肯定引起剧烈反应的致敏食物,则无需再做皮试以免危险
但是皮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及病史才能做出诊断
记好饮食日志
病人或病儿家属及时详细记载每日每餐吃入的食物、饮料、药物等,分类将品种及用量填入日志,结合症状,找出怀疑过敏的食物。
排除试验
原则是非致敏膳食加入怀疑过敏的食物,观察是否激发症状
由于此类试验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很难将全部食物对病人进行特异性皮试查找过敏原, 所以食物过敏的诊断目前还不够完善。 因此需要病人或家属的配合。
远离食物过敏的措施
过敏病人正确生活态度
远离过敏源是最根本、 最有效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
远离过敏,改善起居
远离过敏
远离花粉过敏
远离尘螨过敏
远离霉菌过敏
远离食物过敏
容易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
食物是怎样引起过敏性疾病的
食物过敏的诊断
远离食物过敏的措施
避免法
从病人饮食中完全免去致敏食物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避免一段时间后,如3-4年,可以进行试食,不少病人可能不再出现过敏症状。
食品加工处理
一些瓜果引起的过敏,如生食桃、李、番茄等过敏,可以将瓜果煮沸,试用熟食。
代用食物疗法
如对牛奶过敏者,可试用羊乳或马乳代替,也有少数人用炼乳或奶粉代替则不过敏。
如果对这些都过敏,则需改用豆代乳粉或豆浆等。
食物口服脱敏疗法
对于营养价值较高而又常需食用的食品,可采用口服脱敏疗法。
食物过敏的最好疗法, 就是明确过敏原后避免进食。
远离药物过敏
什么是药物过敏
定义
药物过敏即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外用等方式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过分敏感现象。
原因
由于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些特殊药物所产生的防御或攻击反应。
症状
多出现于局部,轻则如红肿、瘙痒、起皮疹;重则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跳减缓、脱皮、肾脏损害等,以致危及生命。
患者应将过敏禁忌药物主动登记在病历本首页, 每次看病时还应口头告知医务人员
药物是怎样引起过敏的
原理
目前认为药物过敏主要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
即人体接触药物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过程阶段
致敏阶段
药物首次进入人体,在人体形成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性的抗体,一些淋巴细胞被激活。
此时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如同一颗定时炸弹,此阶段一般需4-25天方可完成,称为潜伏期。
效应阶段
使用相同药物时,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引爆“定时炸弹”,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做出反应,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和活性淋巴细胞,释放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最终导致机体产生各种过敏症状。
抗过敏药也可能引起过敏。 如传统的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以及特菲纳丁等。
服药后的不适反应是否都是药物过敏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只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
药物毒性反应
任何药物使用过量后均有可能引起中毒,如安眠药过量可引起死亡。
药物副反应
习惯上称为副作用,如抗肿瘤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药物继发反应
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可以继发真菌感染。
药物过敏反应
进见于少数人,有过敏体质的较多发。
远离药物过敏的措施
药物皮肤试验
药物皮肤试验是预防药物过敏最常用的手段,对预防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的静脉与肌内注射必须做皮试!每次结果可能不一。
积极预防药物过敏
时刻意识到药物也可以“致病”
不要迷信药物万能,更不要随便用药,如果需要用药,最好是在医师指导下,力求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
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瘙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请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记录曾引起过敏的药物,避免重复
许多新药是西药复合制剂或中西药复合制剂,应用这些新药前,要特别了解药物的组成,防止成分中含有曾经引起过敏的药物。
避免用药过多、过乱、过杂
同一种药物不宜使用过久,此外,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现象。
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
重视中药的过敏反应问题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认为中药大多是植物药,药性平和,副作用少,其实中药使用不当危害也很大。
远离昆虫过敏
什么是昆虫过敏
昆虫过敏是极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由于许多昆虫和人接触密切,因而引起过敏的机会也就增多。且昆虫种类数量庞大,有78万种以上。
昆虫过敏的途径
蛰刺过敏
昆虫的毒液多存在昆虫尾部的毒囊内,是通过刺入人体引起过敏的。
叮咬过敏
此类昆虫多见的如蚊、虱、跳蚤等,它们在叮咬人时,通过口器的吸吮管排出唾液进入皮肤而引起皮肤过敏。
吸入过敏
此类致敏性昆虫如蟑螂、蛾等。其肢体碎屑、鳞毛、粪便、蜕皮、虫rua卵及昆虫自身散发的气味等,均可通过吸入引起过敏,症状以喷嚏、哮喘为主。
食入过敏
昆虫作为食物引起过敏的不多,目前所见较多者为吃炸蚕蛹引起的脑病,吃蝗虫过敏的也较常见。患者在事后5-40分钟内发病,症状多较严重,常出现过敏休克。临床表现为全身荨麻疹、呼吸困难、心悸、逐渐意识丧失。经紧急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
远离昆虫过敏的措施
少到蜜蜂出没的地方
养蜂者在操作中应穿长袖衣裤,头面部应用纱罩防护。
消灭蚊蝇、虱子及臭虫等有害寄生虫
保持室内卫生,从环境中清楚各种有害昆虫
有过敏体质者慎食昆虫食品
