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ct外置激光系统复位置零,调整体位固定架使患者正中矢状线与纵轴激光线对齐调整定位床的位置,使三个激光十字交叉点尽可能落在鼻咽靶区中心区域附近
在三个十字交叉点区域贴上胶纸并画上十字标记线,放置金属小球作为标记点并与激光线交差点完全重合
向扫描孔径方向移动ct定位床,让患者头顶距离内置激光扫描层面约2cm,确认患者位置无误后回到操作室
在ct控制系统中输入患者信息,对患者进行建档设定头颈部扫描序列设置扫描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头先进,获取患者扫描部位冠状面ct定位图像至少包括头顶至锁骨下5cm区域,再次通过冠状面定位图像确认患者位置是否有倾斜
根据医嘱在冠状面定位图像上设置扫描范围,确保扫描扩展视野(FOV)足够包括患者肩部最宽处,以保证患者轮廓的完整性
Ct的层厚和层距均设置为3mm,并注意选择起始扫描层面与等中心标记层面的距离为3mm的倍数,以确保扫描层面刚好落在等中心标记点,扫描参数一般设置为管电流200~250mA,管电压为120KV/140KV,对于未成年人应酌情降低管电压到60~120KV,鼻咽癌ct定位一般采用平扫加增强,平扫和增强都采用同一坐标系,扫描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进行增强ct扫描前需启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针头注入ct扫描对比剂,成人注射速率为2.0ml/s,儿童一般为1ml/s,成人对比剂使用量为100ml,儿童用量不超过2ml/kg,鼻咽癌ct定位的扫描延迟一般为38~45秒,扫描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扫描结束后确认ct影像上三个金属标记位于同一层面且两侧金属标记的连线平行于ct床面,
扫描结束后应安置好患者,嘱咐保管好固定装置,并告知放疗期间需保持体位的标记线清晰,在候诊区休息观察30min确认没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后方可让患者离开扫描后的图像经系统自动重建后检查图像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按科室要求通过DICOM将图像资料传输到放疗网络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