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粒分散体系
药剂学 第八版 第五章 微粒分散体系 知识总结。分散体系是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药剂学第八版第四章表面活性剂的知识脉络。表面活性剂,是指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微粒分散体系
概述
基本概念
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子分散系(溶液)粒径<1nm;胶体分散系 1-100nm;粗分散体系>100nm 通常将粒径在1nm-100um范围内的分散相统称为微粒
基本特点
分散性
多相性
聚结不稳定性 体系有缩小表面积、降低表面能的自发趋势,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动力学性质
Brown运动
扩散与渗透压 粒子的扩散能力和粒子的大小成反比
沉降与沉降平衡
当沉降和扩散这两种相反方向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体系中的粒子以一定的浓度梯度分布,这种平衡称作沉降平衡。达到平衡后,体系的最下部浓度最大
光学性质
光的反射与散射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 Tyndall现象的本质是粒子对光散射
电学性质
电离、吸附、摩擦
电泳
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的速度与其粒径大小、黏度成反比
双电层结构 p67
相同条件下,微粒越小,电动势越高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基础知识
絮凝
定义:降低表面带电量、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状聚集,,形成疏松纤维结构,但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叫做絮凝,加入的电解质叫做絮凝剂
一般离子价数↑,絮凝作用↑,当加入絮凝剂时,电动势降至20-25mV
反絮凝
电位升高,静电排斥力增加,阻碍微粒间的碰撞聚集 如果出现反絮凝,沉降后易产生严重结块,不能再分散