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对昆虫吸入过敏者还可以进行脱敏治疗
远离宠物过敏
宠物是怎样引起过敏性疾病的
症状
对猫狗过敏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以及特异性湿疹等
过敏原
猫的过敏原主要是它的唾液腺、皮脂腺分泌物、上皮脱屑和尿液。这些物质干燥后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就会致病。
狗的过敏原比较复杂,主要来自毛发、皮屑、唾液和肛周腺的分泌物。
占比
正常人群中至少2%的人对猫狗过敏。
哮喘儿童中约40%~50%对猫狗过敏。
远离宠物过敏的措施
去除猫狗、彻底清洗地毯家具等。
因雄性猫产生的过敏原较雌性多,建议阉割雄性猫。
每周给猫狗洗澡可减轻其志敏性,一些病人的症状减轻。
应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宠物皮屑等。
远离接触物过敏
什么是接触物过敏
过敏原
接触性过敏原都是一些化学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包括金属、香料、防腐剂、染发剂和某些外用药等。
危害
使过敏体质的人在不经意间发生过敏而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工作、生活、休息,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常见
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容易被忽视,如果慢性化则不易治愈。
接触物过敏是怎样发生的
部位
接触物过敏所致疾病多位于接触部位,也能引起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甚至可以发生喉头水肿造成窒息危及生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预防办法
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查明后不再接触同类物质。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及时脱离过敏原,会导致皮肤炎症的慢性化。
远离接触物过敏的措施
避免再度发生
接触性皮炎最有效的措施是防止再暴露于致敏物质。
寻找原因,脱离接触
导致过敏反应的染发剂、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不应再用。
避免使用肥皂、洗衣粉等,减少刺激
避免可能发生交叉反应的化学物质
如发生过磺胺类药物接触性皮炎的,也应避免使用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对氨基苯甲酸。
接触性皮炎
定义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和外物接触后诱发的急慢性皮肤炎症反应,可发生于任何情况下。
最常见的原因是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治疗
正确及时的发现病因,指导患者避免变应原。
过敏病人正确生活态度
过敏病人的不良心态
痛苦心态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病因复杂,一触即发的疾病,往往迁延不愈,令人十分苦恼。
心态严重性
患者往往有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忧虑等不良心态,促使过敏性疾病发病。
帮助病人方法
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指定生活作息表,根据病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转移其消极心境。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介绍意志坚强的住院病人与患者进行“心里交换”,树立良好的榜样,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等。
影响
人是既有躯体又有精神的,是既有复杂的生理活动,又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整体,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躯体的生理状况有必然影响。
放松心情,从容面对
应该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善于自我心理调节,正确对待疾病,相信药物的疗效,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重要性
对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平衡,甚至对药物疗效,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生活起居有规律
作息规律
根据季节,夏天早睡早起,中午午睡;冬天早睡晚起有益于身体。
注重饮食调养和适当锻炼,做到定时定量,根据生物钟避免劳累。
时刻注意避开过敏原
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不要靠近花园或植物园
外出时间要适宜,午间及午后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
在风沙比较大的地方,出行时要注意避开大风,避免尘土和冷空气的刺激。
充足睡眠
让身体有充分时间吸收养分、进行新陈代谢,并可调节体温、血压及荷尔蒙的分泌,使身体保持良好的状况,有助于抵御过敏的侵袭。
从事适当运动
增强体质
身体锻炼使人拥有健康的心脏、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适合的运动
可以参加一些基本的低难度体育锻炼,可进行游泳运动。
平时宜练习慢而深的腹式呼吸,呼气时要慢而细,不要用力,使气体交换比较充分。
优点
适当的体育运动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强身健体、预防过敏。
不宜吸烟、饮酒
吸烟危害大
烟雾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介质IgE,从而介导机体的I型超敏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烟雾过敏所致疾病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包括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饮酒危害多
饮酒过量可引起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称为酒精中毒或乙醇中毒。
由于酒精对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皮肤过敏者饮酒,会使皮肤表面泛红,出现小麻点,产生瘙痒症状,过敏加重甚至可能会发生意外。
饮酒会诱发哮喘发作。
远离过敏源是最根本、 最有效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